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和PEG4000组合,无机盐Ca^2+、K^+、Mg^2+、Na^+、Zn^2+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馁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蔗糖10%+PEG4000 10%+Ca(NO3)2 0.02%+H3BO3 0.02%+K^+0.500mmol/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9.6%,在此基础上添加低浓度的Mg^2+、Na^+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mg/L6-B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花粉管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A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无积极影响,相反高浓度还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地研究马铃薯生理特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60mg/L硼酸+20mg/LCaCl2+20mg/LMgSO4+100mg/L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基和泡水时间处理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鑫州  李洁荣  邓荫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65-15866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方法]油茶品种为望漠油茶和岑溪软枝油茶。共设不同泡水时间和培养基处理。其中,泡水时间分别为0、10、20、30 m in,培养基分别为5%蔗糖+100 mg/L硼酸+3%琼脂、10%蔗糖+100mg/L硼酸+3%琼脂和20%蔗糖+100 mg/L硼酸+3%琼脂。[结果]在不泡水的情况下,望漠油茶花粉萌发最佳培养基是5%蔗糖+100 mg/L硼酸+3%琼脂,其花粉的萌发率为80.4%;岑溪软枝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10%蔗糖+100 mg/L硼酸+3%琼脂,其花粉的萌发率为88.5%。在采用相同培养基时,对油茶花粉泡水10~30 m in,花粉的平均萌发率仅为6.3%,最高萌发率为17.9%。[结论]该研究说明泡水对油茶花粉的生命力有极大损害。因此,在油茶人工辅助授粉中不宜采用水粉喷雾法。  相似文献   

4.
顾翠花  孙明哲  王守先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09-14011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蔗糖+60 mg/L硼酸+20 mg/L CaC l2+20 mg/LMgSO4+100 mg/L 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法,研究对比了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温度和pH值对凤梨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凤梨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和条件。结果表明,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凤梨花粉萌发;凤梨金宝剑和三色星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130~200g,L蔗糖+75mg/L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值为6~7;几个因素中对花粉萌发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在此条件下培养2.5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微型月季花粉活力检测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内添加蔗糖、硼酸、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镁和硝酸钾,均能促进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均随培养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则出现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微型月季花粉萌发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3种组分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_3BO_3125 mg/L+Ca(NO_3)_2·4H_2O 100 mg/L。  相似文献   

7.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8.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相似文献   

10.
魔芋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15%,适宜培养温度为26~28℃,该培养条件下,花魔芋和白魔芋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达26.78%、22.35%和455.18、427.22 μm.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时起抑制作用;适宜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硼酸、硝酸钙浓度分别为150 ~200和200~300 mg/L.硝酸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魔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阿月浑子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阿月浑子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研究蔗糖、温度、硼酸及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以15%蔗糖,100 mg/L硼酸,25℃最适宜;该培养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达最大值,分别为90.2%和633μm;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18℃冷冻,4℃冷藏和18℃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阿月浑子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顶红花粉萌发和花粉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筛选适宜朱顶红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并通过萌发试验了解其贮藏性。研究表明,适宜朱顶红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20℃、5%蔗糖、0.01%硼酸、0.05%钙和5%PEG-4000,培养时间为2h。室温贮藏朱顶红花粉1个月之后完全丧失萌发能力,冷藏(4℃)和冷冻(-18℃)有利于保存花粉生活力:短期贮藏(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冷藏和冷冻处理的效果由于品种的不同而有变化,长期贮藏(1年)则几乎都表现为冷冻比冷藏具有更高的花粉萌发率。  相似文献   

13.
余甘子花粉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甘子花粉培养以25℃、15%蔗糖加2%琼脂最适宜。在最适条件下,余甘子花粉萌发呈明显的抛物线型。余甘子花粉在常温下生活力最多只能保持3~5 d,在用硅胶干燥、密封、4℃条件下保存,经30 d后,花粉萌发率已明显下降;经过半年以后,花粉萌发率已接近为零。在干燥、抽真空、-18℃条件下保存,经过1年储藏后,还能保持较高花粉萌发率,完全可用于生产。余甘子花开放后,前2 d内授粉坐果率最高。余甘子是异花授粉树种,花期早的品种可以和花期早、中的品种一起配置,而不能与花期晚的品种一起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枣不同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骏枣1号、妈妈枣、猴头枣3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I-KI染色法、花粉离体培养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不同培养基条件下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枣品种花粉量差异不显著、花粉生活力和发芽率明显不同,花粉量、花粉生活力与花粉发芽率相关性不大。不同枣品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所需的硼酸,蔗糖和琼脂浓度略有差异,较合适的硼酸浓度为0.01%,蔗糖浓度为10%~15%,琼脂浓度为1%。  相似文献   

16.
PEG-4000、蔗糖及pH值对七子花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莱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PEG-4000(聚乙二醇4000)、蔗糖和pH值对七子花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培养基组分浓度为:H3BO3 10mg·L-1,Ca(NO3)2 O.03%,PEG-4000 15%,蔗糖15%,最适pH值为7.在该培养基内花粉萌发率约为73.26%,净萌发率约为64.49%.PEG-4000对七子花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但蔗糖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为找出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结实率低的原因,采用电镜扫描、TTC染色、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连翘花粉的大小、形态、外壁纹饰、生活力和发芽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连翘花粉均为长椭圆形,沟状萌发孔、三沟、长达两极,花粉外壁纹饰为典型的网状雕纹,其中短花柱型连翘花粉的极轴长平均为36.47μm,赤道轴长平均为29.09μm,长花柱型连翘的极轴长平均为37.55μm,赤道轴长平均为23.1μm。短花柱型花粉的生活力为82.5%,长花柱的为69.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种花粉均在400 mg/L硼酸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且短花柱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长花柱花粉的萌发率。因此,连翘结实率低的原因可能与花粉的发芽率及花粉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甜瓜花粉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技术,对甜瓜花粉萌发研究的结果表明:甜瓜花粉属于好气萌发类型,并且萌发时需要一定的外源营养物质供应。培养甜瓜花粉的培养基以含蔗糖15%,硼酸0.04%、琼脂1%的固体培养基和含蔗糖15%,硼酸0.04%的液体培养基较适宜,30±2℃条件下测定花粉萌发率的适宜培养时间为2小时,一天中9~13时的花粉萌发率较高。离体花朵上的花粉在冰箱中(4℃)可保持萌发力6天,在30±2℃条件下可保持萌发力3天,即将开放的花蕾中的花粉,有一些已可以萌发。  相似文献   

19.
化学和物理因素对兔眼越橘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5个兔眼越橘品种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温度、硼砂、硫酸锰、氯化钴、蔗糖和GA3等化学和物理因素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兔眼越橘品种间花粉的发芽率存在着明显差异;适宜的花粉萌发温度为25~28℃,温度过高或过低抑制发芽;GA3和硼砂、硫酸锰、氯化钴等化学物质可以影响花粉的萌发,但品种间反应差异很大。改善环境条件和化学处理是提高花粉萌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几种蔬菜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子、黄瓜、番茄、西瓜、甜瓜等5种夏季蔬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赤霉素进行处理,观察花粉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硼酸、赤霉素和蔗糖都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其培养基最佳配组为:100mg/L硼酸+10%蔗糖+1%琼脂;2~3mg/L赤霉素+10%蔗糖+1%琼脂,但因蔬菜种类不同而略有变化.用不同pH值对西瓜花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的最适pH值为4~6,过高过低均会抑制西瓜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