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及种植密度的加大,小麦纹枯病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药剂拌种是当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2002~2004年特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2.
3.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 4种杀菌剂拌种和春季防治试验表明 ,按粉锈宁纯量与小麦种子 1∶5 0 0的比例拌种对纹枯病的防效最高 ,达到 80 %以上 ;适乐时拌种加早春防治 ,防效达 71.1% ;立克秀拌种加早春防治 ,防效达 6 4.4%。粉锈宁拌种对小麦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株高降低 ,减产明显 ;适乐时拌种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增产 1.2 %~ 4.3 % ,立克秀拌种对小麦苗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增产 3 .9%~ 4.5 %。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药剂拌种及后期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种显著降低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2种拌种药剂处理(复剂1:萎锈·福美双,复剂2:多·福·唑醇)的田间防效分别为58.0%和55.0%,产量较CK(清水)分别增加10.6%和9.3%。后期配合喷施杀菌剂三唑酮和戊唑醇,能够有效防治灌浆期小麦白粉病,且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12.8%~24.0%,其中以复剂1+三唑酮+戊唑醇处理产量最高(9 309 kg/hm~2),防效最好(62.3%)。综合田间防效和产量,复剂1拌种+三唑酮+戊唑醇处理控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禾果利WP可作为小麦拌种药剂,用量5-6g/10kg麦种,其防治效果与20%三唑酮乳油无显著差异,产量和对照也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江 《农家致富》2005,(19):36-36
1.选用抗病耐病高产品种。选用对纹枯病抗病性强、耐病性好的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10,(10):4-4
<正> 9月28日,全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现场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和植保机构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推行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各项措施,抓好小麦条锈病等流行性病害秋冬季预防工作,切实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发生危害,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努力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会议指出,今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比例稳  相似文献   

8.
用7种药剂进行小麦拌种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小麦的出苗率均低于不拌种对照,植株平均高度也均低于对照;产量提高1.6%~8.1%,增产幅度由高到低各药剂依次为3%敌委丹、2.5%适乐时、25%扑力猛、6%立克秀、12.5%全蚀净、40%甲蒜素、40%卫福.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安阳市1996年以前小麦纹枯病零星发生,1997~2004年连续多年发病流行,1997年全市发生纹枯病面积188.2万亩,损失小麦56460吨。此后,该病成为安阳市高产麦田的主要病害。12年间,有7年属偏重发生年份,2001年是安阳市历史上纹枯病发生最重的年份,发生面积284.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6.1%,造成当年全市损失小麦85260吨。研究小麦纹枯病测报技术,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控制为害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利用小麦纹枯病系统观测资料,对其长期预测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梅 《河南农业》2009,(9):15-15
近年来。孟州市小麦纹枯病发生蔓延迅速,一般田块发病10%-30%,重病田块达50名以上。特别严重的田块达90%以上。随着栽培制度的变更,该病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小麦根病的防治重点。因此。研究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发生逐年加重,常年发生面积达2万hm2,约占麦播面积的46%,重病田块产量损失20%~40%,已成为制约辉县市小麦高产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掌握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笔者深入田间,将田间系统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田间大面积普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经过几年努力,初步摸清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影响因子,明确了综防技术,为大田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初步总结如下:一、小麦纹枯病不同发生程度对产量的影响小麦收获前,在田间取样(品种为矮抗58),在室内分级考种,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2.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由禾谷孢囊线虫引起的一种土传线虫病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许昌市首次发现菲利普孢囊线虫,后来又陆续在禹州市、延津县、洛阳市、博爱县、商丘市发现该线虫,严重威胁着河南省小麦的安全生产。据调查,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孟州市危害逐年加重,防治难度大,防治成本高。因此,筛选出对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效较好且对小麦具有积极影响的药剂十分必要。笔者分析了4种药剂对小麦生物学特性、产量及防效的影响,旨在为孟州市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的药剂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红 《河南农业》2008,(5):29-29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纹枯病和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药剂混配拌种对防治小麦蚜虫、纹枯病和全蚀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小麦安全,对小麦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以每50 kg小麦种子用60%吡虫啉悬浮剂120 mL +43%戊唑醇悬浮剂25 mL防效最好,为87.28%,且随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逐渐降低;对纹枯病和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以每50 kg小麦种子用处理60%吡虫啉悬浮剂80 mL +43%戊唑醇悬浮剂30 mL的防效最好,分别为92.01%和90.75%,但这2个处理对小麦的出苗率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生产实践中,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对小麦的安全性,以每50 kg小麦种子选用60%吡虫啉悬浮剂100 mL +43%戊唑醇悬浮剂20 mL拌种为宜(以上全为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驻马店小麦种植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纹枯病不断发生,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15%,严重的损失在30%以上,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加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l~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对4个小麦品种纹枯病的发生与产量损失进行了调查与测定,结果显示:轮作、条播、控氮、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均有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在同一发病程度时,不同品种和类型田的病茎所引起的产量损失存在一定差异,其产量损失主要体现在小穗退化增多、单穗实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本县小麦栽培条件的改善,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纹枯病已由几年前的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目前小麦的主要病害,高水肥地、密植田块发生尤为严重。成为较难防治的顽固性病害,已影响到小麦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引起了农业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不同年度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年度不同品种病情指数与千粒重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r=0.897 7**),病情指数越高,千粒重下降越多;反之则越少.相同品种不同年度病情指数与千粒重相关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豫麦49、豫麦57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2和0.963 5);2个品种不同年度千粒重减少率(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8566x-5.398 4和y=2.234 2x-6.265 2.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及纹枯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五种药剂拌种进行小麦纹枯病防控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小麦苗期的基本苗均低于CK,而穗期总穗数均高于CK;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控作用,小麦产量提高2.6%-13.6%,增产幅度由高至低分别为3%敌委丹、12.5%禾果利、2.5%适乐时、50%甲柳酮、20%三唑酮。  相似文献   

20.
李伟敏 《河南农业》2009,(12):32-32
近年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纹枯病发生逐年加重,成为获嘉县小麦的主要病害。目前.获嘉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尚无明显抗性。针对获嘉县小麦生产实际,几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应用于大田生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