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北京郊区固氮螺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北京郊区的玉米根系分离出玉62菌株,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比来自巴西的 Sp81高60%。自高梁根系分离出高63菌株。其形态、生理等特征都与玉62相似,两菌株均属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以玉62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处理后,曾得到一些能在含有0.2%NH_4Ac 和KCN(或 NaN_3)的培养基上生长并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抗氮菌株。如127—6菌株在0.2%NH_4Ac 培养基上的固氮酶活性比玉62高3.5倍。但这种特性不易保持,经过一段时间,其酶活性下降。曾作几个菌株接种夏玉米的小区田间试验。虽然某些菌株对产量有一定的效果,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2,4-D诱导固氮螺菌在玉米根部结瘤及固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4 -D诱瘤法诱导固氮螺菌在玉米根部结人工根瘤并且固氮。最佳的 2 ,4 -D诱瘤浓度为0 9mg/kg。用乙炔还原法和15N2 示踪法均测到了固氮酶活性 ;并且在用乙炔测定固氮酶活性时发现了 4h延迟期的存在。用 2 ,4 -D加固氮螺菌处理的玉米比未加 2 ,4 -D只用固氮螺菌处理的玉米可以忍耐更高的氧压 ,这说明 2 ,4 -D诱发的人工根瘤的形成为固氮螺菌提供了一个屏氧场所 相似文献
5.
6.
7.
以棕色固氮菌和肺炎克氏杆菌的nifL基因较保守的N-端区设计了一对PCR引物,对巴西固氮螺菌总DNA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棕色固氮菌nifL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7.2%,与肺炎克氏杆菌nifL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9.1%。由此看来,巴西固氮螺菌与肺炎克氏杆菌和棕色固氮菌的nifL基因同源性很低。 相似文献
8.
从江苏省扬州、南通、常州和徐州等地的水稻根、茎和种内分离获得了内生细菌276个菌株.以乙炔还原法测定,其中234个菌株具有联合固氮活性,占供试菌株总数的84.8%.根据乙炔还原活性(ARA)大小,将水稻内生固氮细菌分为3类:强固氮活性EARA,>100/μmol·(h·mL)-1]菌株,占总数的2.1%;中等固氮活性[ARA为1~100/μmol·(h·mL)-1]菌株,占总数的81.2%;弱固氮活性[ARA≤1μmol.(h·mL)-1]菌株,占总数的16.7%.5个强固氮活性菌株经转管培养20代后,其固氮能力表现稳定.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固氮活性强且稳定的菌株J115和G161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其ARA分别为20 987.820 0和9 212.313 0/μmol·(h·mL)-1.通过菌液蘸根和喷雾接种,这2个菌株均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株高分别增加6.9%~17.1%、16.7%~31.0%和15.3%~20.4%. 相似文献
9.
杨洁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3,(4):87-94
生物固氮是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Rhizo-bium),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菌(Azotobacter)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联合固氮(Associative Nitrogen Fixation)是近几年来才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生物固氮中的一个新领域。联合固氮微生物不同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它不与寄主植物形成特殊的组织。但也不同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它紧密地附在根表,甚至有人报导它可存在于根组织内。目前发现的联合固氮类型都是细菌—植物联合固氮。固氮螺菌(Azospirillum)是其中一种主要的固氮细菌,由于它与禾木科作物联合固氮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玉米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玉米东单90和郑单958健康鲜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分离物的固氮酶活性,得到2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D1A和SD2A,分别为3284.3C2H4·h-1·mL-1和3206.8nmo1C2H4·h-1mL-1;将SD1A和SD2A的纯培养物对植物分别进行土培和水培回接试验,结果均能从植物体内重新分离到出发菌株,表明SD1A和SD2A为内生固氮菌;通过对菌株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证明二者均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trevisan).用SD1A和SD2A处理的植株在水培试验中,株高分别为35.95cm 和35.32cm,地上部干重分别为0.106g和0.101g,与对照植株相比(株高30.38cm、地上部干重0.085g)达差异显著水平;土培试验中株高分别为68.18cm和68.58cm,地上部干重分别为1.06g和1.09g,根干重分别为0.160g和0.185g,与对照植株相比(株高62.00cm、地上部干重0.64g、根干重0.085g)均达差异显著水平,表明SD1A和SD2A对幼苗期玉米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巴西固氮螺菌Yu62 glnB基因和glnZ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lnB基因编码的PⅠⅠ蛋白在巴西固氮螺菌的固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glnZ是与glnB高度同源的基因,其产物PZ可能也在固氮调控中起作用。本研究用PCR法克隆了巴西固氮螺菌Yu62 glnB基因和glnZ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glnB和glnZ这2个基因的编码区的长度都为336bp,编码112个氨基酸。将巴西固氮螺菌Yu62菌株与标准菌株Sp7的glnB基因和glnZ基因分别进行比 相似文献
12.
模拟干旱对玉米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玉米播种出苗期进行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干旱直接影响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速度等指标,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但一定程度的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40%有利于根系扎根。同时,2叶全展后,必须加强水分管理,否则干旱胁迫影响加剧。 相似文献
13.
裂区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供氮水平下接种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NO40,使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根际及根内的固氮菌数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而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新展开叶的叶绿素含量及水稻株高,在低氮水平下使水稻单株干物重和单株籽粒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盆栽实验表明,分属于固氮菌属(Azotobacter)、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克雷伯氏属(Klebsiell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的9株玉米联合固氮菌均能在玉米苗根际繁殖并有固氮作用,且能提高植株的含氮量和干重。但不同菌株的固氮活性和玉米的联合固氮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河套灌区不同盐分含量土壤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套灌区不同盐渍化土壤进行的田间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生育阶段盐分水平对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知向日葵各个生育阶段对盐分的反应并不相同.苗期对盐分较敏感,作物各生育指标对盐分的响应很大.现蕾期土壤中适量含盐,作物对苗期受盐分影响有补偿性生长.全生育期土壤盐分含量高于5mg·g-1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最高减产率可达45.52%. 相似文献
17.
18.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人工控水的方法,考察了土壤含水量9%、12%、15%、18%、21%及24%6个梯度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率,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指标H2O2、MDA及叶绿素含量,幼苗自由基清除相关酶SOD、CAT与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玉米萌发率及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玉米幼苗H2O2与MDA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干旱胁迫越严重趋势越明显;幼苗自由基清除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各不相同,SOD活性在干旱胁迫初期呈上升趋势,后期呈下降趋势,POD与CAT活性在干旱胁迫初期变化不大,后期则呈下降趋势。因此,干旱胁迫能加剧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从而引起膜的损伤,且膜脂过氧化的程度随干旱胁迫的加大而加大,幼苗自由基清除相关酶活性在胁迫初期会上升以抵抗干旱胁迫,后期则下降,且不同的酶在抗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不同。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保护酶系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协调且保持一个稳定的平衡态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外源添加NaCl 0、0.5、1.0 g·kg-1和1.5 g·kg-1),研究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F.mosseae)对向日葵菌根侵染率、生物量、矿质营养元素吸收、Na+吸收、抗氧化酶活性和膜系统、渗透平衡物质含量、光合作用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浓度可显著影响AM真菌F.mosseae对向日葵根系的侵染,平均菌根侵染率为51.99%~68.85%;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显著降低,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和积累量显著增加,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显著降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接种AM真菌使向日葵总干质量显著增加了16.95%~28.97%,地上部和根部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33.77%~54.29%和36.07%~52.63%,地上部和根部Na+含量显著增加,叶片POD活性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80.26%~87.05%,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70%~80.00%和7.27%~32.53%,水分利用率显著增加了8.93%~14.97%。研究表明,AM真菌能够增强向日葵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并促进其生长。研究为利用AM真菌联合耐盐作物修复盐渍化土壤以及拓宽盐渍土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