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通过采样分析了凤冈三类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并分析了养分含量的等级标准及其所占的比例。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旱耕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3.
麦茬旱种水稻苗期施氮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5~1986年,在田间和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技术,对麦茬旱种水稻苗期施氮(三叶一心期前)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及苗期需氮规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苗期植株氮主要来源于土壤,追肥氮所占比重只有1/4~1/5.研究还表明,麦茬旱种水稻苗期对氮肥的利用率较低,认为培肥土壤对麦茬旱种水稻幼苗生长很重要.因而,从经济观点分析,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苗期不宜施氮.  相似文献   

4.
1选择良种,适期早播 机械旱直播种繁水稻应选择耐肥抗倒,后期耐寒性较强,保证安全齐穗,穗瘟发生轻,穗粒并重型,优质高产的中熟中粳水稻良种作为繁殖对象为宜.如武育粳3号、镇稻88等.麦茬机械旱直播种繁水稻的播期虽然比移栽种繁水稻推迟25d左右,但是抽穗成熟期仅推迟6~7d.麦茬机械旱直播种繁水稻播期要越早越好,最迟在6月上旬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5.
覆盖旱种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超级稻武粳15(粳稻)和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从移栽至成熟进行覆膜旱种(PM)、覆草旱种(SM)和裸地旱种(NM)处理,以水种(TF)为对照。结果表明,与TF相比,旱种水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NM、PM和SM的减产率分别为38.7%~46.5%,9.8%~17.4%和1.7%~7.0%,NM和PM的产量与TF有显著差异,SM的产量与TF差异不显著。SM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NM和PM则降低了稻米这些品质;SM还提高了稻米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NM和PM的结果则相反。两品种的结果趋势一致。SM提高了灌浆期的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NM和PM则降低了上述生理指标值。在SM条件下,结实期较高的根系活力、叶片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是获取较高产量和较好稻米品质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旱种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汕优63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覆草旱种产量与水种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覆膜旱种稻的产量。覆草旱种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与水种稻无显著差异,而覆膜旱种稻米的垩白度明显高于水种稻,胶稠度和碱解值则显著低于水种稻。水稻旱种后,淀粉谱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提高,覆膜旱种尤为明显。旱种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干重增加,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提高,灌浆中后期根系活力下降较快。表明覆草旱种的产量、稻米品质以及物质生产均优于覆膜旱种。对覆草旱种和覆膜旱种在产量和品质形成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覆草旱种对水稻灌浆期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以及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裸地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对水稻灌浆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种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剑叶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水种水稻,后期尤为明显;旱种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水种水稻,灌浆中后期旱种稻根系活力下降较快;上述生理指标(MDA除外)水种〉覆草旱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表明与其他旱种方式相比,覆草旱种水稻的群体质量相对较好,后期生理活性较高。对覆草旱种与覆膜旱种及水种在生理活性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4,(3):41-41,51
水稻薄膜覆盖旱种具有保温保湿、节水节肥、早栽早发等优势,其单产虽然比水作产量低,但在高傍田和望天田,却因保水抗旱,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是干旱少雨地区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贵州有望天田23.33多万hm^2,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水稻薄膜覆盖旱种栽培技术有利于水稻的平衡增产,对发展贵州省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旱稻旱种与水稻旱栽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华  郭德金 《种子》2005,24(6):68-70
本文通过中国水稻研究所进行的2002年长江中下游组国家旱稻品种试验、浙江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旱栽多点试验,分析了我国南方旱稻品种旱种与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旱栽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旱稻品种旱种时,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853 752,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651 136;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时,结实率(X3)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3y= 0.870 712;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31 392;水稻品种旱栽时,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884 530 5;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23 961,均为产量构成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旱种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7,他引:48  
以杂交籼稻汕优63和粳稻镇稻88为材料, 研究了旱种(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特性. 与水种(常规栽培, 对照)相比, 旱种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分蘖发生慢、叶面积指数小, 干物质积累少, 在拔节期则相反. 旱种水稻的各节间长度、分蘖成穗率、粒叶比[颖花数/叶(cm2)]、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  相似文献   

11.
大米陈化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组织切片的方法,对大米陈人过程中的胚乳细胞变化进行了观察及分析,指出了大米陈化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是导致大米食用品质下降的直接原因,运用酶处理是改变陈米组织结构,提高米饭食用品质的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储藏期内转基因稻谷品质及抗虫性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转基因稻谷的营养成分分析、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对储粮害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转Bt基因稻谷在仓储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黄永东  李博  李洪程 《粮食储藏》2008,37(1):40-42,46
对大米水分的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不确定度表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定,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建模、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计算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描述了影响大米水分测定结果各分量对其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5.
整精米率是稻谷分级定等的重要指标,也是稻谷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影响整精米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分因素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水分因素在实际操作中也比较易于控制.本试验通过测定稻谷在各个水分区间内的整精米率,观察获得最高整精米率时的水分情况,同时找出稻谷的整精米率随水分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水稻根际分离的两株固氮菌:肺炎克雷从伯氏菌(Klebsilla Pneumoniae)K—12,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E—25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水稻根际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 F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NG13)菌株,分别接种于有水稻幼苗生长的无碳、无氮培养基中,于28℃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上各菌均能正常生长,并与水稻幼苗有联合固氮作用.其固氮活性分别如下:Azospirillum lipoferum FS菌株为10.5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Klebsiella oxytoca NG13菌株为3.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Klebsiella pneumoniae K—12菌株为4.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Enterobacter SP E—25菌株为2.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固氮菌与水稻联合共生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时,菌在水稻胚乳周围生长旺盛、繁殖快、并形成菌环.用对DNA专一的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均表明:这四种固氮菌均聚集并附着在水稻根表,大部分在根毛区.水稻根横切面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对接种的水稻根内生菌的重新分离实验表明,部分固氮菌能够进入水稻根组织的皮层薄壁细胞内生长并繁殖.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子鼻技术对粳稻谷中霉菌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德国Airsense公司生产的PEN3型便携式电子鼻系统分析检测不同储藏条件下粳稻谷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通过PCA分析,不同储藏条件的粳稻谷样品可以很好的被区分;利用Loadings分析传感器贡献率挑选W1S、W2S、W5S、W3S、W1W、W2W作为新传感器阵列,对15℃、25℃、30℃条件下的传感器响应值进行...  相似文献   

18.
宋伟  张明 《粮食储藏》2014,(2):28-3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储藏的粳稻谷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峰值粘度变化进行监测(储藏时间为180d,测定周期为30d),结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品质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品质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在温度为30℃、25℃、20℃、15℃条件下储藏180d后,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依次下降至16.74%、23.85%、38.35%、40.17%;峰值粘度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温度越高,上升的趋势越明显,在30℃条件下储藏180d后,峰值粘度上升至3495cP,而在温度为25℃、20℃、15℃条件下储藏的粳稻谷样品,峰值粘度依次上升至3307cP、3262cP、3018cP。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粘度的预测模型依次是:lnAt=-e-31007.16/RT×t+4.6052、lnAt=-e-24467/RT×t+7.7337。动力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1%~12%之间,可以对储藏期间粳稻谷品质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B2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霞  李学刚  张毅 《粮食储藏》2004,33(1):45-46
对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变化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谷陈化过程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损失严重;在温度为45℃时,维生素B1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方程为1/V=41.807/C 65.211;维生素B2的酶催化反应速率方程为1/V=58.523/C 33.751。维生素B2的解离速率是B1的两倍。  相似文献   

20.
糙米储藏过程的品质变化与米粒图像颜色特征参数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的糙米脂肪酸值,同时用扫描仪采集糙米图像并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图像颜色特征,考察了储藏过程糙米的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脂肪酸值的关联.结果表明:用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检测出糙米储藏过程米粒表面颜色的变化;糙米表面的亮度值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和储藏温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最明显;糙米储藏过程的亮度值变化与脂肪酸值增加的趋势基本一致,全部糙米试样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81,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提示了用图像处理方法及用米粒颜色特征参数表征糙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的有效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