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正确使用免疫制剂预防小鹅瘟生物制剂有疫苗和抗血清两大类. 1.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苗二种.活疫苗:1961年从患病雏鹅分离的强毒株,经易感鹅胚传代减弱,已对易感雏鹅无致病性,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目前有农业部批准鹅胚化种鹅用活疫苗和雏鹅用活疫苗二种,另一种为鸭胚化小鹅瘟活疫苗,仅限于种鹅用,而雏鹅禁用.鹅胚化活苗,每羽份疫苗病毒量含量为≥105 ELD50,比鸭胚化活苗高100倍.  相似文献   

2.
鸭胚化小鹅瘟弱毒疫苗对24曰龄鹅胚和1口龄雏鹅安全;对晚期鹅胚免疫力较差,对1日龄雏鵝,接种后10天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木试验用鸭胚化小鹅瘟弱毒疫苗对24曰龄鹅胚和1日龄雏鹅免疫接种,检测对小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制预防鹅痛风病的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疫苗及卵黄抗体,试验对黑龙江省某养鹅场疑似痛风死亡鹅的肝脏及肾脏组织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鹅胚传代、RT-PCR检测、核苷酸序列测定与比对、病毒含量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分离得到一株鹅星状病毒;分离毒株可致传代鹅胚100%死亡;鹅胚传代尿囊液的RT-PCR检测为阳性;阳性产物核苷酸序列与鹅星状病毒AHDY株基因(登录号为MH410610.1)和FLX株基因(登录号为KY271027.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和93%;分离株病毒含量为1×10~(4.83)ELD_(50)/0.2 mL;2日龄健康易感雏鹅接种分离毒株48 h后陆续死亡,剖检表现为心脏、肝脏与输尿管尿酸盐沉积及肾脏出血肿胀,与自然发病雏鹅症状一致。说明该分离毒株为导致雏鹅痛风病的病原,可作为研制鹅星状病毒疫苗及卵黄抗体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4.
鹅的鸭瘟和小鹅瘟是当前严重威胁养禽业的两种传染病,虽然已分别有了预防疫苗,但鸭瘟疫苗对鹅的鸭瘟效价较低,免疫期短,效果不一,特别是接种两种疫苗时,需多次注射,使用不便。根据鹅源鸭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可同时在同一鸭胚复制增殖,未发现干扰作用的存在,特进行二联疫苗的研制,以便提高疫苗质量和满足防疫需要。 研究结果显示,二联苗对成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免疫鹅对鸭瘟强毒攻击的半数有效免疫剂量(10~(6.5)ED_(50)/1ml)、免疫鹅血清对小鹅瘟病毒的中和指数(NI=7586)分别略高于鸭瘟疫苗(10~(6.5)ED_(50)/1ml)和小鹅瘟疫苗(NI=3163),免疫鹅的鸭瘟中和抗体反应和小鹅瘟沉淀抗体反应与相应的鸭瘟疫苗和小鹅瘟疫苗基本相同,从而初步研制成功二联弱毒疫苗。二联苗免疫鹅对鸭瘟有免疫力,其后代可免遭小鹅瘟侵袭,具有双重作用,由于使用同一鸭胚生产二联苗,可简化制苗工艺,降低成本,便于现场应用,减少对鹅的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石井系鸭瘟弱毒疫苗连续通过雏鹅继代,对雏鹅的毒力逐步增强,主要表现在体温逐渐升高,肝脏病变愈来愈明显,死亡率也愈来愈大。同时对大鹅的毒力也不断的提高。在F_(22)代以前共接种雏鹅110只和大鹅27只,结果全部健活,但以后则死亡数不断增加。至F_(38)代时以10~(-1)稀释毒注射雏鹅5只及大鹅3只,全部死亡。与此同时,此雏鹅毒对鹅体的免疫原性则有明显的提高。在F_(15)代时以500及1000倍稀释毒各免疫大鹅5只,结果10只鹅全部死亡;但到F_(22)代时,以同样剂量对大鹅进行免疫及攻毒,结果两组共8只大鹅,则全部保护。后来为了降低雏鹅毒的致病性并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又将雏鹅F_(27)代毒通过鹅胚5代后,再通过鸭胚5代,最后用鹅胚及鸭胚毒分别以10~(-1)稀释度注射大鹅各3只,结果鹅胚毒组2/3存活,而鸭胚毒组则3/3正常。石井系鸭瘟弱毒苗(以下简称石井苗)经过多年来在生产上使用推广,对控制鸭瘟流行起了良好作用,且抗原性一直保持稳定,用于对鸭的最小免疫剂量可达到10~(-7)l毫升/只。但近两年来我省各地鹅的鸭瘟病广泛流行,然而当使用此苗于鹅体时,则防疫效果不甚理想,免疫效价低,免疫期短。为此,本试验试图将石井苗先通过雏鹅继代,以期达到提高其对鹅体的免疫效果,为解决当前鹅感染鸭瘟而提供较理想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6.
番鸭细小病毒琼扩抗原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番鸭细小病毒鹅胚适应毒M91毒株接种易感鹅胚,收获鹅胚尿囊液毒经浓缩后制成琼扩抗原。此抗原与抗番鸭细小病毒免疫血清和鹅细小病毒免疫血清有共同交叉反应并成功应用于番鸭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7.
鹅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副黏病毒病是近年来在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鹅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患鹅多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饮水减少,水样腹泻等症状,常逐渐衰竭而死。1材料与方法1.1毒种HG01F11为哈药集团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研究室于2001年从某鹅场分离并鉴定的鹅副黏病毒株。该毒株的红细胞凝集试验(HA)滴度为1∶(320~1 280),EID50为108.15,MDT为56 h,ICPI为1.89,IVPI为2.6;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属于强毒株。1.2试验鸡胚和鹅SPF鸡胚(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和非免疫健康鹅(大宇养殖场)。1.3制备疫苗将毒…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治小鹅瘟病,解决我省生产急需,我们从广东、江苏两省分别引进了两种疫苗、种毒和高免血清等。考虑到小鹅瘟鹅胚苗的毒力比较强,虽然对母鹅不敏感,但不断通过鹅后毒力增强,容易散毒,扩大疫区。而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9.
用蚀斑克隆技术证明,新城疫鹅胚化 La Sota 疫苗株系由大、中、小三种蚀斑构成的异质性(?)毒群体.经鹅胚成纤维细胞(GFE)4~5次克隆后,获得了三个克隆株(LG LM 和 LS),在鹅胚及 GEF 上多次传代后,LM和 LS 克隆株的蚀斑形态保持稳定,而 LG 克隆株则出现大小不同的蚀斑.经最小致死量(MLD)、平均致死时间(MDT)等试验表明,此三株之间存在毒力差异.通过血凝素解脱速率等试验还表明,这三个克隆株在生物学特性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小鹅瘟“广东白沙(GB)强毒株”适应鸭胚,于1980年12月育成一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株。制成湿苗,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肌肉注射4559只。母鹅注射疫苗后,从第一批出壳的雏鹅至270天内所产的蛋孵出的推鹅,用南海、罗村等强毒株原液0.5ml/只攻击,结果六组免疫试验组全部保护;六组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3.3-100%。母鹅在注射疫苗后270~312天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的免疫保护率为81.8~88.8%。用100个疫苗免疫剂量肌肉注射30只母鹅,均无不良反应。于1981~1983年6月间,在广东省14个疫区内试用,共接种母鹅346107只,抽查3个县126个养鹅户所养的4374只免疫雏鹅,至上市时的成活率为93.8%。同时抽查1781只非免疫雏鹅,其成活率仅为44.4%~75%(平均5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编码蛋白基因在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鹅胚化疫苗株毒力减弱中的作用,以先前构建的弱毒疫苗株感染性质粒pSYG61v和强毒株感染性质粒pLH为基础,通过重叠PCR方法,在pSYG61v和pLH质粒之间互换Rep1和VP1基因片段,获得了6个嵌合质粒pSYG-vRep1、pSYG-vVP1、pSYG-vRC、pLH-aRep1、pLH-aVP1和pLH-aRC。将质粒以绒毛尿囊膜途径转染11日龄鹅胚分别拯救出嵌合病毒。嵌合病毒的雏鹅攻毒试验表明,携带强毒株VP1基因的pSYG-vRC、pSYG-vVP1和pLH-aRep1这3个嵌合病毒对雏鹅表现出明显致病性,死亡率在75.0%~87.5%。完全携带弱毒株rep-cap编码框的pLH-aRC嵌合病毒攻毒组雏鹅无一死亡。携带强毒株Rep1基因的pLH-aVP1和pSYG-vRep1嵌合病毒攻毒组雏鹅也无一死亡,但在试验期内部分雏鹅明显生长迟缓。嵌合病毒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结构蛋白VP1基因的氨基酸点突变对GPV鹅胚化疫苗株的毒力减弱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兽医系禽病教研组研制成功的小鹅瘟鸭胚化 GD 弱毒疫苗,已于1986年1月24日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由广东省高教局主持召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东省兽医防疫站、广东省生物药品厂、广州市兽医站、广州动植物检疫所、湖南省酃县以及我省的阳江县、斗门县、增城县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小鹅瘟鸭胚化 GD 弱毒疫苗属国内首创成功的一种新产品,用鸭胚弱毒疫苗代替鹅胚强毒疫苗,是小鹅瘟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突破。这种疫苗经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并经过4年在4个省的16个县(市)疫区大面积试用,注射  相似文献   

13.
Ⅳ系鸡新城疫病毒在发育十三日龄的鹅胚中传代,能逐渐适应于鹅胚。胚胎的死亡率由42%逐渐增至9 0%,胚胎病变较明显,红血球凝集价也逐渐上升由1:80增至1:320、1:640。疫苗给雏鸡滴鼻、滴眼、饮服均安全。在服用疫苗后96天仍有75%的保护率。而在服用疫苗后的第十五天雏鸡体内有较高浓度的抗体,并可100%抵抗鸡新城疫强毒的攻击。同期用新城疫Ⅱ系毒试验,在第96天其保护率仅有20%。而Ⅳ系鸡胚毒达100%。所以Ⅳ系鹅胚苗的免疫效果接近于Ⅳ系鸡胚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小鹅痘是由小鹅瘟病毒感染所致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25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时会造成毁灭性的严重后果,给养鹅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鹅痘的流行,我们从1988年开始,进行了小鹅痘弱毒疫苗、高免血清、免疫蛋黄的防治效果试验,并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材料与方法 1、种毒:疫苗的种毒系从外地某单位购进的鹅胚绒尿液。强毒为本地小鹅痘典型病例的内脏毒。 2、试验动物:制苗用鹅胚来自未经免疫的健康母鹅。1日龄和4日龄雏鹅购自非疫区未经免疫母鹅的后代。经母鹅免疫的4日龄雏鹅由县种鹅场提供(为免疫三个月后的母鹅所产)。制高免血清和免疫蛋黄用的母  相似文献   

15.
1982年5月下旬,我们增城县科协和县畜牧兽医学会在三江公社联合举办小鹅瘟鸭胚化CD 弱毒疫苗预防小鹅瘟技术推广学习班后,全县共有派潭、朱村、宁西、永和等6个公社21群母鹅共2,785只,在产蛋前一个月,用佛山兽专研制的小鹅瘟鸭胚化 GD 弱毒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2)稀释,每只母鹅肌肉注射1毫升。母鹅注射疫苗后未见不良反应,每年注射一次,对其生产性能亦无影响。我们曾调查了69个养鹅专业户所养的1,009只免疫母鹅后代,当养至30日龄时,成活986只,成活率为97.72%。广大社员普遍反映免疫母鹅的后代好养,能抵抗小鹅瘟。本县各  相似文献   

16.
鹅的鸭瘟病预防,多年来都是使用鸭瘟弱毒疫苗按鸭的免疫剂量进行预防接种,但最适宜的免疫剂量尚未测定。为了测定鸭瘟疫苗对鹅的有效免疫剂量,采用鸭瘟鸡胚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鹅种蛋设计的新颖大翻蛋角度孵化机,使得种蛋孵化过程翻蛋角度由常规的90°提高到170°左右,并附加其他温湿度及凉蛋控制等技术,对胚蛋更好通风换气。利用大角度翻蛋和常规90°角孵化机孵化扬州鹅、马岗鹅和狮头鹅种蛋,比较对活胚率、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弱雏率之间的影响。新颖大角度翻蛋孵化机使扬州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70个百分点(P0.01)、3.31个百分点(P0.05)、3.55个百分点(P0.05)和1.71个百分点(P0.01)。对马岗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较常规孵化机能弱雏率降低1.54个百分点(P0.05)。对于大体型狮头鹅的种蛋,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6.11个百分点(P0.05)和7.34个百分点(P0.01),并降低弱雏率2.08个百分点(P0.05)。采用大角度翻蛋孵化机可提高扬州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0.3%、狮头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6.2%,尤其能提高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表达鹅α干扰素(GoIFN-α)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对抑制病毒增殖活性,本实验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延边白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gIFN-α基因,其大小为576 bp.将其与LacZ表达盒串联克隆于pSY681质粒中构建pSY681-IFN-α-LacZ转移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于预感染禽痘病毒(FPV) 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禽痘病毒rFPV-IFN-α.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毒鉴定结果显示,GoIFN-α基因在CEF中获得表达,分子质量约为29 ku.表达的CoIFN-α对鹅细小病毒在鹅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GoIFN-α基因重组FPV活载体疫苗的体内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7年笔者在江苏省发现一种新的鹅病毒性传染病——鹅副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为禽副黏病毒Ⅰ型,根据国际上规定三项判定新城疫毒力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非免疫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加以评价,鹅副黏病毒分离株对鸡均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似的毒力,属于新城疫强毒力毒株。用鹅胚和雏鹅参照鸡的标准,即最小致死量致死12日龄鹅胚平均死亡时间、1日龄雏鹅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6周龄非免疫雏鹅静脉接种致病指数等加以评价,鹅副黏病毒分离株对鹅均具有与新城疫病…  相似文献   

20.
鹅副粘病毒(Goose’s Paramyxovirus)病是1997年扬州大学王永坤教授等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使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7.7%和18.2%。用含该病毒的鸡胚尿囊液做成水相制出油包水型油乳佐剂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来看,疫苗在免疫后第7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4 1og2),第15 d可达到91og2;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5 d,用强毒攻击,免疫组全部保护,而对照组.20只鹅全部发病,其中有18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该苗安全、有效,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