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环境负面效益,运用SBM模型对该地区2004-2013年来城市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工业用水效率呈"N"字形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邯郸、邢台等地工业用水效率波动明显,平均上涨率和下降率为24.7%和19.4%,时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对用水效率的影响效果各有不同,具体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有限,用水和排水量巨大,在这种背景下,文中从用水和排水的角度研究1998~2013年间我国省级层面的环境效率.首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进行估算,发现我国环境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环境效率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然后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探寻环境效率地区差异背后的原因,发现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都对地区环境效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分析,旨在为我国的环境效率提高和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当前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的异质性变化,研究基于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进行了效率评价,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综合评价矩阵对31个省区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天津、广东等5地属于”效率高-经济强”型地区,四川、广西、陕西等6地属于”效率低-经济弱”型地区;东、西、中部地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量化分析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之间的脱钩状态及其驱动效应对缓解区域工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年至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时间与空间、整体与局部等不同视角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用水的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研究期内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用水的脱钩水平较高且脱钩状态稳定;从区域差异来看,京津冀三地经济增长对工业用水的脱钩状态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北京脱钩状态最优,河北次之,而天津则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驱动因素来看,技术效应是决定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脱钩状态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对工业用水消耗实现背离的核心驱动力,而结构效应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用水实现脱钩的驱动作用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京津冀地区工业节水路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是典型的绿洲特大城市,同时也是内陆干旱缺水城市,如何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2008、2009和2010年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水总量和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对各区县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2010年的分析结果对部分非DEA有效的区县进行了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的平均值未达到1,用水效率不高。(2)2008-2010年,只有新市区都达到了DEA有效,天山区虽然DEA无效,但其规模收益递减,即相对于投入的增加而言边际产出减少;其他各区虽然DEA无效,但其规模收益递增,虽然相对效率不高,但通过调整仍可获得规模效益。(3)非DEA有效的四个区县中有三个都存在用水总量投入冗余而相应的产出不足,因此急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资本和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绩效评价是水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基于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原则目标的分析,提出了适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此,运用相对变化指数法和加权综合指数法对甘州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为促进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通过水资源管理,重要的是实现区域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期甘州区水资源管理绩效呈现经济效益和用水、管水的社会公平性显著提高,环境可持续性总体呈逆向变化,农业用水效率提高不显著的特点;表明评价期研究区水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注重经济用水而忽视环境用水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多指标物元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环境指标的P-S-R模型,选取了21个反映中国西部地区水安全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权重系数,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以陕西和云南2省为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物元评判模型在区域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通过分析评判结果,得出陕西省属于资源型、水质型兼工程型缺水地区,而云南省则是工程型缺水地区.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建设节水型社会,并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为指导原则,建立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人水和谐相处,保障西部地区水安全,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量评价和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导该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本文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SO-PPE模型),对和田地区2005—2012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回归分析法对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八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Ⅱ级,属于弱无压力状态,反映该区水资源承载力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不表明该地区不属于缺水地区;其中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镇化率的高低对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具有较高影响;从长期发展规划来看,需结合干旱区绿洲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以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结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天津市2002-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DEA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构建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在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所得评价结果亦能够反映出被评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松弛测度的环境SBM-DEA模型,利用各区县面板数据测算2006-2013年天津大气环境效率,并从投入产出变量松弛率和决策单元环境效率变异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SO2排放过量和资源投入冗余是导致大气环境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受保障北京奥运大气质量、污染物减排考核、雾霾治理等环境政策影响,区县环境效率差距在2008年到波谷后逐渐扩大,直到2013年才停止。借助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贸易开放对大气环境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所得评价结果反映被评估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真实水平,并可为天津市及其他城市治理大气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SE-DEA模型,以西安市9区4县的从业人员、建设用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以二、三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人口密度作为产出指标,对2009年及2001-2009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动态变化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依据投入和产出导向型的最合理规划结果,提出土地利用效率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西安市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投入冗余而产出不足;②研究时段全市的土地利用超效率平均值及其标准差都呈倒“U”型变化趋势,变化特征可分为稳步上升、持续下降、先降后升及先升后降4种类型;③采用SE-DEA模型可有效地区分土地利用效率为1的各区县间的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程度,相较于传统的DEA模型在分析方法上更具备优势.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人民生活五个方面计算并评价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比,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评价指标单位碳排放产出、零碳能源比重、人均零碳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产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指标与全国相比较,均有较大的差距。目前,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培育新型产业;以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总量,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鑫  海山 《干旱区研究》2024,(4):706-715
运用能值方法分析农牧交错带内乌兰察布市2011—2020年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确定区域开发合理规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2011—2020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经济系统投入能值(F)平稳上升;产出能值(Y)不断减少;环境负载率(ELR)不断上升;10 a间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出现较大波动,总体下降。2011—2016年乌兰察布市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高于1,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是可持续的;2017—2020年低于1,为不可持续状态。因此,中短期需增加可更新资源投入,缓解不可更新资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生态环境退化、环境负荷高等问题,产业上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高能值产品产出,寻求新兴高能值产出部门替代低能值产出部门;长期需提高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以便提高区域能值需求和产出。以优势交通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承接周围相对发达地区能值产出率高和环境负载率低的产业部门,以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水资源复合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该地区1996~2005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陕北地区除本身干旱缺水以外,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用水效率低和经济水平不高是影响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1996~2005延安市和榆林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均处于较弱和中等之间,且呈上升趋势,提高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承载力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影响,是达到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不断优化的关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水资源利用率、降水量、人均占有水量和生态用水量为评价指标,对黄土高原4省1994-2004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及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黄土高原4省水资源承载力在1994-2004年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水资源有向良性发展趋势;陕西和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较高,2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有较大空间,甘肃和宁夏水资源承载力已趋于饱和,实施跨流域调水和节水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经济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13年全国8省农户调查数据和2004-2013年全国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化肥在粮食生产中的边际产出与化肥价格的比率,对我国化肥投入是否过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农民无论是在小麦、玉米和水稻生产上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三种粮食作物的平均化肥过量投入程度达到30%以上;而且小麦、玉米的过量施肥程度较水稻更为严重,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量施肥程度比其他地区严重.该研究结论为国家促进化肥减量施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且末绿洲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综合对且末绿洲2003年—2007年的水资源系统的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且末绿洲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研究成果可为且末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30个省(区、直辖市)2000-2015年的三类污染物排放和经济产出数据,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与动态分析模型,通过两阶段DEA方法测算了各省域的生态效率和污染物效率水平,并利用核密度和Markov链分析了我国环境绩效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指标的动态演进是显著的;尽管污染物排放在近10年间已有所下降,省域间环境绩效的差距在缩小,但是效率指标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环境绩效的各状态水平间的流动性不高,整体上表现出向着较低水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与耦合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者的效率关系进行了耦合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来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生态效率波动交替上升,整体耦合度呈"W"型增长变化;耦合阶段由以中低度耦合为主转变为以中高度耦合为主。其中,京津两地耦合发展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河北总体水平偏低,且各地区差异较大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在耦合类型方面,则经历了由城市化效率滞后型向生态效率滞后型转变,两者同步发展型地区数量增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力求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水资源为例,通过指标构建,对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分布与人类生产活动在空间上很不匹配是导致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庆市协调度最低,仅为0.298,处于极不协调状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绥化市均处于不协调状态,水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投资力度,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以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