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桕8个高产优质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8年选优、优株无性系和优良无性系三轮选择与测定、从74个优株30个优良无性系中选育出新桕6、13、12、20、4、3、11和10等8个新品系。其共同特点是产量高而稳,皮油、梓油的含量高、皮油的熔点较低、与天然可可脂十分接近,而且pop含量较高。经遗传性测定与繁殖推广,这些特性遗传性稳定,经济性状较为一致,表现优良。栽培时要实行葡萄桕十鸡爪桕的混合栽培模式,然后选可配性强的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过8年选优、优株一各级党委 优良无性系三轮选择与测定、从74个优株30个优良无性系中选衣出新柏6、13、12、20、4、3、11和10等8个新品系。其共同特点是产量高而稳,皮油、梓油的含量高、皮油的熔点较 、与天然可可脂十分接近,而且pop含量较高。经遗传性测定与繁殖推广,这些特性遗传性稳定,经济性状较为一致,表现优良。栽培时要实行葡萄柏+鸡爪柏的混合奶式,然后选可配性强的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定向培育、连续测定,结合其表型性状与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从21外无性系中育出无3、无4,无20、无13、和无6、无12、无11、无10分别为高皮油与高梓油含量品系,其皮油的平均含量为74.5%,高的达75.0%(无4);梓油的平均含量为64.1%,高的达65.06%(无12)。经多年测定,高皮油与高梓油含量品系的均具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系林选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和1991年营造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径粗的总体平均生长量与对照实生林的差异不大;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从中初步选出具有显著增益的无性系35个,平均入选率为21.6%,其树高、胸径、材积的平均性状表现水平值达70%以上,增益分别为23.67%~23.87%、37.09%~66.22%、128.90%~181.46%  相似文献   

5.
对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3个无刺大红袍花椒优树的嫁接无性系生长量、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刺花椒优树无性系生长量、果实经济性状基本一致,只有武选3号鲜果千粒质量略小;皮刺表型性状也基本一致,但武选1号无刺枝段比例较低。通过对比分析,3个无刺优树无性系均具备明显的无刺特性,选育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沿海地区引种杨树新无性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用74 杨、35 杨、7 号杨、18 号杨、114/69 杨以及PE468 杨等6 个杨树新无性系与I69、I-72 杨对比试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35 杨和7 号杨适宜在盐城市沿海滩涂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产油量与鄂油无性系各性状因子间的关系,对10个鄂油无性系的20个主要性状因子与产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因子与单株产油量的关联度不同,关联度较大的前5个性状因子分别是鲜果出仁率、冠幅、含油率、出籽率和油酸含量。这一结果表明,在鄂油无性系良种选育过程中,应重视对油茶鲜果出仁率、冠幅、干仁含油率等主要性状因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乌桕16个初选优良无性系遗传测定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个乌桕表型优良无性系遗传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单序果数、千粒重、皮油率、梓油率、种子总含油率、单位面积产油量等方面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单序果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总含油率等性状的无性系广义遗传力较高,通过选择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文通过3点试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初选的16个无性系中进一步选择出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PC03、PC06、PC05、JY01等4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在20个乌桕优良农家品种的无性系中,以表型性状为主要技术指标,综合评选出无6、13、12、20、4、3、11、10等8个高产无性系,其产量高而稳,平均产量为242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产量高2倍,而且年度变化较小。各无性系存在可配性,但差异很大,高产无性系最佳配置方式是葡萄桕+鸡爪桕,然后中配性强的组合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给花椒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武选2号’‘武选3号’2个无刺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作为试验对象,与原品种‘大红袍’在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优树无性系其物候期、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且皮刺明显减少,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用配有Li-610露点发生器的Li-cor6200在温室中测定了4个杨树无性系叶水平上的气孔导度(Cs)和净光合速率(Pn).在3个相对湿度(RH)水平(70%,50%和30%)控制下,不同温度(25℃,30℃和35℃)条件下,杨树无性系的Pn、Cs、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01).随着空气湿度的减小,E、Cs、Ci明显下降.结果表明:RH低时,而不是VPD高时,气孔关闭在调节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中起更大作用.另外,还选用了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和Cs-Pn复合模型模拟了不同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Pn和Cs间的关系.尽管无性系、温度和湿度间存在差异,但在模拟Pn对光照的关系上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最合适.关于Cs-Pn模型,检验了Leuning模型,建立了新的Cs-Pn模型:Cs=Cs0+a0Pn/[(CO2-Γ)(1+f(T)(1-RH/100)/D0)].基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中加入了反映温度和RH的变量,代替了VPD变量.与田间数据模拟结果相比较,新模型和Leuning模型一样适合.并且,为了预测气孔和气体交换的行为,可以用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修正Cs-P  相似文献   

12.
芳樟醇型樟树选优与其无性系的含樟油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樟树枝叶樟油得油率高和芳樟醇含量高为主要选优目的,在广西的樟树自然分布区及樟树的人工种植地筛选出芳樟醇型樟树优株10株。采用其中的4个优株的组培苗和扦插苗进行无性系造林,对其无性系幼树枝叶的含樟油性状进行评价。与实生苗幼树相比,其优树无性系幼树枝叶的樟油醇含量高出9.2%~12.6%,芳樟醇含量高出8.5%~11.7%,而樟脑含量低于0.59%~0.51%,充分显示了樟树优树无性系所含樟油的优良经济性状,其樟油主成分含量与原优株保持一致性。樟树优株无性系幼树枝叶樟油得油率及其主成分含量,以每年的10月份最高,其次是9月份,此时是每年采收樟树枝叶的最佳月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引进的20个黑杨新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考察了生长及主要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根据6年生林木表现,运用生长和形质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结合造林成活率、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选出了80-I-11、W-46、80-I-6、I-925等4个优良无性系,确认为聊城地区新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引进的20个黑杨新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考察了生长及主要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根据6年生林木表现,运用生长和形质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法,结合造林成活率、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选出了80-Ⅰ-11、W-46、80-Ⅰ-6、Ⅰ-925等4个优良无性系,确认为聊城地区新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15.
1990年引进35/66,74/76杨等黑杨派6个新无性系,经5年多引种选择试验表明,35/66,JP7,JP18和74/76杨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分别比69杨材积增加74.4%,67.2%,29.9%和25.2%比72杨增幅,13.7%~58.4%,35/66和JP7杨不仅速生,且树干通直圆满,干材率高,是培养优质大径旋切单板的理想品种,74/76和PE4-68杨分枝角度小,树冠趋光敏感性不强,是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的MLA无性系(简称MLA)是难生根无性系,尾叶桉的U6无性系(简称U6),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简称W5)为易生根无性系。MAL各器官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U6、W5的低,而MLA各器官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比U6、W5的高。各树种的PPO活性、IAAO活性及PPO同工酶均具有器官的特异性。讨论了PPO和IAAO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普通木麻黄抗逆无性系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室内初步筛选出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普通木麻黄12个无性系的基础上,在木麻黄青枯病重病区长乐县大鹤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从中进一步选择出生长性状良好、抗逆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平20—4、P10—33、501、601、701,其平均死亡率分别仅为7.2%、8.0%、0.8%、15.4%、6.4%,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从总体考虑,选出的5个抗性无性系中,最佳是501,其次是平20一4。  相似文献   

18.
无刺花椒皮刺稀少,能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为给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无刺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甘肃陇南当地无刺无性系"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以及"莱芜无刺""韩城无刺""河北无刺"无性系,以当地实生"大红袍"为对照,在果实表型性状和皮刺表型性状两个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武选1号""武选2号""武选3号"无刺枝段比例较高,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较少,皮刺形状显著较小,无刺性状较为明显,且果皮较厚、穗粒数多、单穗鲜质量较高,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35杨等6个杨树新品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5杨等6个杨树新品种造林试验初报孙国光,陈德岭,朱超(泗阳县林业中心,223700)江苏省林科所于1985年从意大利引进的黑杨派新无性系杨树,已在南京引种成功,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泅阳县林业中心于1992年1月,从该所引进了其中6个杨树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44%,含水量高于55%的无性系占比70%以上。叶表型性状:15号无性系的叶长最大,29号无性系的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形状系数均最小;各无性系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8%~23.07%,叶周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8%),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07%);叶宽、叶面积与其他叶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708%,说明这2个主成分概括了6个性状的主要信息。其中,叶面积的特征向量值最大,其次是叶宽,叶面积和叶宽是区分香花油茶无性系最主要的叶性状。经聚类分析,香花油茶各无性系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叶绿素含量: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叶绿素含量存在变异,变异系数为8.48%;25号无性系叶基、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差异,叶尖叶绿素含量除与18号无性系无显著差异外,与其他无性系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