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基因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了HaSNPV和Eo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序列,HaSNPV与HzSNPV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两aa序列同源性达97.6%,EoSNPV与黄极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为最高,nt序列的同不原性为83.0%,aa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nt序列同源性为72.6%-81.9%,a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鸡包涵体肝炎自然病例的肝组织,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HA株.该病毒株的核酸型为DNA、无束膜、对乙醚、氯仿具有抵抗力;且其对酸有抵抗力,对热敏感。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00nm。用2、3、4、5、8型的标准阳性血清迸行中和拭验,证明HA株为血清型2型。回归试验表明HA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1994--1995年间,87个鸡场,3200万只鸡发生鸡包涵体肝炎的系统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鸡发生以肝脏严重变性、坏死,并在肝细胞核内形成核内包涵体的特征性病变。同时,机体免疫器官发生广泛损伤,产蛋鸡生殖器官发迟缓或停滞。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HaSNPV和Eo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MALIGN程序,比较了目前已发表的26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的序列,HaSNPV与HzSNPV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两者aa序列同源性达97.6%,nt序列同源性达97.4%;EoSNPV与黄杉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p-SNPV)的同源性为最高,nt序列的同源性为83.0%,aa序列达94.7%,与其它20种鳞翅目NPV的同源性也很高,nt序列同源性为72.6%~81.9%,aa序列为83.7%~93.9%;与GV的同源性较低,为48.4%~54.9%;而与锯叶蜂核型多角体病毒(NsSNPV)的同源性为最低,仅44.9%。应用Clustal程序建立了一个包括了26种包涵体蛋白的系统树,确定了新测定的EoSNPV和HaSNPVPh在包涵体蛋白基因系统树中都属于NPV中的GroupⅡ分枝。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鸡包涵体肝炎自然病例的肝组织,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HA株。该病毒的核酸型为DNA、无束膜、对乙醚、氯仿具有抵抗力;且其对酸有抵抗力,对热敏感。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00nm。有2、3、4、5、8型的标准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证明HA株为血清型2型。回归试验表明HA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折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根据Anfin-sen原理,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蛋白质折叠的研究,就是研究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形成的规律、稳定性和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顺序决定于DNA中的遗传密码,而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是由折叠密码(folding code),即"第二遗传密码"决定的.因此,研究蛋白质折叠的过程,可以说是破译"第二遗传密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9.
简析包涵体纯化处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涵体是指细菌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内凝集,形成无活性的固体颗粒。对于从事生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包涵体的纯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棘手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简述了包涵体的纯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蛋白质品质管理中涉及的分子伴侣、激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和内质网相关性蛋白质降解途径(ER-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指出蛋白质的生命过程经历生成、折叠、组装和降解,每个过程都有严格控制。内质网中,各种蛋白质合成、折叠并经修饰形成具有一定构象的功能性蛋白。其在内质网折叠受阻碍时,未折叠的蛋白聚集,激发UPR,使一系列分子伴侣和蛋白质折叠所需修饰酶类表达上调,帮助其完成折叠和装配。如果这些蛋白仍不能正确折叠,则进入ERAD被降解。 相似文献
11.
12.
从原始质粒p DsRed2-1中分离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DsRed2,进行了原核表达。结果表明:目标DNA序列含有由678 bp构成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由225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简称RFP2)。与参考序列相比,目标DNA序列在其ORF内存在一个单碱基的同义突变,所编码的目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不变。DsRed2基因在常用的表达菌株BL21(DE3)和克隆菌株DH5α中都能够表达出目的蛋白RFP2,使菌落呈现红色。在BL21(DE3)中,在1~5 h内,随诱导时间的延长,RFP2的表达量迅速增加,此后增加不明显。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出的RFP2,大多以难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仅少量溶于细胞质中,但都能正常显示出红色。RFP2为单体红色荧光蛋白,且在自然光下即可激发出红色荧光;DsRed2作为报告基因,可以非常简单、方便地区分出阳性和假阳性菌落。 相似文献
13.
生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部分纯化的生姜蛋白酶为酶源,对该酶在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0℃、酶加量2.0%、pH值6.O、水解5h,此时其水解度可达7.5%。经酶解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饮料,其离心沉淀率降低,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4.
枯草杆菌蛋白酶促大豆分离蛋白聚集:蛋白质和酶浓度以及热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产物的聚集行为。加入枯草杆菌蛋白酶后,大豆蛋白分离物被迅速降解为分子量小于6.5kDa小分子组分,这些组分相互作用形成大的聚集物。水解液的浊度变化趋势呈S型,底物浓度大于3.2%(酶浓度为750U/mL)时蛋白质的浓度对聚集过程的影响更明显,此临界浓度主要取决于酶浓度。适当的预热处理有利于酶促聚集。由于聚集物能溶于SDS和尿素,说明非共价键(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和离子键)对聚集物的形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最后并提出了酶促聚集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AGL47是拟南芥第五染色体上AtSg55690基因编码的1个转录因子,属于MADS-box蛋白质家族,前期研究显示,At5g55690基因受磷胁迫特异诱导表达,极有可能在磷代谢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鉴定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克隆At5g55690基因全长ORF,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ET-28a-At5g556... 相似文献
16.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从小到大不断发育,脂体、蛋白体由小变大、从少到多直至充满整个细胞;子叶细胞中的淀粉粒数量则由多变少,表明了淀粉粒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活跃的的物质代谢,最后基本被消耗;ATP酶活性的强弱和分布部位也在整个荚果发育的不同时期发生明显变化;讨论了脂体和蛋白体的生物来源和形态结构,并指出花生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与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得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糖蛋白(G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IHNV-G,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中.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在1 mmol/L IPTG(诱导剂)、37℃条件下诱导4h后,G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 000的G蛋白.采用直接切胶免疫小鼠的方法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效价可达到1∶10 000.本试验中得到的G蛋白和多抗血清可为IHNV疫苗的研制以及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以RT-PCR方法扩增出犬冠状病毒(CCV)YS1、CI1 2株国内分离病毒的部分纤突蛋白基因,经酶切鉴定为CCV特异性核苷酸片段。采用平端连接法将Wizard^TM PCR纯化试剂盒纯化的PCR产物克隆于pUC19 Sma I酶切位点上,获得YS1pUC19、CI1pUC19重组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表明:重组质粒大于蓝斑菌质粒。以BamHI、Kpn I双酶切重组质粒可获得比原PCR产物略大的核苷酸片段,并从中以PCR方法扩增出与原PCR产物大小相同的核苷酸片段。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安全生产关乎食品安全问题。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相较于药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是控制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田间稻瘟病菌群体复杂多样、杀菌剂过量施用、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小种变异迅速,品种的抗性往往只能维持 3~5 年。稻瘟病菌通过无毒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逃逸或抑制水稻的免疫系统,实现侵染致病。目前已在稻瘟菌中鉴定出 26 个无毒基因,其中 14 个已被克隆,其在病原菌的侵染、定殖和干扰寄主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稻瘟菌效应蛋白和水稻抗性蛋白的互作分子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稻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原菌的作用途径和植物抗病基因响应的免疫反应,以制定更高效、绿色的防治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菌效应蛋白在水稻细胞转运和分泌的过程、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互作的研究进展和效应蛋白的区域性分布,讨论和展望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以期为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