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从1970年养蜂至今,发现有2位蜂友在使用蜂扫时不沾水,干扫,而问题出现在老养蜂员。一位是与笔者同村的养蜂员,今年75岁,1980年6月我回家看望父母时,让我给他组织育王群,发现他在扫蜂时使用蜂扫不沾水。今年3月15日,笔者去附近县蜂友家去看蜂,有位蜂友今年73岁,养蜂超过40年。这天最高温度达14℃,蜜蜂飞翔很好,他紧了几群准备春繁,我也发现他使用蜂扫不沾水,干  相似文献   

2.
[原文] 灵邱丈人喜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蜡称之。于是其富比封君。丈人卒,其子继之。未期月,蜂有举族去者,弗恤也。岁余去且半,又岁余尽去。其家遂贫。陶朱公之齐,过而问焉。曰:“是何昔日之熇熇而今日之凉凉也哉?”其邻之叟对曰:“以蜂。”问其故?曰:“昔者丈人之养蜂也,园有庐,庐有守。刳木以为蜂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养蜂谜,退休后爱上了这一益寿的职业,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也就越干越爱干。10多年养蜂实践证明:蜜蜂是一宝,老年人饲养好,健身效果佳,经济收入高。首先,养蜂的适度劳动可增强体质。老年人在自家房前屋后养几群蜂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养蜂生...  相似文献   

4.
李志勇  王进 《蜜蜂杂志》2007,27(9):26-27
浆蜂是经人工选育出来的新地方蜂种之一,因王浆特别高产,别的蜂种无法与之相比而得到养蜂界的共同认可,我国各地现在都在推广和引用浆蜂蜂种.国外养蜂者也肯定了该蜂种的王浆高产性能,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蜂场也向我们引去了浆蜂种王.我们定名的"浆蜂"这一名称得到了养蜂界的普遍承认,养蜂杂志和蜂业文章中都已习惯使用"浆蜂"名称.浆蜂的成功选育对蜜蜂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小时候听父亲的养蜂朋友对他说:"养蜂难,转场更难,每转一次场,叫上亲朋好友来帮忙,最好的也就是把蜂具、灶具、帐篷等杂物装上车,而搬蜂箱时,只要有一人被蜂蜇大叫一声,其他人就会跑得远远的,不敢到蜂场去,只好独自一人一箱一箱装上车,真是累死人"。尽管那位养蜂前辈对父亲说的这番话是笔者无意中听到的,却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笔者发誓,长大后干啥都行就是不养蜂。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笔者的长大,养蜂这档事却偏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7,(11):47-49
<正>蜂针对许多疑难病有良好的疗效是养蜂界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蜂针过敏反应也是大家所惧怕而又要面对的情况。蜂针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发热、瘙痒、阿瑟性反应(皮疹类)、表皮痛、淋巴结肿大等多种形式,其中前两项是最严重的过敏反应之一。如不加注意,甚至会使被蜂针者出现不可救治的情况。故本文意在分析严重蜂针过敏反应现象,并探讨其处理方法。一、严重蜂针过敏反应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养蜂生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蜂群急剧下降,蜂产品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到养蜂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了解,目前全国蜂群已经下降30—50%,个别地区将下降70%左右。如浙江省慈溪县由180,000群下降为80,000群,还在继续减少。我县李子铺乡的12个养蜂专业户700多群蜂,几年快要垮完了。东湖乡的4个蜂场300群蜂也将全部垮完。柑坳乡铁牛村养蜂专业户聂起德还准备把蜂烧了……,这一情况是严重的。其主要原因是,①、农村所有制落实后,有的蜂农经商改行。②、蜂农卖蜂产品难。③、近年来商业部门的蜂蜜收购降价,使蜂农养蜂无利可图,而丧失养蜂的信心。有的蜂农连年亏本,负债累累。⑤、蜂农负担太重,各地都要收管理费,场地费……等,运输也很困难。⑥经营加工蜂产品的单位得利太多,而蜂农得利太少。  相似文献   

8.
崔毅 《蜜蜂杂志》2003,(8):40-41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 ,杨德权的名声叫得特别响。他以饲养 2 0 0多箱蜜蜂令人钦佩 ,更以其 2 0年传奇的养蜂经历和独特的经营方略 ,令养蜂同行刮目相看。 养蜂自救祛病魔1977年 ,18岁的杨德权患上风湿性脑栓塞病 ,得这上这种病 ,半身麻痹 ,身上没有一点劲 ,什么样的农活都干不了 ,再加上家境贫困 ,可把他父母愁坏了。1983年 7月 ,邻近的一位蜂农李耀东 ,看到杨德权的境遇 ,就主动送来一箱蜂教他养。杨德权的父母看养蜂这活儿挺适合儿子干 ,就向亲属借了一些钱 ,买了 10箱蜂 ,杨德权从此走上了养蜂路。1985年 10月 ,患肝硬化的父亲病故 ,杨德权…  相似文献   

9.
刘清河 《蜜蜂杂志》2005,25(11):40-40
养蜂是一项独特的养殖业,养蜂的用具和方法也不与其他养殖业相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各种蜂具和养蜂方法都是无数养蜂前辈经过无数次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技术结晶,对养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遍指导性。然而有的蜂友却随意去标新立异,蜂具越改越离谱,结果是年年养蜂不见效益。我市地处广西西北山区,蜜源条件优越,除专业养蜂场外,业余饲养中蜂者也不少,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笔者走访多位蜂友,发现他们在养蜂方法和蜂具上都犯有一个致命的通病——那就是随意标新立异。某蜂友定地业余饲养中蜂已达10年,却是年年从头来。笔者看到他的蜂箱十分怪异…  相似文献   

10.
养蜂是一项独特的养殖业,养蜂的用具和方法也不与其他养殖业相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各种蜂具和养蜂方法都是无数养蜂前辈经过无数次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技术结晶,对养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遍指导性.然而有的蜂友却随意去标新立异,蜂具越改越离谱,结果是年年养蜂不见效益.  相似文献   

11.
学习《数控》心得体会据人说,养蜂是老年保健的一个好门径。我年过70才初学养蜂。虽然研读过多种蜂书,也请教过几位养蜂技术颇精的蜂友,但在管理蜂群的主要环节上还是屡有失误。出现最明显的蜂病,一是多次爬蜂卷翅,二是见子不见蜂。年年精心养蜂,年年发展不成强群...  相似文献   

12.
养蜂成了一项投资小 ,见效快的致富好途径 ,养蜂的人逐渐多起来。我是1996年自费参加第二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的学员 ,在学习班里 ,我目睹了养蜂专家杨多福老师的风采。系统地学习了《数控养蜂法》。在家里又通读了《蜂群生物学》《蜂箱与蜜蜂》等养蜂书刊。做了大量的心得笔记 ,并能活学活用 ,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 ,由30群蜂很快发展到100多群 ,年产值4万多元 ,养蜂走上了致富路。村里人看见养蜂能发财 ,便认为蜂好养 ,也纷纷养蜂 ,一度出现了“养蜂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养蜂热情很高信心很大 ,却不知蜂养好了是蜂养人 ,养…  相似文献   

13.
正养蜂是一项传统农业,又称之为"空中农业"。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蜂,蜜蜂科普宣传力度加大,大家逐渐认识到养蜂的重要作用。但是,养蜂从业人员的老龄化现象凸显,每次参加蜂农培训会,年龄在50岁左右的较少,60岁以上的占80%以上。对年龄偏大的蜂农进行调查,有决定放弃养蜂的,也有从转地放蜂改为定地饲养的。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前半期一、意大利蜂的引入1903 ̄1920年,西方蜂种(主要是意蜂)及新养蜂法先传入福建、广东、香港、天津、北京等地,不久也传入黑龙江省。民国初年的养蜂情况《珠河县志》有以下记载:"民国初年,西洋蜂种及养蜂法传来以后,  相似文献   

15.
各地动态     
黑龙江省举办养蜂师資訓练班为了更好的利用当地自然資源,发展养蜂生产。最近,黑龙江省农业厅、供銷合作总社联合举办养蜂师資訓練班。参加学习的有28个市、县的技术人員和一部分国营蜂場、集体蜂場的养蜂員,共49人。在学习期間,坚持以政治統帅业务,使大家認識到养蜂就是干革命,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高涨,都表示一定  相似文献   

16.
<正>转地养蜂,约5万户蜂场主饲养600万箱西方蜜蜂;追花取蜜,蜂场主每10~30 d需转运蜂场,全年少则五六次,多则十几次。由于蜜蜂有蜇人习牲,故转地养蜂都得蜂农装卸车,尤其夏季高温运蜂还得途中放蜂,甚至遇到交通事故更需蜂农解救蜜蜂来减少损失。可是蜂场主在全国各地转地养蜂会遇到交警  相似文献   

17.
陶春林 《中国蜂业》2007,58(7):25-25
我是北方的一位养蜂人,10多年前到山东定地养蜂,有时也做小转地放蜂。刚到山东养蜂时,对于夏季的炎热,根本就没有重视。因为北方夏季,每天最热时间不过就是4至5小时,谈不上会给蜂群带来什么危害。而山东则不同,这里的夏季,特别是干  相似文献   

18.
古巴养蜂历史是从18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有些农民饲养当地的野生种,属麦蜂属。麦蜂于树干洞穴和地下作巢,故俗称地蜂。麦蜂体小,群势也较小,巢脾呈圆形,产蜜量不多,民间常用其蜂蜜防治眼疾尤其是白内障,疗效甚佳。18世纪初,由西班牙殖民者先后从意大利和德国引进了意大利蜂和欧洲黑蜂。目前古巴当家的蜂种,就是由这两种种蜂培育出来的杂交种,从而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业余养蜂爱好者,也是《中国养蜂》的老读者,兼销售蜂药、蜂具等。我一直依赖《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老师,我一直以来销售的产品都是参考《中国养蜂》广告里厂家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蜂业的发展,我国的蜂机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既有小的革新,也有配套的机械设备,为我国养蜂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蜂机具的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养蜂的生产效率,也影响着养蜂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因此蜂机具的发展水平对养蜂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