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阜新市为例,对2016—2020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河、细河水质较好,小清沟河、苇塘河水质呈好转趋势,东沙河、新开河的CODMn呈明显上升趋势,饶阳河、养息牧河、伊马图河水质变化趋于稳定。通过综合调研上游、两岸陆上来水,明确了农田面源污染是断面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雨洪造成的水土流失、上游河道水源补充不足、生活污水无节制排放及农村养殖业畜禽排泄等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阜新市为例,运用GIS技术、模糊逻辑法、统计分析法、指标测试及水质采样等方法全面分析其地表水水质状况。检测阜新市15个采样点180个样品的水质指标参数浓度值,以水质标准规范为基准分析各样点水质指标,然后利用模糊逻辑法和GIS技术揭示阜新市水质现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阜新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在空间分布上北部、南部地区水质较差,而中部地区水质更好,城市水质不如农村;闹德海水库、石佛寺水库及伊马图河水质较好,可以作为优质饮水水源;养畜牧河、新开河支流、细河及友邻水库的水质较差,应加强水质污染防治及污染源的排查。  相似文献   

3.
以2015年为评价现状年,以水功能区以及排污口监测资料为评价基础对沈阳市市区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利用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要素的评价方法对水质要素超载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环境保护措施及预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森林水质的研究进展,影响森林溪流水质的各因子角度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森林在对溪流中悬移质泥沙、水温、溶解氧的影响形成了定论,对溪流中的病原体和各种化学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森林溪流水质的研究成果,也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产活动、土地利用类型、种植方式都会对地表水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7个不同站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地表水水质参数之间的关联,确定了影响地表水水质变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赴美考察报告。指出美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主要水源的水质良好。当前,影响水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是非点源污染,约占水污染的68%,并详细介绍了美国为控制非点源污染采取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晋中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科学地划分水功能区,系统地调查评价水功能区的水资源质量和水体功能达标情况,是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策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的重要环节。论述了晋中市的水功能区划结果,以2016年的监测成果分析了不同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针对水功能区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黄河水质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黄河上游甘肃兰州段、中游吴堡和下游山东利津段的水质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选取对水质产生影响较大的两个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CODMn)和溶解氧(D0O1994—2003连续10a的月平均水质监测数据,借助Matlab和SAS统计软件,建立了ARIMA模型和乘积季节时间序列模型,并分析了这两个污染因子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和乘积季节模型能够用于短期水质预测,并且预测效果较好。黄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总体状况呈逐渐下降趋势,上游水质一般为Ⅱ和Ⅲ类,而中游和下游水质基本为Ⅳ、Ⅴ和超Ⅴ类。  相似文献   

9.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沱江流域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5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状态的有6个,占40%;处于未污染的有4个,约占26.7%;处于轻污染和中污染的各有1个,分别约占6.7%;处于重污染的有3个,占20%。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中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中污染和重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水质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沱江上游和下游的治理,以确保沱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运城市共有一级水功能区6个,二级水功能区10个以及国控水功能区15个。据2014年采样分析:15个国控水功能区中达标水功能区只有3个,有3个河干,达标率仅25.0%;Ⅳ-Ⅴ类水质标准的水功能区1个,占8.3%;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水功能区8个,占66.7%。在分析水功能区水质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水严格达标排放、关井限采地下水、实施黄河调水工程、加大中水回用和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灌溉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渭河流域地表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的暖干变化,将会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分析渭河流域降水及径流量时空分布基础上,根据渭河产流和水平衡原理,依据假定的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采用模型模拟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提出了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密云县蛇鱼川小流域地表水水质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密云县蛇鱼川小流域地表水近5年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评价小流域河流水质时间、空间变化及湖库水质时间变化规律,并对流域水质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1)河流水体NH3-N质量浓度冬春季变化较大,夏季中期以后质量浓度比较稳定.2)TN、TP和CODMn冬春季质量浓度较低,夏季汛期质量浓度显著上升,秋季降雨结束后,各指标回落;在塘坝水质变化上,塘坝水体氨氮、总氮都呈现冬高夏低的规律,总磷和高锰酸钾指数在冬季和夏季质量浓度都较高;总体上流域地表水质除局部区域受到污染外,小流域地表水质良好,氨氮属Ⅰ ~Ⅱ级,总磷属Ⅱ级,高锰酸钾指数属Ⅱ~Ⅲ级.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它为北京提供了近70%的生活用水,因此密云水库的水质保护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密云县太师屯镇建立10个以不同造林模式配置的水源涵养林试验区,并构建径流小区。通过检测各径流小区地表水水质情况,进而找出发挥水文效益最佳的造林模式。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不同造林模式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很大,2号试验地的油松和黄栌混交林改善水质效果最佳,达到了国家Ⅰ类水标准,其他试验地的改善水质效果不佳,均差于2号试验地。由此可见,油松混交黄栌的造林模式为密云水源林的最佳造林模式,且该混交林树种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建议进行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污染分担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内梅罗指数法统计分析大凌河2016—2020年285组水质监测数据及其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治水污染问题识别分析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6—2020年大凌河水质逐年改善,其内梅罗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氨氮对河流水质变化的贡献率不断减小,2020年减小到24.1%,明显低于其它污染因子;以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总磷和氨氮4个因子评价河流水质具有较强操作性,加强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改善水源生态补给状况是实现大凌河生态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煤矸石堆场径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溪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中部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及其沉积物进行样品收集与分析,探讨了降雨-径流下煤矸石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及其对周边地表水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的pH值变化达2.64~6.38,污染物以SO2-4,Fe和Mn为主,其浓度变化受煤矸石类型及降雨强度的影响.径流沉积物在静置或扰动下浸水3~28 d后,上覆水的pH达2.78~3.71;SO2-4,Fe,Mn的浓度变化分别为27~160 mg/L,0.3~3.9 mg/L,0.6~2.8 mg/L.降雨-径流下关闭煤矿区煤矸石堆场的地表径流对周边水体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体酸化及Fe,Mn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6.
载畜量是集约化放牧农场日利润的关键影响因子。然而载畜量的增加加剧了牧场NO3-N的损失,这是因为牲畜吸收的氮多以尿的形式排出。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地区载畜量与NO3-N损失关系的研究,可知在施肥处理下,较低的累积载畜量(200头·d/hm2的荷兰霍尔斯坦种乳牛)的集约化放牧区渗漏液中NO3-N的浓度为10mg/L,这意味着集约化放牧对牧草区的水质具有负面影响。对整个水体影响程度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作物种植 系统和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四川丘陵典型农区种养格局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于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四川丘陵区中江县选择响滩河7个监测断面和流域内4个研究点,研究了种植区、养殖区和种养混合区的地表水水体CODCr、TN、NO3--N、NH4+-N和T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地表水质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响滩河7个监测断面枯水期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4+-N和TP,且分别比年平均值提高15.67%、59.35%和12.83%;丰水期主要污染物为TN,比年平均值提高19.27%。种养格局影响地表水中TN、NO3--N、NH4+-N和TP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之间养殖区种养混合区种植区;与种植区相比,生猪规模化养殖废污排放是造成种养混合区地表水污染的根本原因,其CODCr、TN、NO3--N、NH4+-N和TP浓度分别提高了17.79%、198.15%、132.10%、219.85%、567.57%。规模化养殖显著提高了地表水总污染指数,改变了地表水污染类型,种植区地表水污染类型为兼有CODCr污染的总氮污染型,而养殖区和种养结合区地表水均为兼有总磷污染的总氮污染型;种植区和种养混合区水质均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种植区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养殖区和受养殖业污染影响的种养混合区的地表水均为恶性污染,生猪集中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废污排放加剧了受纳水体的污染程度。从水体污染治理角度,在种植区开展水土养分流失特别是氮素流失控制的同时,亟需加强区域生猪规模化养殖业粪污的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促进四川丘陵区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结合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模型 (AGNPS)和湖盆模型 (BATHTUB) ,对美国克林顿湖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模拟 ,说明了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引发水质变化。有研究表明 ,全N与全P的比值会强烈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该值低于10时 ,一般会有大量蓝细菌生长。塞克板读数减少 ,全N与全P的比值降低会导致蓝细菌大量繁殖 ,最终发出难闻气味。模拟结果表明 :把最易流失的土地建为梯田 ,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其余的土地整体上有一定的坡度和植被覆盖 ,可使土地入湖物减至最少。随农田面积地减少 ,泥沙、N、P的产量成比例地减少。在所有管理方案中 ,将整个流域全部土地变为草地、不施化肥、清除饲育场和点污染源方案能使水库寿命延长到 6 5a。如果清除所有梯田 ,湖将提前 8a淤满。把所有农田变为梯田 ,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变的方案仅能延长 1a ,把所有草地、天然草场和经梯田化的草地变为农田方案将要缩短 3a。  相似文献   

19.
排水沟可促进农业区域中水和养分的迁移,因此探讨沟床中磷的特性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学者Elizabeth通过对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奥基乔比湖流域排水沟土壤磷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描述不同磷组分之间的关系,并与丘陵和沼泽地土壤特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排水沟土壤中全磷质量分数为中度,土壤有机质和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对预测土壤磷是非常重要的;奶牛场和改良牧场产生较高的磷质量分数,对水质影响较大,且其土壤特性接近丘陵地;因此为了控制磷的流失需对排水沟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业排水沟渠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加强农业排水沟渠管理在保护河流水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排水沟渠的主要因素有氮、磷、碳、农药及沟渠淤积物等,沟渠中残留的农药、肥料及生长的植被会导致下游河流富营养化,影响水质。通过介绍美国农业排水沟渠内部、外部管理措施及相关政策法规,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