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泰花7号为鲜食及榨油兼用型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高产优质、食味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泰花7号的特征特性,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播期及肥料用量对泰花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花7号在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适宜密度为15万穴/hm2;夏播播期视茬口状况,以早播为好;复合肥料(N∶P∶K=15∶15∶15)用量为600~750kg/hm2,同时配以75~112.5kg/hm2的尿素作基肥;中后期视苗情进行人工化控,并及时做好叶斑病、蛴螬等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江苏省沙土、高沙土及周边生态条件相近地区花生新品种泰花9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7种栽培密度、7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泰花9号产量、株高、侧枝长、分枝数、有效果数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泰花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65 000穴/hm~2;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450.0~600.0 kg/hm~2,同时配以75.0~112.5 kg/hm~2尿素作基肥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用量对泰花4号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泰花4号在泰兴市砂土、砂壤土地区种植,施肥以施高效复合肥300~450 kg/hm2,同时配施尿素112.5 kg/hm2为宜,其产量和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4号玉米新品种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4号高产种植最适宜密度为6~7万株/hm2左右,高产栽培应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洛玉4号最高种植效益时的N、P、K最佳使用比例为N∶P2O5∶K2O=1.82∶1∶1.19,具体使用量为N 270.4 kg/hm2,P2O5148.3 kg/hm2,K2O 177.2 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油115等玉米品种在彰武县的试验产量对比,探讨在彰武县种植高油玉米的完整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复合肥(15-15-15)337.5 kg/hm2基础上施尿素300.0~412.5 kg/hm2范围内,植株高度、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洛玉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3号玉米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3号高产种植最适宜密度为5万~5.4万株/hm2,高产栽培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促进增加穗粒数。使洛玉3号达到最高种植效益的N、P、K施用比例为2.02∶1∶1.16,具体使用量为N 289.3kg/hm2、P2O5143.0 kg/hm2、K2O 165.5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浙鲜豆8号鲜荚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步明确浙鲜豆8号在低肥低密条件下产量最高,达5 937.45 kg/hm2,其次是高肥低密。其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穴/hm2,纯氮用量为56.25kg/hm2,P2O5、K2O均为78.76 kg/hm2。在高肥条件下虽也能取得较高产量,但经济效益欠佳。  相似文献   

8.
分析2011~2012年合浦县甘蔗新台糖22号3个"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比不施肥处理1(CK)增长17.0%~64.1%;经济效益增收0.30万~1.43万元/hm2。建立3个试验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综合得出甘蔗新台糖22号最高产量10.70t/hm2、最高施肥量氮(N)530.0kg/hm2、磷(P2O5)116.0 kg/hm2、钾(K2O)340.7 kg/hm2和最佳经济产量10.6 t/hm2、最佳施肥量氮(N)438.6 kg/hm2、磷(P2O5)110.9 kg/hm2、钾(K2O)272.9 kg/hm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合浦县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甘蔗新台糖22号的科学施肥配方为氮(N)4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O)280 kg/hm2,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27∶0.62,产量10.59~10.70t/hm2。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浙鲜豆8号良种良法配套,开展了不同肥料用量、种植密度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浙鲜豆3号在浙江慈溪本地春季栽培,施肥量以中等水平为宜,即以俄罗斯三元复合肥(含N、P2O5、K2O各15%)300 kg/hm2为宜,植株生长健壮,不徒长,结荚较多。种植密度以24.75万株/hm2为宜,密度过高不但费种、费工,而且田间通风透光差,不利结荚;密度过稀,个体生长良好,但群体不足,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小麦氮肥用量肥效试验方法,建立小麦产量与氮肥用量的肥料效应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小麦和氮肥价格,科学制订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氮肥最佳用量为178.5~189.9 kg/hm2,最佳产量为6 900~7 350 kg/hm2;氮肥最大用量为208.5~228 kg/hm2,小麦最大产量为7 050~7 500 kg/hm2。在此基础上,结合砂姜黑土耕地土壤特性,按照N∶P2O5∶K2O=1∶0.4∶0.4的比例,制订了豫西南砂姜黑土耕地中高产田小麦施肥配方为:施用氮肥(以纯N计)180 kg/hm2、磷肥(以纯P2O5计)72 kg/hm2、钾肥(以纯K2O计)72 kg/hm2,目标产量7 12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广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4种种植密度(7.50万株/hm2、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及4个施肥量〔施N量分别为75.00 kg/hm2、150.00 kg/hm2、225.00 kg/hm2和300.00 kg/hm2,m(N)∶m(P2O5)∶m(K2O)=2∶1∶4〕共1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施肥量为N225.00 kg/hm2、P2O5112.50 kg/hm2、K2O450.00 kg/hm2时,单穴大中薯重量最大,且产量和扣除种薯、肥料费用后的净收入也是最高,分别达到了28997.62 kg/hm2和68990.96元/hm2。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洛单6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单6号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种植密度在5.25万~6.75万株/hm2。采用N、P、K三因素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单6号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N(x1)、P(x2)、K(x3)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它们对产量的影响为N>P>K。筛选出玉米产量≥10800kg/hm2的最优方案为:N393.15~399.15kg/hm2、P2O5171.90~175.05 kg/hm2、K2O167.25~174.60 kg/hm2,其比例为2.3∶1∶1。  相似文献   

13.
张智 《农技服务》2008,25(5):5-5
进行了马肝泥田早稻最佳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嘉兴8号(早稻)最高产量所需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270.0、157.5和181.5kg/hm2,最高经济收入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256.5、148.5和153.0kg/hm2。配方肥料的合理配方为N∶P2O5∶K2O=15∶20∶10,早稻基施600kg/hm2,分蘖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分别为210.0和75.0kg/hm2,穗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分别为150.0和75.0kg/hm2。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辽宁省主要种植品种“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37.35~41.1、110.4~121.05kg/hm2,可获得每公顷大于3 500 kg以上的产量,N∶P2Os∶K2O最适比例为3.7∶1∶3.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洛玉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玉1号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密度范围53 250~60 750株/hm2。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玉1号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洛玉1号高产高效N、P、K最佳结构参数为N∶P2O5∶K2O=1∶0.46∶0.38。具体施用量为纯N 272.8 kg/hm2、P2O5126.2 kg/hm2、K2O 104.4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高产粮用和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推广应用,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采用4因子(1/2实施)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桂粉2号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32685.60 kg/hm2,以上优化方案为密度53835.00~55515.00株/hm2、纯氮用量116.85~125.10 kg/hm2、P2O5用量59.85~64.35 kg/hm2、K2O用量156.60~173.40 kg/hm2。不同的密度肥料组合与甘薯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依据建立的产量与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明确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为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2号玉米新品种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2号超高产种植最适种植密度为4.50万~5.40万株/hm2,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应促进增加粒数;洛玉2号最高效益时的N、P、K最佳施用比例为N∶P2O5∶K2O=1.78∶1.06∶1,具体施用量为每公顷施纯N 212.71kg、P2O5126.8kg、K2O 119.3kg。  相似文献   

18.
姜忠米 《农技服务》2008,25(7):45-46
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晴隆县玉米栽培的氮、磷、钾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等肥力地种植玉米要获得高产高效所需氮、磷、钾用量范围分别为N204.01~261.41kg/hm2、P2O5127.21~142.17kg/hm2、K2O68.88~124.98kg/hm2,玉米产量为8315.99~8443.15kg/hm2;中等肥力地要获得高产高效的N、P、K用量范围分别为:N242.61~283.80kg/hm2、P2O573.38~74.97kg/hm2、K2O76.88~143.43kg/hm2,玉米产量为8085.00~8222.04kg/hm2;下等肥力地种植玉米要获得高产高效的N、P、K用量范围为:N265.28~275.17kg/hm2、P2O552.13~88.36kg/hm2、K2O134.26~188.26kg/hm2,玉米产量为7824.81~7955.90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给"武运粳23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进行了其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水浆管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3号"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20万、1.83万穴/667 m2,栽插基本苗6万~7万苗/667 m2;施N总量以18~20 kg/667 m2、前后期之比为5∶5或6∶4、N∶P2O5∶K2O为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20.
高寒山区甘蓝型油菜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天祝县高寒山区研究了油菜的播期、密度、施肥等增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上旬,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 180 kg/hm2、 P2O5180 kg/hm2, K2O 1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