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践证明,以"新吉"细毛羊为父本对东北细毛羊进行改良能够显著提高改良羊群的产毛性能,对原毛产量、净毛率、羊毛长度和细度的提高效果明显.改良率、羊毛长度和细度的提高效果明显.改良F<,2>代羊毛细度从东北细毛羊母本的60~64 s(24.3 μm)提高到了66~70 s(20.7 μm),羊毛长度从7.2 cm提高到8.1 cm,净毛率从38.5%提高到45.8%,原毛单产从4.0 kg提高到5.1 kg.特别是净毛单产从1.54 kg提高到2.34 kg,提高了0.80 kg,增产幅度高达51.95%.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03,(7):48-48
由新疆和吉林两地三家科研机构联合培育的细毛羊品种,近日,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新吉细毛羊”。这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了自行培育的超细型细毛羊群体和种畜,国家细毛羊基因库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遗传资源。从90年代初期开始,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吉林省农科院联合进行了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优质细毛羊的选育和开发”。经过科研人员近十年的研究繁育,被毛细度达到80支以上,净毛率65%的超细型细毛羊,先后在我区和吉林的选育基地诞生。目前,新疆畜科院塔城种羊场繁育中心已经繁育出“新吉细毛羊”三个品系,全疆经过鉴定的新吉细毛羊…  相似文献   

3.
新吉细毛羊在两个年度冬春季节半舍饲期间穿罩衣试验结果表明,穿罩衣后羊毛质量得到提高,羊毛分级优质羊毛比例提到提高。其中:查干花2个试验组和镇南1个试验组净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羊毛分级成品率所有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10%左右,穿罩衣羊平均每只每年增加纯收入7.1元。  相似文献   

4.
以供试羊皮肤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根据Gen Bank中登陆的绵羊LHx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RT-PCR合成的LHx2基因编码区第一链c DNA,回收、纯化反应产物,将目的基因与p MD18-T载体连接、转化,获得阳性重组质粒,成功克隆新吉细毛羊LHx2基因c DNA序列,测序长为1 215 bp。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物种间同源性均在80%以上。该基因编码40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物种间同源性差异较大;蛋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LHx2蛋白为疏水性蛋白、柔韧性较高;蛋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较为完整。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新吉细毛羊LHx2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检测新吉细毛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R)、促黄体素(LHR)、促卵泡素(FSHR)、催乳素受体(PRLR)、雌激素(ESR)5个生殖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119只新吉细毛羊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ABI测序仪检测基因多态性;用DNASTAR软件与I-TASSER软件预测蛋白质三级结构;用Excel计算基因型频率;用GraphPad prism 6软件进行新吉细毛羊群体5个生殖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经测序分析发现,FSHR基因不存在突变位点,其余4个基因存在13个突变位点。GnRHR基因存在A505G、G720C突变,LHR基因存在T1262G、A1991G、C2012T、A2032T、T2041A的突变,PRLR基因存在A1263G、C1544G突变,ESR基因存在A106T、C181T、G612A、C735T突变。在新吉细毛羊群体4个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只有ESR基因A106T突变对新吉细毛羊产羔数影响显著。其中AA、AT、TT 3种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产羔数分别为1.391、1.101、1.417。AA基因型、TT基因型平均产羔数比AT基因型分别多0.290、0.316个(P<0.05)。AA基因型、TT基因型平均产羔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2022-2026
本试验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176只新吉细毛羊KAP13.1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其多态性与其产毛量、细度、拉伸长度、体质量的关联性进行系统分析。测序表明KAP13.1基因在291bp处发生T→C的突变,在469、528bp处发生C→T的突变,均属同义突变,在T291C位点,CC基因型拉伸长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而与CT型无显著差异。在C469、528T位点NN基因型的产毛量和拉伸长度显著高于MM型(P<0.05),而与MN基因型无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在2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KAP13.1基因可作为影响新吉细毛羊产毛量和拉伸长度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皮南牛适宜级进杂交代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12月龄皮南杂交(皮埃蒙特牛×本地南阳牛)公牛F1、F2、F3各30头,在7、8、9月份进行统一育肥试验,探讨夏季湿热气候对不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以寻找皮埃蒙特牛与南阳本地黄牛适宜的级进杂交代数。结果表明,级进F2杂交个体比F1和F3更能适应当地夏季较为强烈的湿热气候,并保持优良的产肉性能,故杂交选育宜在F2代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绵羊穿衣是针对我国西北地区长年干旱、风大沙多、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季寒冷等恶劣自然环境严重影响绵羊毛生产性能而研制的。绵羊穿上这种衣服可使被毛紧凑,羊毛中的油汗得到保证,并且促进羊毛的生长,增加弹力,提高净毛率及净毛产量,减少羊毛中灰尘、杂质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提高绵羊羊毛生产性能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羊衣试验用羊衣一部分是澳大利亚进口,另一部分为我国自己研制的国产羊衣,首次穿用观察。衣料质地要柔软、耐磨、透气、防雨水及灰尘的渗入,并能遮挡紫外线的射入。羊衣的大小根据羊只体格大小而制作,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绵羊Toll样受体8(TLR8)蛋白的结构特征和进化关系。本试验采用Trizol法提取新吉细毛羊肝脏组织总RNA,设计ORF区两端兼并引物,RT-PCR方法克隆新吉细毛羊TLR8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结果显示,试验获得了大小为3 102bp的片段,包括完整的ORF区2 982bp,编码993个氨基酸(GenBank序列号为:GU936186和GU936187),含15.7%的亮氨酸。同源分析结果显示,TLR8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与人、家牛、山羊、猪、梅花鹿和小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9%、96.3%、97.6%、84.7%、96.5%和74.2%。蛋白分子功能结构域预测显示,该分子由胞外区(781个氨基酸)、跨膜区(52个氨基酸)和胞内区(16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胞外区具有LRR结构域,胞内区具有TIR结构域,且绵羊较人类多了LRR3和LRR12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TLR8分子与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符合真实物种间的进化顺序。试验结果表明新吉细毛羊TLR8分子具有病原分子模式识别作用,为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1986年以来,以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为父本,康拜克、邦德、东北细毛羊和敖汗细毛羊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到2000年,共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25 419只,存栏5 250只,核心群羊达3 250只,其中特一级羊占83.18%;选育的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具有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毛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接近或达到澳洲美利奴羊水平.应用无角关利奴细毛羊改良低产细毛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F2公羔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德美×内细杂交F2公羔和内蒙古细毛羊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德美×内细F2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内蒙古细毛羊分别增加了5.97、4.19和3.35 kg,分别提高21.36%、34.26%和37.35%;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10.65%和13.2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细毛羊杂交能显著提高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3.
青海加什科羊和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毛纤维细度周岁:公羊50支分别占18.00%、31.17%,母羊分别占20.40%、26.25%;56~58支公羊分别占53.57%、68.82%,母羊分别占53.47%、36.50%,差异极显著(P0.01);成年:公羊50支分别占20.00%、42.26%,母羊分别占20.22%、43.56%;56~58支公羊分别占51.25%、57.76%,母羊分别占51.44%、56.44%,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山细毛羊在品种育成后的30多年里坚持育种方向,加强选种选配,提高品种质量。现对育成的几个新品系进行系统回顾和生产性能分析,总结育种取得的经验,旨在为设计和合理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鄂尔多斯细毛羊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接羔保育技术和羔羊的断奶技术。通过上述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和实施,不但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又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不合格率,同时也提高了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的繁殖率,既保证了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的生产水平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繁育,又使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生长繁殖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出遗传基因的表型性状,以便于选育提高,为做大做强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细毛羊科研育种本着早计划、早准备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对每阶段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按照细毛羊长期育种规划,顺利而又高效的开展育种常规工作,从而来体现我站多年育种经验、技术水平及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特制染料标记120只超细型羊不同生长阶段羊毛,研究羊毛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细型羊毛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全部试验羊羊毛直径、生长速度均在夏季放牧期最高,分别为18.09μm、18.56μm、20.35μm和0.26 mm/d0、.26 mm/d0、.27 mm/d;幼龄母羊和成年母羊羊毛直径在春季放牧期最低分别为15.97μm、16.58μm,生长速度在冬季舍饲期最低分别为0.22 mm/d、0.20 mm/d。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生产期对澳美后代(即用澳美公羊授精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所产羔羊)初生重的影响,该试验选取400只基础母羊,随机分为4组(全部试验羊的日粮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均相同),分别在不同月份授精,待妊娠母羊产羔后,记录其初生重。结果发现,2009年1、2、3、4月妊娠母羊所产单羔的平均初生重依次为(4.81±0.51)、(4.30±0.68)、(3.95±0.70)、(3.98±0.47)kg,双羔的平均初生重依次为(4.03±0.85)、(3.08±0.24)、(3.08±0.53)、(2.87±0.40)kg;2010年1、2、3、4月妊娠母羊所产的羔羊单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5.43±0.63)、(4.63±0.55)、(4.60±0.73)、(4.54±0.63)kg,双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10±0.48)、(3.30±0.94)、(3.28±0.68)、(3.10±0.18)kg。由此可见,澳美后代羔羊的初生重与生产期有密切关系,1—4月出生的澳美后代羔羊的初生重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出生的羔羊其初生重均高于2、3、4月出生的羔羊,且每年1月与4月出生羔羊的初生重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种公羊细管精液低温保存的效果.用葡萄糖、柠檬酸钠、鲜奶和卵黄为主要成分配制了3种稀释液,10倍稀释精液,并在4℃保存,分别在12h,24 h,36h,48 h,60h和72 h观测精子活力和人工授精受胎率.结果显示,配方Ⅲ稀释精液后,细管封装,4℃保存,72 h后精子活力可达0.49,与配方Ⅰ和Ⅱ差异显著,而且配方Ⅲ稀释精液后,在远距离输精后受胎率可达78.3%.以柠檬酸钠和葡萄糖为基础,添加卵黄和TCM199,在4℃下,能有效保护甘肃高山细毛羊精液,延长精子寿命,且在3d内可以满足远距离人工授精要求,有效利用种公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12条随机引物对20只成年东北细毛羊全血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利用SPSS对其多态性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东北细毛羊基因组DNA多态频率为52.08%;多态标记f21328E、f21326A、f21327F、g2739C与产毛性状及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