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套直播油菜轻简栽培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实现农作物轻简栽培,已成为农民迫切期盼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80年代实现三麦免耕,90年代实现水稻直播和抛栽,而油菜没有实现轻简栽培.传统的油菜栽培方式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以油菜种子综合处理技术为突破口,对传统的油菜移栽方式进行深入改革,创新了稻田、棉田及其它不同茬口的套、直播油菜栽培新技术,实现了油菜省工、节本、高产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2.
油菜在英国已有较长的种植历史。17世纪,油菜作为先锋作物从荷兰引入英国,以帮助剑桥郡和诺福克的沼泽地带正在进行的排水工程。后来,就在该地区建立了第一批榨油厂。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本土的菜子油用来点灯、作润滑剂或祭坛用油等。当矿物油开始用做植物油的替代品时,英国的油菜生产实际上停顿了。直到本世纪50年代,人们对烹调油和脂肪的需求增加,油菜生产才重新开始和逐渐受到注意。60年代中期,由于春大麦轮作中需要换茬作物,从而推动了汉普郡和威尔特郡石灰岩地区春油菜的商业性生产。但就整个英国而言,油菜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直至1973年,油菜仅作为谷物集约生产体系中的一种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3.
稻茬直播油菜晚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油菜省工、节本、低耗、高效,在本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一般产量与移栽油菜相仿。但由于受晚稻前茬熟期的制约,大面积推广受到影响。本区直播油菜近年来常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4.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顽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  相似文献   

5.
国家对油菜生产、油菜产量、油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问题已成为影响油菜高产优质和机械化收割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发展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劳动力价格高,油菜收购价格下滑,油菜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冬季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传统的油菜耕种技术繁琐,费工费时费力,成本高效益差,制约了南郑县稻油两熟地区油菜生产。针对当前油菜生产现状,南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抓好油菜高产创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了油菜3项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一是油菜免耕移栽技术,二是油菜免耕直播技术,三是油菜机械直播技术。该项技术简单易行,可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遏制油菜种植面积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南充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概况与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油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县油菜轻简高效栽培主要推广油菜套作秋洋芋种植模式.该模式推广有效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投入,稳定和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业化水平,实现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效益.本文通过对全县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模武推广应用进行分析,提出蓬溪县油菜生产面积要逐渐扩大,不断推广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模式,确保蓬溪县经济保持不断增长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油菜作为西藏的三大农业产业之一,实施油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行油菜的标准化种植,加大推广种植优质油菜品种,可提高我区油菜产量,本文就油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59-160
油菜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是许多农村地区的主导种植品种。和传统的油菜栽培方式相比,油菜轻简化栽培省工、省时、高效,是油菜栽培发展的方向。主要研究油菜免耕直播机开沟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对直播油菜高产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直播是油菜简化栽培的一种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于9月下旬~10月上旬收割,并要等20d左右才能移栽油菜。改部分移栽油菜为直播油菜,既能充分利用中稻茬口和温光资源,又能节省用工,避免发生因移栽质量等因素而影响油菜产量。决定直播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期,只要栽培技术到位,直播油菜同样能取得高产。为探明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及其下限,为提高油菜生产水平提供依据,2005年秋播我站进行了直播油菜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油菜采薹菜"一种双收",就是在常规栽培油菜的基础上,利用油菜菜薹应市早、品质好、口味鲜的特点,采用适当早播、早栽方法,让油菜早抽薹,抢在春  相似文献   

14.
张庆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4-204,211
油菜地膜覆盖栽培能解决油菜移栽期与前茬衔接的矛盾,改善油菜生长环境,促进秋冬双发,提高油菜的抗旱、抗冻、防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正>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海拔1200—1500m,无霜期140天左右,日较差大,4—7月份气候凉爽,每天日照9h左右,年降水96.2mm,十分宜于油菜生育,素有“油菜之乡”的美名,但1986年前,本县油菜生产却徘徊不前.1983,1984,1985年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分别为63.3,61.4,70.2kg,仍处于中产水平.新疆农科院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于1986年2月下达给本站油菜大面积中产变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项目,要求到1990年全县油菜推广面积7×10~4亩,亩产指标100kg.  相似文献   

16.
我市优质油菜直播栽培至2000年栽培面积5.78万亩,平均亩产152.5kg.其中重兆镇坝桥村的直播栽培示范方面积127.5亩,平均亩产达到205.5kg,比当地移栽油菜增产15.4%.  相似文献   

17.
选用良种 “油-稻-稻”三熟制的油菜实行免耕直播栽培,投劳投资少,生产功效高。但需合理安排油菜熟期,以确保油菜与早稻衔接有序.为此应选用福油4号、湘油15号等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25千克。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国农业种植作物中的主要品种,油菜种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其适应性极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油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此,有必要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本文对双低油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期待能为我国油菜种植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我县的优势作物,经过试验和实践经验总结,湟中优质油菜栽培,应选用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等杂交油菜品种;川水三月中旬、油山3月下旬播种;每公顷施有机肥52.5-60m^3的基础上,施尿素187.5kg,二铵225kg;密度恳油1号13.5万株/mh^2,青油331油菜21万株/hm^2,互丰010油菜16.5万株/hm^2;病虫进行统防统治,是获得优质油菜主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油一稻一稻三熟制地区粮、油、棉争季节,争劳力的矛盾,油菜可以提前30d播种,充分利用冬前有效气温,培育壮苗,做到冬壮、春发,夺高产,本文主要介绍油菜育苗时间、培育壮苗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壮苗的标准以及油菜翻耕、板田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