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明显的熏蒸作用,野艾蒿精油剂量为10μL/L,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80%。经熏蒸处理24 h后,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抑制作用明显;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α-NACarE)活力、酸性磷酸酯酶(ACP)活力、碱性磷酸酯酶(ALP)活力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各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多种酶均有影响。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绿豆象成虫体内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花蒿精油进入成虫体内后,同时作用于多靶标,提高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毒杀效果,也将有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用5种体积分数的黄花蒿精油处理玉米象成虫,测定了处理后不同时间其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在处理后2h内均大幅下降,且随着处理体积分数的增大活力降低;处理4h后,5%~20%处理组的活力有所恢复。α-乙酸萘酯酶(α-NACarE)活力在处理后2~12h内呈下降趋势,处理后24h活力逐渐恢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在处理后2h时降低,处理后4h活力有所恢复。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在2h内均大幅下降;处理4h后,5%~20%处理组的POD活力有所恢复,1%处理组在处理后8h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虫接触药剂的初期解毒酶活性受到抑制,而后由于机体的抵抗作用,解毒酶活力有所恢复,反映出玉米象成虫对黄花蒿精油存在解毒机制。但是随着精油体积分数的增大,黄花蒿精油较强的毒害作用抑制了解毒酶的活性,解毒酶活力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1,8-cineole)对兰州百合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为延长兰州百合贮存期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兰州百合、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为材料,以病原细菌摩加夫芽孢杆菌(B-6)和病原真菌李氏木霉(F-2)、篮状菌(F-3)和镰刀菌(F-6)为靶标菌,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采用熏蒸法测定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病原菌细胞壁的影响;分别用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含有病原细菌悬浮液和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的兰州百合,筛选最佳的防治浓度;测定兰州百合自由基清除率,褐变度,总酚、类黄酮、可溶性总糖和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结果】抑菌结果显示, 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细菌B-6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病原细菌B-6的MIC值均为1.25 mL/L,MBC值分别为1.25和5.00 mL/L;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对兰州百合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作用, 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F-2、F-3、F-6的EC50分别为0.314,0.336,0.357 mL/L和0.280,0.289,0.420 mL/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病原细菌细胞菌体完整,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细菌单个菌体不完整,大量菌体堆积,内容物渗出;对照组病原真菌菌丝为均匀而规则的管状,而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处理菌丝表面出现大量褶皱、断裂及扭曲。黄花蒿精油和桉叶油醇对接种病原菌后的兰州百合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均能抑制兰州百合自身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降低兰州百合的褐变率,减少MDA积累,增加SOD活性,抑制POD和PPO活性。【结论】黄花蒿精油及其单体桉叶油醇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对兰州百合的最佳防治浓度均为15.38 μL/L。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和触杀的杀虫活性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杀虫机理,旨在寻找天然有效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密闭熏蒸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及触杀活性,采用微板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的影响。[结果]在杀虫活性试验中,随着北细辛精油浓度的增加,杀虫效果均逐渐增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毒性也均逐渐增强;在熏蒸试验中,当浓度为1mL/L且处理时间为12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在触杀试验中,当浓度为156.25μL/L且处理时间为12 h,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对桔小实蝇进行熏蒸处理、触杀处理12h的LC50分别为0.243 mL/L、30.884μL/L;用固定浓度为156.25μL/L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不同时间后,其体内AchE和CarE整体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8 h后,虫体内的AchE呈现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CarE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结论]北细...  相似文献   

6.
3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熏蒸及驱避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辽东蒿精油、野艾蒿精油及茼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熏蒸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均有较好的熏蒸活性,辽东蒿精油体积分数为16.67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70%;野艾蒿精油体积分数为25.00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40%;茼蒿精油体积分数为41.67μL/L,熏蒸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30%。辽东蒿精油、野艾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驱避活性高于茼蒿精油,10μL/L辽东蒿、野艾蒿精油处理10 min后驱避率88%,茼蒿精油驱避率约为57%。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324%,其主要组分为蒿酮(46.654%)、桉油精(13.422%)、樟脑(9.648%)等;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8μL/皿、0.89μL/皿、1.32μL/皿和1.52μL/皿。说明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可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使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杯法,测定猪毛蒿精油在0.1~1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稗草光活化抑制根、茎伸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光照与非光照猪毛蒿精油均表现对稗草根伸长的抑制活性,光照显示更强抑制效果,特别对茎长的抑制活性更为显著.利用生化酶学方法,测定精油对稗草细胞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10.0mg/L浓度范围内,猪毛蒿精油能诱导激活GST、GStt-Px和POD,而且光照可显著提高3种酶的活力.但对SOD则具有抑制活性.电镜观察,猪毛蒿精油可引起稗草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植物挥发性化合物α-萜品醇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熏蒸法测定α-萜品醇对黄粉虫幼虫的急性毒性,并测定处理不同时间点对其体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α-萜品醇对黄粉虫幼虫12、24、36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121.597、105.798、73.718μg/L和49.332 μg/L.用亚致死浓度LC20、致死中浓度LC50的α-萜品醇对黄粉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式磷酸酯酶(ACP)、碱式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12、24、36、48 h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均表现出抑制功能.综合时间、剂量效应及酶受到抑制的程度来看,3种酶对α-萜品醇胁迫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GSTs> ALP> ACP> CarE.上述结果表明,α-萜品醇对黄粉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干扰其体内酶系统,扰乱其正常生理代谢,表现出较高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黄花蒿对大蒜鳞茎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用水提取黄花蒿叶、根、根际土壤,获取不同质量浓度的浸提液,用于处理大蒜鳞茎,测定大蒜鳞茎萌发率及其幼苗生长状况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黄花蒿水浸液浓度的升高,黄花蒿水浸液对大蒜鳞茎萌发率及其幼苗苗高、根长、叶绿素a和b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植株鲜质量、植株高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大,对大蒜幼苗丙二醛含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黄花蒿水浸液通过抑制大蒜鳞茎萌发率及其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膜脂过氧化和逆境伤害、抑制叶绿素a、b和叶绿素的生成,从而抑制植株生长,表现出化感作用,且化感效应随着黄花蒿水浸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本研究为农作物和药用植物栽培及植物间化感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