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近日,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宣布在大中华区正式启用全新中文名称——科迪华?农业科技。据了解,科迪华氏杜邦农业事业?农业科技将成为陶部未来中国业务所采用的商标,新中文名称的问世标志着这家农业全球领袖在华业务整合再进一步,科迪华?将融汇原杜邦、陶氏益农和先锋3家农业领袖技术专长和全球规模。2017年陶氏杜  相似文献   

2.
<正>8月14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教授张忠宝和中药栽培系主任宋宇鹏来到靖宇县,深入企业和农户的中药材栽培基地,与中药材种植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对中药材经常发生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将部分病株带回学院进行检测研究。这是省内外特产专家服务靖宇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地处东部山区的靖宇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坚持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以人参栽培、中药材栽  相似文献   

3.
绿色高效肥料成为农业重要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肥料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40%-60%,也就是说我国粮食产量的一半是依靠化肥取得的,化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我国农业正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农业绿色发展转变,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将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产品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需尽快构建国家绿色肥料体系,包括绿色原料、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流通和绿色施用。另一方面围绕国家环保需求、农业可持续需求、农民效益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加强绿色高效肥料新产品持续研发,从而达到"用量少、效率高、能增产、提品质、护土壤、优环境"的目标,也是肥料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1.因应自然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其实是一种与规模农业相衔接的效益型现代农业,在努力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增加的前提下,以当地富有特色的土壤、气候、  相似文献   

5.
正6月8日,为助力实现可持续成长目标,科迪华农业科技?正式在全国启动2020年度"产品责任日"系列活动。正值科迪华面向全球发布14大可持续成长目标,本年度"产品责任日"被赋予全新使命,成为推进实现相关目标的关键落地举措之一。从种植活动的源头出发,每年以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产品责任日"系列活动致力  相似文献   

6.
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概况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一种可持续提高农业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更高目标实现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开展了大量的政策激励、技术优化、模式集成,以及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在介绍分析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考察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及激励措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显著而稳健的促进作用,且参与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比未参与户高12.39%;基于供给主体差异视角,不同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涉农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存在绿色生产技术异质性与群组异质性;激励措施正向调节农业科技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调节效应依次为社会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投资建设大量信息基础设施,以保证农业信息能更好的被农户采用。而现实中,农户并不通过网络、电视和报刊等现代信息手段获得农业信息,相反,基于地缘和血缘的熟人网络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成了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农户的利益常遭侵害,农业科技难以广泛有效的传播,甚至一些假信息让农户失去了对“科技”的信赖。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兼顾现实与未来,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户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适合吉林省特点的农业科技传播途径,提出了整合多种传播方式,提高传播主体素质和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适合农户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小规模分散农户经济的特征,根据农户科技需求的特点,构建了适合农户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包括以农户需求为主体的供求机制、政府宏观推动的主导机制、财政激励机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辐射机制、明确分工与充分竞争的协作机制、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竞争机制等,激发了农户科技投入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天津市48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性别、上一年农业纯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科技培训次数、新品种产量、新产品销售状况以及政府统一推广均显著影响了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意愿。其中,农户培训次数和农产品销售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意愿的对策建议:加快培育发展职业农民;激励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提高农业技术示范户带动作用;建立区县级农业新技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迟凤玲 《农业展望》2008,4(6):41-43
介绍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存在问题。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有四大发展趋势: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刺用率提高;网络信息平台将会得到较好利用。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山区农村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信息服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农业信息化及不同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选择了毕节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户的科技信息需求现状、信息获取的渠道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约稿启事     
<正>为配合我国农业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国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和创新模式、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科技奖励对不同类型科技单位及人员的激励效果和激励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时期农业科技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全面发展的贡献,针对新时期农业科技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完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机制、加强各类科技计划实施、完善激励政策、落实相关法规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新时期农业科技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04,(4):24-24
郭山村地处同安区洪塘镇东北部,是部级科教兴村计划试点、省级高优农业示范点和市级首个科技示范村。该村农户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发展高优农业新技术意识,蔬菜以优质高效品种为主,建设了  相似文献   

17.
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和科技需求,加强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以自治区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试验站和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为重点,搭建西藏阿里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疾病防控、加工贮运和循环农业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缩短阿里地区与内地存在的较大差距。同时,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农户为主体,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而且应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入、科研投入结构。另外,应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昌乐县农立德农业科技专业合作联合社是在昌乐县肥料协会基础上组建的。2010年11月,联合社成立以来,吸引相关种植类合作社入社,以传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任务,利用农业新技术带领农户种植安全放心农产品;为成员社、入社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统一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推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浪潮将农业推到了新的发展高度,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传播概念及关系分析,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经验,比较研究我国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现状,对中国信息化农业科技传播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解决思路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促进农户参保、补偿农民损失、降低农民保费压力等方面的作用有限。本文从财政补贴对农户的激励作用、各级财政部门的项目管理和实施效率、财政补贴的社会效益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农户和保险公司、政府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其分解为8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构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