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省江津、重庆、万县、达县、南充、宜宾等地马尾松林区,每年松梢害虫为害达一百万亩.被害株率高达95%以上.松梢害虫主要虫种有松球果小卷叶蛾、松梢小卷叶蛾、球果螟、松梢螟四种,其中以松球果小卷叶蛾为主,是造成松梢枯倒的主因,松梢害虫生活极为隐蔽,药物防治有一定困难.为探讨利用赤眼蜂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效果.七五年在广安县天池进行了室内接种和室外放蜂试验.一、室内接种试验:1.赤眼蜂寄生率的考查:在松球果小卷娥羽化产卵期(3月中、下旬)间,于3月20日从林间收集成虫,装入广 相似文献
2.
3.
4.
杨柳小卷蛾,又名杨树卷叶蛾(Gypsonoma mintana Hiibner),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属。胶东一带常有发生。是杨柳树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受害叶片呈网孔状,轻者叶片桔黄,重者整片叶子脱落,大发生时,地面落积一层受害叶片。我们从一九七七年秋季开始,对该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并作了防 相似文献
5.
《西部林业科学》1973,(2)
1.茶梢蛾主要为害油茶的春梢和叶片、被害春梢失水枯死,影响油茶结实,造成严重减产,是我省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2.茶梢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虫态不整齐,冬至后,幼虫在叶肉内越冬。主要是幼虫为害,幼虫期最长。跨两年约315天。3.防治茶梢蛾,抓住该幼虫在叶肉时间长的弱点,即九至十一月和翌年三月越冬幼虫未转移为害春梢之前,使用浓度1∶1000的敌敌畏效果良好。但虫口密度较大和大面积防治,最好使用1∶500的浓度较好。4.人工防治,必须在六月份大量化蛹期进行,要逐株地将被害梢从羽化孔以下一公分处摘除。集中烧毁,方能达到防治目的。5.寄生蜂是防治茶梢蛾的根本途径。今后应该把保护、观察、饲养、繁殖寄生蜂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6.
7.
杉梢小卷蛾(Polychyosis Cunnghamicoca)又名杉梢螟,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是杉木林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山区、丘陵区均有发生,而以丘陵区人工杉木林发生较为普遍,尤以2—6年生幼树及未郁闭的幼林为害严重。杉梢小卷蛾食性单一,专门蛀食杉木嫩梢的顶芽, 相似文献
8.
榆树卷蛾,又名榆白长翅卷蛾[A-cleris Ulmicola(Meyrcik);异名:Peronea Ulmicola,Acleris boscana]。此虫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全省,严重危害榆树,是榆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笔者自1977年秋季以来观察,初步弄清了榆树卷蛾的生活史和习性,并做过防治试验,现把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松皮小卷蛾(Laspeyresia grunertiana(Rtzb.)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是为害落叶松干部的一种害虫。近几年来,随着林木种子基地建设的发展,为害面积越来越大。为此,我们结合森林害虫测报工作,对松皮小卷蛾在清原县大孤家地区的为害情况及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林业科技》1980,(2)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1978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作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描述1.成虫:体青黑色,长1.5—1.9厘米.翅展2.8—3.2厘米.触角栉齿状.头胸间有一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一簇黄褐色毛。前翅狭长,覆盖赭色鳞片,基部中央及后翅透明.腹部圆筒形,背面有五条橙黄色横带。雌虫腹部末节背面有2条橙黄色纵带,雄虫则无.2.卵:长椭圆形,黑色,长1.0毫米,宽0.4—0.5毫米.有不明显的点状刻纹,卵面稍凹陷,一端凹陷处为孵化孔. 相似文献
11.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属鳞翅目,蓑蛾科。主要危害刺槐、榆树、杨树、法桐、栎类、臭椿、柏树和果树等。发生严重时,幼虫可将树叶全部吃光,并啃食小枝皮层和幼果。是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风景林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2.
豹纹木蠹蛾(Zeurera leuconoeum Butler),群众称断枝虫,商洛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它以幼虫钻蛀枝干,造成枯枝、断枝,甚至枯死,造成严重减产,是核桃树主要害虫之一。据1985年在丹风、商县等地调查,受害株率高达92.9%,被害枝枯死率达74.7%。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榆掌舟蛾(Phalera fuscescensButler)又叫黄掌舟蛾或举尾毛虫,以幼虫取食榆树叶片,仅留叶脉和叶柄,严重时能将整株叶片吃光。此虫食量大,来势猛,是乳山县榆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保护榆树生长,1984年我们对该虫的生活史、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
松叶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叶小卷蛾在桥山林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表层土壤中越冬。其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油松林分,在同一林分中,阳坡危害重于阴坡;郁闭度小的林分重于郁闭度大的林分;上坡位危害大于中坡位大于下坡位;生长势弱林分危害重于生长势旺盛的林分。在不同油松林分中多种药物不同时期防治试验,应急控制单叶危害期可采用50%DDV乳油500倍液、50%杀虫净+柴油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柴油的2 000倍液防治幼虫效果好,粘叶危害期可采用50%杀虫净+柴油1 0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柴油2 000倍液、甲基-1605乳油2 500倍液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