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为选育具有早实、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且刺少的适合在昆明市、昭通市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的竹叶花椒优良无性系,采用优株标准制定→群众报优→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繁殖与子代测定→品比试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技术路线开展竹叶花椒优良无性系选育。选育出的‘云林1号’和‘云林2号’竹叶花椒,其主要优良性状明显,具特异性;经无性繁殖后,后代各性状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2个无性系嫁接繁殖后性状稳定一致,表现出生长快、早实、少刺、抗性强,果实颗粒饱满、果皮厚、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色泽翠绿鲜亮,芳香浓烈,麻味纯正、持久等优良特性,品质符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规定的特级花椒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鲜食杏生产中存在的成熟期、品质、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极早熟、果大质优、丰产、抗逆性强、耐贮藏为育种目标,采用自然杂交实生选育法,经过18a的选育,选育出抗逆早熟优质丰产的鲜食杏新品种:沧早甜杏1号和沧早甜杏2号(暂定名),两品种成熟期早,沧早甜杏1号5月25号前后成熟,沧早甜杏2号5月23号成熟,果个大,外形美观,花期抗低温,品质优良,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昭阳区青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阳区为昭通市乃至云南省重要青花椒种植区域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通过对青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引进外资,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良种选育和丰产技术研究的建议及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豫石榴1~3号新品种良种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石榴1号、2号、3号三个石榴品种是由开封市农林科研所经过“七五”、“八五”近十年的研究,选育出的首批石榴良种,1995年8月通过省林业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三个石榴品种具有果大、丰产、稳产、优质、外形美观、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我们从1998年起分别在平玉县和新蔡县建立苗圃进行良种繁育,选当年壮苗科学建园,进行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良种繁育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日本栗良种"大丹波"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大丹波"系引种选育获得的日本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果大质优、抗逆性强的特点。文章重点阐述了苗木繁育、气候适应性、立地条件选择、栽植密度、授粉树配置、整形修剪、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该品种可在年均温8℃以上的辽宁省丹东、大连等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栗良种"大国"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大国"系引种选育获得的日本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果大质优、抗寒耐瘠薄的特点。嫁接5~7年生平均株产9.92 kg,平均冠影面积产量1.78 kg·m~(-2);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平均单粒重23.09 g;果肉淡黄色,粉质,味甜;在辽宁丹东地区9月中旬成熟;可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辽宁省凤城、宽甸、东港、庄河、金州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
首先开展大扁杏优树选择,然后进行优树无性系鉴定的研究,依据无性系主要丰产、经济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选择出9018、9037、9063、9076、90106等5个大扁杏优良无性系。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丰产和经济性状遗传稳定,丰产、稳产、质优,抗逆性强。详细介绍了其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台湾珍珠番石榴经在元谋金沙江干热河谷引种试验,表现速生、早结、丰产、抗逆性强,果大质优,供果期长,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绿宝石梨(又名中梨1号),系早酥梨×新世纪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2002年春引入我县,经过4年栽培观察,认为该品种早果、丰产、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抗逆性强,商品价值高,是极有发展前景的早熟梨新品种.现将该品种在成武试栽表现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引进的6个优良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湘林1号、湘林3号、湘林4号、茶陵166号、德字1号和德字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测定各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产量,对其在云南省广南县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高原地区种植的油茶新品种,支撑油茶产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茶陵166号果大,皮薄,出仁率较高,较丰产,5年生树株产7.19kg,较对照增产86.75%,适应性及抗性较强,综合性状最好;湘林3号果较大,皮薄,出籽率较高,丰产性好,5年生树株产5.86kg,较对照增产52.21%,适应性及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湘林1号和德字1号皮较薄,果中等,出籽率及出仁率高,丰产性好,5年生树株产分别较对照增产29.35%、21.82%,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湘林4号和德字2号综合表现欠佳,不适宜推广种植。表明茶陵166号、湘林3号、湘林1号和德字1号适宜在高原地区云南广南及相似生态环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研究对昭通市金沙江沿岸地区青椒种植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所了解,在对其作系统性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本区青椒种植业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藻素、菜粕和农家绿3种有机肥的不同施肥量配比对中秋酥脆枣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中秋酥脆枣果实品质的有机肥施肥配方.[方法]以6年生中秋酥脆枣嫁接苗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梯度的施肥量(0、2.5、5.0和7.5 kg/株)、9种处理(A-I)和1个对照(CK),采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钾肥水平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对象,施入不同水平的氮、钾肥,观察其对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施用氮肥的处理中,果实单株平均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以施用氮肥1.0 kg/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86.9 kg/株;在单独施用钾肥的处理中,果实单株产量变化不明显,变动在77.3~79.2 kg/株之间;在氮、钾肥混合处理中,果实单株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以施用氮肥1.0 kg/株+钾肥1.0 kg/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8.6 kg/株。在果实硬度方面,以施用氮肥1.0 kg/株+钾肥1.0 kg/株处理的硬度最大,为7.21 kg·cm-2;在总糖方面,以施用氮肥1.5 kg/株+钾肥1.5kg/株处理的糖含量最大,为12.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适宜的‘华宁大砂壳核桃’高产树形,从而为该品种核桃高产树形的培养和整形修剪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10年生‘华宁大砂壳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利用HemiView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其冠层特性参数,对比研究了该品种主干分层形、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3种树形的树体结构、冠层特性参数和单株产量的差异性,还分析了其冠层特性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主干分层形的总透光比为0.207,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树形(P<0.05);主干分层形的叶面积指数为1.574,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树形的(P<0.05);3种树形的综合光立地系数、直射光立地系数和散射光立地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开心形>自然圆头形>主干分层形,且开心形树形的直射光立地系数和散射光立地系数与其他两种树形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干分层形树冠层截获的总辐射能相比于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的分别增加了9.9%和9.2%,其直射辐射能分别增加了10.2%和9.7%;单株平均产量,主干分层形的为110.90 kg,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树形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冠层总透光比、散射光立地系数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叶面积指数、冠层截获的总辐射能和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冠层截获的直接辐射能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从单株产量来看,该地区大砂壳核桃的3种整形修剪树形中,主干分层形要高于自然圆头形和开心形树形。  相似文献   

15.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7.
闽东地区不同海拔浙江红花油茶林全伐改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伐措施对于不同海拔浙江红花油茶林的改造效果,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方法】以天然籽播浙江红花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步伐除全部上层木(全伐)措施对寿宁县白鹇墓试验地和霞浦县八斗丘试验地进行改造,调查改造前后林木生长、结实状况的变化,及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与八斗丘试验地相比,改造后白鹇墓试验地的浙江红花油茶叶片N和K含量增长量较大,而P含量增长较小。白鹇墓试验地和八斗丘试验地空气湿度分别降低了4.6%和7.0%。白鹇墓试验地光照强度日变化是八斗丘试验地的1.47倍。白鹇墓试验地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的增长量均较大,分别是八斗丘试验地增长量的6.75、2.17、3.33、1.56倍。八斗丘试验地土壤温度增长量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18倍,空气湿度的降幅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5倍,土壤N、P、K含量分别增加了7.85、20.44、57.12 mg/kg,均较高,冠幅生长量是白鹇墓试验地的1.12倍。八斗丘试验地的单株结果量、果实产量、产油量的增长量分别是白鹇墓试验地各指标增长量的1.65、1.67、1.22倍。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八斗丘、白鹇墓试验地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79和0.65,说明八斗丘试验地改造效果优于白鹇墓试验地。【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更适合生长在海拔700 m的八斗丘试验地,说明其适生地既要有适当的海拔高度,又要有较高温度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黑莓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表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11个黑莓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结实性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果实成熟期、产量、果实大小等方面差异很大,达到显著至极显著水平.'Young'和'Boysen'2品种为早熟品种,在5月20日前后开始成熟,'Chester'为最晚熟品种.在6月20日前后才开始成熟;'Chester'、'Kiowa'和'Hull'3品种果熟期超过40 d,'Young'和'Boysen'2品种成熟期只有20 d左右;产量最高的品种是'Kiowa',平均为8.94 kg/株,最低的品种是'Arapaho'和'Young',分别只有1.19 kg/株和1.22 kg/株,相差7倍以上,其他品种产量从3~7 kg/株不等;果重方面,'Kiowa'品种最为突出,平均达到12.67 g,最大果达到了28.27 g,远远高于其他品种,果重最小的品种是'Young',平均只有3.96 g,其他品种平均果重在5-6 g.  相似文献   

19.
微波烫漂对青花椒酶活性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不同功率微波烫漂对青花椒酶活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合理的微波烫漂条件能提升青花椒感官品质,有较好的灭酶效果,过度的微波烫漂则使青花椒产生褐变和水分损失等不良影响。以不影响青花椒品质为前提,微波功率420 W,烫漂40 s灭酶效果较好,多酚氧化酶相对酶活为32.79%,过氧化物酶相对酶活为40.6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给南方地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以四川湿润气候区的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基肥的施用对牡丹结实情况和籽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共设置了油枯(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复合肥(0.1 kg/株)6个基肥处理,观测不同基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结籽性,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质谱法(CG-MS)对油用牡丹籽单体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单株施牛粪0.1 kg+复合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的单籽质量(0.470±0.029) g,籽长(10.452±0.266) mm,籽宽(8.660±0.056) mm,均好于其他施肥处理。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在不同基肥处理下差异不明显,但单体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GC-MS分析,在油用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3种单体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榆树酸和木蜡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烯酸、油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40.27%),其次为亚油酸和油酸,分别为29.02%、22.03%。【结论】单株施牛粪0.5 kg+复合肥处理对促进油用牡丹籽亚麻酸含量提高的效果最佳,在该处理下亚麻酸含量可达(45.97±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