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周忠华 《养猪》2022,(6):73-76
研究通过对山东省莱阳市某猪场皮毛粗乱、呼吸困难、厌食、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的保育仔猪进行了临床剖检、实验室病原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及PCR检测。临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均表明,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进一步对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等药物不敏感。经过对该猪场其它保育仔猪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及疑似发病仔猪药物治疗,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研究结果为高产丹系母猪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2.
窭小波 《北方牧业》2005,(24):15-15
<正> 1 发病情况2005年10月6日,河北省滦县一养猪场购进断奶仔猪128头,体重在15千克左右。到猪场5天就发现有几头仔猪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发病率12%,随即畜主用青、链霉素、安痛定注射,效果不明显,有3头仔猪死亡,又有9头出现症状,特来就诊。经我门诊综合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使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能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可以影响2~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月龄的猪,发病率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2007年2月份,郾城区某养猪场猪发生以发热、关节肿  相似文献   

4.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疾病防控,其对生猪养殖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保育猪由于不具备良好的机体抵抗力,更容易感染疾病。保育猪患病后,如果没得到及时的科学诊治,死亡率可达到50%~90%,乡镇猪场要充分重视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及时治疗患病的保育猪,避免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HPS)又称格拉泽氏病,也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以往仅零星散发,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高度密集饲养和免疫抑制多重应激等因素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日趋流行,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很大。HPS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生,以4~8周龄的猪多发。现将一起保育仔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病原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显微镜下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血清型达15个以上,其  相似文献   

7.
1流行情况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多形性,从球杆状到长丝状.此菌主要侵害断奶后的仔猪,呈散发性.该病主要是5~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发病率达20%~30%,严重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当反复遭受各种不良应激,如寒冷、转群、换料、长途运输等的猪群往往危害更为严重.有个别卫生条件较好的猪场因不能执行全进全出制度,也有类似的疾病发生,而且受影响的猪只年龄范围也显著增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8.
某猪场存栏可繁母猪560头,自2006年12月份开始,保育舍仔猪出现不超过10%比例的腹式呼吸,偶见腿肿,神经症状,眼睑水肿,转归多为死亡。先后添加过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氟本尼考粉,利高霉素粉等抗生素,均未见明显效果.且发病猪比例逐月增多,到2007年3月底,保育舍仔猪发病(出现上述症状)比例超过40%,保育期成活率仅70%左右。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0.
张云兴 《中国猪业》2009,4(6):45-45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氏病(Glasser's disease),主要发生在仔猪断奶和保育阶段,常见于5~8周龄的仔猪,病死率可达到30%~60%.该病是由德国学者Glasser于1910年发现的,主要导致猪纤维素性胸膜炎、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病变,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重大细菌性疾病之一,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发作呈加速流行趋势并成为多病原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中的重要一员,危害日渐严重.现将该病的临床诊断技术要点作一介绍,以供业界参考,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在仔猪保育期死亡中的作用及其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的SimoneO liveira、CarlosPijoan和RobertMorrison等认为 ,副猪嗜血杆菌 (Haemophilusparasuis)感染近来成了仔猪保育期死亡的主要病因 ,尽管造成保育期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增加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对此 ,现已提出了一些假设 ,包括认为早期隔离断奶以及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并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防制取决于我们对受害猪群中流行病学的理解以及对于其在仔猪保育期死亡中作用 (原发性病原体或是继发性病原体 )的确定。原发性病原体上述学者引述Pijoan(1997)的看法 ,认为养猪业中的一…  相似文献   

15.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关节肿胀、一侧性跛行、步态僵硬和共济失调.该文介绍一例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河南周口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高稽留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部分猪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给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猪瘟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挽回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于1910年由德国学者Glasser首先报道,故又称革拉泽氏病。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发生纤维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其主要危害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尤以5~8周龄的仔猪多见,发病率10%左右,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本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在我国猪场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在世界上所有养猪生产国均有发现,其在普通养猪场中的流行性几乎达到100%。然而,在这些受感染场中,只有1%的场内感染猪会出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2008年1月20日至2月16日我基地一群存栏720头的保育猪(42~48日龄)发生了一起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先后发病415头,发病率57.6%;死亡136头,死亡率18.9%;淘汰无治疗意义的87头,死淘率30.9%。经过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试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