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态环境系统和森林旅游系统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通过对森林旅游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动态耦合模型的构建,对我国森林旅游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0—2018年,我国森林旅游产业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效益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除2011年为低级共生阶段外,其余年份均为协调发展阶段。除2014年和2018年森林旅游发展快于生态环境建设,其他时间生态环境建设均快于森林旅游发展。森林旅游经济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提高明显,生态环境和森林旅游系统获得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2019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路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08-2019年间各项政策、方针的全面落实,不仅推动了福建省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经济指数由0.001增长至0.898,同时降低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指数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0.484增长至0.620,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由0.148增长至0.864,二者显现出良好协调关系,未来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宁波 《绿色科技》2014,(5):260-261
指出了三亚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一方面满足了都市人享受迷人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禀赋与旅游地承载能力的关系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新兴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森林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具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同寻常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主体发展主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含有农村文化、民生、生态、治理等元素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整体性的提升。根据泸溪县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现状,结合县森林旅游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森林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发展森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加深对森林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介绍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楚雄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发展思路不清,缺乏科学规划,破坏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变异,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服务水平低下,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藉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林业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发展情况近几年来,各级林业部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富裕的新农村,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林果、种苗、用材林、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途径。一是坚持林业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近年来,各级在搞好城市绿化美化的同时,在县乡村也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陶冶了群众的情操,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了  相似文献   

7.
以贵阳市偏坡乡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口素质、区域经济等相关指标,构建了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Logistic增长预测模型,对典型喀斯特峰丛槽谷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和预测。结果表明:偏坡乡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5年为中级协调发展阶段,2016~2020年为逐步良性协调发展阶段,2021~2027年趋向于高效协调发展阶段。随着生态休闲旅游的合理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偏坡乡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也逐步趋于高效优质协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能够带给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江西凤凰沟风景区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介绍了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详细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总结了凤凰沟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以期为江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模式及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使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的探索的课题。分析了茅山模式的形成以及乡村旅游茅山模式的产业特点,并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政府干预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生态乡村建设,要求全力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建构,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及品质居所,改变乡村生态风貌。从乡村旅游开发视角及生态乡村建设规划入手,探讨了植物要素在乡村生态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生态乡村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耕地少和石漠化、沙漠化以及过度开发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移民工程将农民迁入到其他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带动农民就业。生态修复生态脆弱地区,改善农村石漠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有利于农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景宁县乡村旅游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资源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底蕴为吸引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景宁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层次聚类法和欧氏距离法,选择山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120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对乡村经济结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乡村第一产业占比最小,第二产业增长率达14%,规划中应注重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优质生态环境乡村仅占20%,超过50%的乡村生态环境指标低于正常水平,应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少数几个乡村有较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由于交通的极度不发达所致;产业等级为优的乡村较少,应协调优质产业到差等级乡村,吸引外资投入到中等级乡村,有效缓解乡村贫困,并整合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集群,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为例,探讨了依托著名旅游景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利用生态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在生态造园的理念下,打造农业生产与农业旅游的精品项目;通过在农业生产环境内创造园林空间,发挥农业生产的环保作用,实现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与乡村风情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特点及功能,重点围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成都市创建世界田园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四川宜宾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中的5大方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提出了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文章认为,近年来宜宾市竹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着重政府主导轻竹农和市场作用、产业发展水平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规划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发展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及市场主体作用,注重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竹文旅结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使政策落实生效。  相似文献   

17.
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旅游这一概念 ,分析了湿地旅游发展与湿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对湿地的旅游价值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从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 ,对湿地旅游发展规划 ,湿地旅游立法 ,建立服务网络 ,旅游管理 ,政府决策与社区参与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环青海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当今应积极选择的发展策略。然而,如何处理好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建立适合当地环境和人文经济条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扬长避短,实现环青海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典型山区村——太湖源镇白沙村的案例,采用参与式访谈等方法,阐述了白沙村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白沙村发展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们满意度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白沙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包括: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多方参与改革进程,共同拉动经济转型,并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50多年来,广东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林业生态建设已成为广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助推器,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纽带。文章从林业生态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入手,针对其在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分类经营、科技人才和森林旅游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促进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