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42-344
为了解决风景园林本科生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以我校风景园林专业15级本科生为对象,利用基础理论课《生态学》、应用基础理论课《风景园林植物学》和实践课《风景园林植物栽培学》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理论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和实践,探索适合于风景园林学本科生教学的基础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本科生的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2.
文钦豪 《河南农业》2016,(14):32-33
地域特征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对地域特征的重视,有利于设计师创造出更加完美的风景园林.基于此,概述地域特征的内涵,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用现状,并提出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用方法,以期园林设计师在对园林规划设计时能仔细研究当地的地域特征,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且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所涉及的尺度在增大、领域在扩展、内容在增多,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本文介绍了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旨在促进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主导课程。通过讨论创新性设计思维的培养,探讨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关系,阐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方面的教学过程,通过设计方法教学使设计系列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接轨、与国际接轨,探讨设计过程中创新性、批判型思维养成,并强调设计逻辑教学与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巫柳兰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216-217,221
从分析(《风景区规划设计》课程设置的要求入手,总结了《风景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风景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新时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承接促进国家发展下的职业重担,培养优良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升爱国热情,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观;优化资源,节能减排,促进环境的改善和进步,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边缘性、实践性的特点,从设计学的角度,通过依托课程与真实场地的设计,分析PBL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力求能深入而准确地揭示项目制教学-学生能力-教师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PBL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机制,为知识和技能的高效传递及能力价值的提升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8.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依据其培养目标、要求和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与培养。为了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能力,河北农业大学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训"课程,该课程将规划设计院完成设计项目的全套运作模式引入课程项目实训的教学环节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缩短了在就业岗位上的适应期,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空间构成》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后期的专业课程有着重要的承启作用。本文通过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视角,探讨《空间构成》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并对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教学方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教学改革作为促进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研究生课程,需针对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教育背景和学科设置的情况,加之对教学内容的审度,最终确定改革措施和具体内容。河南科技大学的《风景区规划》课程,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实施了一些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规划设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乡村景观融入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意义,并提出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注入新元素。  相似文献   

12.
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王姝  翟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89-4591
基于GIS技术在土壤侵蚀分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研究内容等,着重介绍了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图形计算、统计分析、属性数据和图形输出、模型应用等功能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为水土保持工作构造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化、系统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王玏 《安徽农业科学》2015,(8):191-192,239
以武汉后湖公园规划设计studio为例,通过基址调研、规划策略、空间结构、设计方法等各阶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分析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设计研究教学的特点以及对每一阶段教与学关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在教学资源、实践经验、实践环节及综合评估等方面存在一些挑战。OBE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打破了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的核心从教师教学主导转向了学生学习主导,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重构课程建设目标、优化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评价机制与体系等方面阐述了OBE理念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将OBE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杨雄 《现代农业科技》2024,(8):155-157+16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对林业工程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GIS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从林业属性和空间分布数据库建设、林区调查规划设计、生态项目建设、林地确权登记、林区灾害预测和防治、林业工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GIS技术体系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明确了林业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GIS技术系统在林业产业建设发展应用不断深入,对林业工程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GIS技术系统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从林业属性和空间分布数据库建设、林区调查规划设计、生态项目建设、林地确权登记、林区灾害预测和防治、林业工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GIS技术体系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明确了林业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在净化空气质量、调节区域气候、增加空气湿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设计师不仅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开展园林内部的艺术设计,同时也要结合城市独有的地域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文习俗等,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符合本地市民的生活习惯和欣赏水平,保证风景园林应用价值功能得到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8.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风景园林以及园林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系统梳理整合风景园林数智化技术,构建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数智化实验教学平台,对培养能适应和引领未来园林规划设计类行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城市中建设了众多风景园林,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闲及娱乐。目前在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对TOD模式的应用正日趋广泛,基于该模式可以使风景园林的选址更加合理、规划更加人性化,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使用。本文主要针对TOD模式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风景园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风景园林专业,解决了众多问题,机器学习技术同时作为大数据处理工具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也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先进行应用背景的介绍,分析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应用的适用性;再基于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中解决问题角度的不同,从场地信息提取,景观分析与评价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案自生成系统3个应用角度,对国内外已有实验的方法过程进行举例分析。最后基于对机器学习技术在风景园林应用的不同领域间的关系、同领域间的不同应用的关系的分析对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从技术层面上,构建基于多种数据的综合性景观评价模型、景观分析模型是未来较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从应用层面上,随着多种智能化技术的整合和多源数据的整合,结合实际规划设计项目构建基于多种人工智能方法的数字化规划设计方法是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应用领域未来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