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家兔胫骨前肌肌球蛋白ATP酶的酸碱法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除去刺激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可测出诱发电位变化(1).根据以前对腓肠肌的研究(2),各亚体内ⅡB型纤维比例最高,ⅡA型纤维居中,而Ⅰ型肌纤维最少.家兔胫前肌诱发电位有所差异可能就是与肌纤维型构成比例的不同有关系.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法研究胫前肌前、后亚体内肌纤维表型构成比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免疫酶组化间接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方法。该法特异性好,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普通显微镜或肉眼即可判定结果,利于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进与提高现有对鸡新城疫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对常常出现较为复杂局面的雏鸡疫情诊断,象那种病痕不显,伴发多种疫病那种令人难以判断的疫情,应该寻求一种适于现地采用的不用分离鉴定病毒,亦能进行特异诊断较比简易快速的诊断方法。为此我们于1983年3月开始进行用酶标抗体组化法诊断鸡新城疫的试验,迄今已取得初步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ND)是极易传染的毁灭性传染病,最常侵害鸡和其他禽类,有关鸡新城疫的诊断方法很多,但鹌鹑新城疫的发病特点与鸡新城疫有些差异,有关应用间接免疫组化法诊断鹌鹑新城疫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NDV抗原在人工感染、自然感染病例的患鹑体内的分布特点,以期为诊断鹌鹑新城疫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NDV种毒 A株NDV,由我院微生物教研室从病死鹌鹑分离并确证为NDV;F_(48)E_8株NDV由中监所引进。以上两毒株用前经鸡胚传代,分离病毒于  相似文献   

6.
7.
8.
研究成年家兔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胫前肌的肌纤维构成比例与分布.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法,观察比较各型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特性.结果表明:NADH-TR染色,依据其肌纤维内线粒体和肌质网显示紫色或紫蓝色,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不着色,可以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以镶嵌交叉方式排列.三种类型的肌纤维在腓肠肌内侧头中分别约占15.2%,27.4%和57.4%,在站立负荷中提供足够肌力和稳定机体姿势的作用;在腓肠肌外侧头中分别约占13.7%,65.4%和20.9%,主要参与力量和速度运动,提供奔跑,跳跃中的推进动力;在胫前肌中约占10.9%,52.3%和36.8%,维持跗关节稳定,参与保持足弓形状与弹性,完成足跖屈和足内翻运动.腓肠肌内外侧头和胫前肌的三型肌纤维直径有所差异,其中Ⅰ型纤维为57.50~58.40 μm,ⅡA型纤维为59.25~75.40 μm,ⅡB型纤维为73.25~97.85 μm.ⅡB型纤维的横切面积最大,ⅡA型纤维的横切面积中等,Ⅰ型纤维的横切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9.
家兔与大鼠胫骨前肌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家兔、大鼠胫骨前肌在生后各日龄阶段前、后亚体内快慢肌纤维的发育情况,应用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化学法明确其肌亚体,并作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图象分析两型肌纤维的直径特征。用电生理记录仪,分别测量肌前、后亚体功能。结果表明:家兔与大鼠各肌亚体划分在生后发育中逐渐分界清楚,生后2、3天均未能分出Ⅰ、Ⅱ型肌纤维,也未见有原始肌束。Ⅰ、Ⅱ型肌纤维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Ⅱ型纤维比例增大。Ⅱ型纤维直径均大于Ⅰ型纤维,葡萄状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慢肌纤维,斑点状运动终板位于快肌纤维,前后肌亚体诱发电位表明其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药物诱发豚鼠胆囊炎的病理学及酶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酶病理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林可霉素、石胆酸、硫氨酸α-萘酶和月桂红霉素酯四种药物豚鼠胆囊炎和胆结石形成过程中,酶、粘多糖及胆汁成份的变化。结果表明:四种药物都能诱发豚鼠胆囊炎,内源性β-GCD酶含量显著升同且与胆囊为症程度明显相关;胆汁β-GCD酶到UCB/TB幽会显著正相关;β-GCD酶和Ca^2+的关系与成石时间有关而各组有所差异。胆囊和肝脏ACP和G-6-P活性也有明显变化。本文进一步证实内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铜缺乏对奶牛大脑、小脑及脊髓乙酰胆碱酯酶(ACHEase)组化特征(分布特点及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选择铜缺乏症高发区自然发病的奶犊牛6头,剖杀后采集大脑、小脑、脊髓作冰冻切片及酶组化染色,以6头同年生健康奶犊牛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发病奶牛大脑、小脑及脊髓中ACHEase计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P<0.05);除大脑外,铜缺额奶牛脊髓上小脑中ACHEase的扫描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奶牛脊髓小脑中ACHEase的扫描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奶牛组织中ACHEase酶颗粒的分布也发生特征性的变化。结论:神经递质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奶牛铜缺乏症病理过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养业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农民都因此而致富。但由于近些年来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加大了饲养成本,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新技术,这就是纤维素复合酶半干贮添加剂,即酶化法窖贮秸秆。  相似文献   

14.
日粮诱发豚鼠胆囊炎的病理学及酶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高脂肪日粮,高胆固醇日粮,高碳水化合物,低脂,低蛋白日粮,低蛋白,低热卡日粮以豚鼠为动物模型诱发其胆结石形成,通过酶病理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胆汁成份分析,探讨了多种酶在胆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缨丹叶提取物诱发豚鼠胆石症的酶病理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在于利用马缨丹叶提取物诱发建立豚鼠胆石症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病理学和酶组化技术对其特征性病变进行研究,并测定该模型中血清和胆汁某些生化指标。研究发现其典型病理变化是;胆囊扩张,胆汁淤积;胆道上皮细胞增生及肝细胞变性;血清和胆汁中总胆红素、总胆固醇、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钙离子的含量均有不同和蔼的变化;β-葡萄糖苷酸酶和酸性粘多糖在肝脏和胆囊折含量明显增多;结果表明;马缨丹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6.
正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感染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流通,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该病为必须上报的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并列为国家强制性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家兔不仅是重要的家畜,也是重要的医学动物模型。转录组是特定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所有转录产物的集合。家兔转录组的研究有助于改良家兔的经济性状。目前,已经发现大量具有潜在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转录本(m RNA和mi RNA),可能对家兔肌纤维类型分化、皮张面积、毛色形成和胚胎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3种转录组研究常用的技术(芯片技术、RNA-seq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家兔转录本在肌肉发育、毛皮生长、繁殖性能和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转录本在家兔育种和人类疾病治疗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免疫酶组化法检测人工感染鸡体内巴氏杆菌动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酶组化法检测人工感染鸡体内巴氏杆菌动态分布陈创夫罗勇马正海乔军(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学系,843300)禽霍乱是对禽类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疫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其发病数、死亡数仅次于鸡新城疫[1]。各国兽医科技工作者对该病的病原学,菌苗...  相似文献   

19.
酶标记抗体法是迅速发展的医学领域中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兽医界它也不断地被研究应用。当前,就诊断方法比较匮乏的猪瘟而言,扩充特异性诊断方法乃是一项重要课题,是控制与根除该病的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之一。因此,我们两个单位于1980年初开始协作试用酶标记抗体法进行猪瘟诊断的研究,现将其中的组织化学法的试验情况做以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20.
免疫酶组化法对试验感染雏鸭体内鸭肝炎病毒的分布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病程短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肝脏肿大和肝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本病白1945年Levine和Hofstad发现以来,现已呈世界性分布。本试验以鼠抗DHV抗体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DHV抗原的免疫酶组化法,并以此对人工感染雏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DHV精确定位和分布测定,为探讨鸭病毒性肝炎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