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皮肤真菌病、肝脓肿、瘤胃角化不全、脂肪坏死症是常见的育成牛易发病,现将这几种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要点报告如下,供参考。1临床症状1.1牛皮肤真菌病常发部位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由于发病皮肤表面出现圆形红斑并伴有脱毛,病斑逐渐扩大。皮肤糜烂越湿润越难以治愈,并呈出血和化脓。病程末期,在皮肤形成痂皮和硬结。  相似文献   

2.
2000年8月 ,我市郊区王某家两头牛突然先后死亡 ,以咳嗽、流泪、流涎、呼吸困难和咽喉部前颈部水肿为主要症状 ,并伴有多发性出血。由于该病病程短 ,死亡率高 ,临床症状与炭疽有相似之处 ,引起了我市畜牧部门和畜主重视。经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 ,最后确诊为牛出败病。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王某家共养4头牛 ,分两圈饲养 ,当天天气闷热 ,中午12点左右 ,王某喂牛时发现一头牛已死亡 ,王某还以为是牛中暑致死 ,没引起重视 ,为了挽回损失 ,王某立刻对死牛放血剥皮。大约12点半左右 ,同圈的另一头牛突然表现为肌肉震颤 ,体温升高 ,精…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病又称大合病,是各种家畜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发性、非接触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的慢性传染病,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希望动物门诊对就诊的8例牛放线菌病牛,其中3例西门塔尔牛,另5例荷斯坦奶牛,根据发病情况或发病年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为牛放线菌病疾病.  相似文献   

4.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养牛业的常见病,但它不是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发的具有黄疸症状的一类牛病的总称。此类病症的潜伏期较长,表现形式多样,感染后会对牛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表现与肝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从而使该病症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发病的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同时对发生的一起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牛饲养农场里,牛大肠杆菌症的发病率很高.一旦牛感染了这种病,他们就会给养殖场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牛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抑郁症、腹泻和其摄食量减少.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病情况,有着不同的方法对牛进行诊断和处置.为了减少该疾病对牛的感染概率,饲养员应该在牛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好防护工作,学习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避免感染牛的病...  相似文献   

7.
牛口蹄疫属于常见的牛传染病,其传播速度较快,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养殖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探讨.1牛口蹄疫的诊断口蹄疫发病前潜伏期最短是7d左右,最长为4周.牛口蹄出现明显症状后,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以及体温上升等症状,病牛体温会达到40~41℃.牛口蹄疫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症状,初期时会产生吸吮声,15d左右会会在于病牛头部如脸颊、嘴唇内侧以及舌面等部位观察到较为明显的水疱.  相似文献   

8.
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同时介绍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实践中,多种牛的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都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牛黏膜病、牛大肠杆菌病、牛沙门菌病等传染病,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从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诊断表现消化道症状的牛传染病,以期为临床诊断牛传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牛柞树叶中毒病于60年代就有发生,柞树林面积约3000万亩,1980年到1992年共发病约7370头,死亡约2943头。近年来发病头数增多,为此按“陕西省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推广,为制定出我省牛柞树叶中毒前、后生化指标,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于1992年4—5月进行牛人工发病试验,试验证明基本符合陕西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1.
廖爱英 《当代畜牧》2013,(23):40-41
目的:分析和研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0月感染牛巴氏杆菌患牛124头,将其发病原因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24例患牛治愈119头,治愈率为96.0%;死亡5头,死亡率为4.0%。结论:牛巴氏杆菌在临床上明确诊断与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发展,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牛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分析,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反刍兽为主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诊断。我公司自1988年在大庆地区首次揭发本病以来,共检出副结核病牛16头,现将对该病诊断与防制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特征分娩后2—15天左右或晚些时间发病,也有分娩前发病者。最初临床症状下颌部间隙水肿,进而出  相似文献   

13.
从1994年冬季到现在,牛的猝死症在我乡不断发生,使广大养牛户产生了恐慌心理,严重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但是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所以防不胜防。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对63头病例的研究,掌握了一些临床诊断要领,并取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总结如下。1 诊断要点1.1 病初起 有的病牛出现急起急卧的腹痛现象,约持续10分钟左右,腹痛症状消失,然后病  相似文献   

14.
繁殖性障碍牛病的临床病症表现往往不明显,要想做到对这一牛病的及时检出与防治,目前所较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是将牛的临床表现与繁殖障碍性牛病相关的几种传染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来判断出其是否患病.对此,本文将重点就障碍性牛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策略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牛巴氏杆菌病(Bovine Pasteullosis)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vella muitocida)引起的,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过去,由于对本病采取了有效防制措施,在黄牛间发病较少,因此对黄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有所忽视,近两年间曾有些地方牛突然间发生死亡,有的来不及诊治即倒毙,给养牛业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致使一些群  相似文献   

16.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败病,是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发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特征。笔者就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养殖牛过程中牛病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和如何合理正确诊断治疗各种牛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和借鉴。牛病治疗难一直是影响养牛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养殖中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多数都具有交叉混合感染现象,由于牛病发生前具有潜伏期,往往发病后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因此在养殖中需要加强牛病的预防管理机制,使用科学方法诊治牛病,保障用药质量,通过提高牛病的诊断质量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牛子宫内膜炎病的诊断方法,探讨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在某奶牛场和某肉牛场中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炎病奶牛21头及肉牛6头,6头肉牛一组,为1组;21肉奶牛分为3组,各7头,分别为2组、3组、4组,4组病牛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4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在21头病奶牛中,治愈19头,治愈率为90.5%;6头病肉牛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其中,1组治愈率为100%,2组治愈率为100%,3组治愈率为85.7%,4组治愈率为85.7%。结论:临床诊断牛子宫内膜炎病时,子宫灌注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病牛痊愈。  相似文献   

19.
牛疥癣病情属于接触性慢性寄生虫病,病原是寄生在牛体表和皮肤组织深处的疥癣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疥癣病,轻则出现瘙痒、湿疹,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充血脱毛、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引发继发性感染,最终诱发死亡。本文首先分析牛疥癣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其次基于实验室诊断,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预防、治疗的有效措施,以期不断提升牛肉质量,助力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被称为坏死性鼻炎和红鼻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还会引起多种其他类型的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及时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