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华中地区大面积应用的4个三系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和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16个恢复系为材料,根据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欧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水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持系间遗传差异较小,恢复系间及保持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三系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而杂交稻产量的高低与双亲产量尤其是双亲产量平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说明亲本改良在提高杂交稻产量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宁夏杂交粳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6个粳型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36个组合,分析亲本及F1代植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单株产量的平均优势最大,穗数的竞争优势最大,每穗总粒数的相对优势最大。不育系中216A、552A、中作59A、16A亲本的穗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恢复系中FR796、98FR2亲本的穗数、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大。此外,216A×2002FR24、552A×98FR2、中作59A×2002FR.24、16A×2002FR11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滇型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差异,对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多年来选育出的34份恢复系和29份保持系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型杂交粳稻63份亲本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6个彼此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主成分):即单穗产量、大穗、穗数、株形、穗形、穗性状因子,该6个主成分的特征根累积贡献率高达91.42%。基于主成分分析在欧氏距离的水平上进行系统聚类,以3.5的距离将63个材料划分成7大类群,其中第7类群有48份材料,占76.19%。第1,2,4,5,6等5个类群的材料全部为恢复系,说明在滇型杂交粳稻的恢复系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对于保持系和第7类恢复系而言,需借助分子手段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4.
粳型水稻不同生态型间的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个粳稻生态型的51份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共配制305个杂交组合,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马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各生态型间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9个生态型共得到36个遗传距离,最大的发生在韩国粳和西北粳之间,最小的遗传距离发生在日本粳和台湾粳之间。各生态型间的距离与杂种产量的对照优势和平均优势以及杂种产量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4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和10个不同来源的恢复系为材料,按照NC法配制40个杂交组合,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了亲本遗传差异与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产量的对照优势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杂种后代产量的超亲优势无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将14个亲本分为3组,组间配组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明显强于组内配组杂交组合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标记分析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遗传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SSR标记对小麦(黑麦)异源重组系异源2号组配的22个强优势杂交组合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SSR标记多态性较高。69对引物中,52对引物(占75.36%)扩增产物具多态性,共扩增得到155条带。其中,123条带具多态性,占79.35%。每个多态性引物可扩增出1-6条带,平均可扩增2.3条多态性带。父本异源2号与其强优势组合母本间SSR遗传距离平均值0.30,高于母本间遗传距离平均值0.21,聚类结果也显示其单独聚为一类。由此证实,异源2号与母本间确实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遗传差异。SSR遗传距离与亲本各性状表型差异及F1各性状杂种优势间相关均不显著。据此认为,可能难以直接利用SSR遗传距离预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4个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和10个不同来源的恢复系为材料,按照NC法配制40个杂交组合,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了亲本遗传差异与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产量的对照优势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杂种后代产量的超亲优势无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将14个亲本分为3组,组间配组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明显强于组内配组杂交组合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标记技术,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探索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42个探针共产生69个不同的限制性片段,其中20个(占47.6%)探针显示47个(占68.1%)多态性片段,至少在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片段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灿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温带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光壳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爪哇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大。根据聚类图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群间即灿、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9.
杂交中粳稻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代表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组合,测定F1株高,生育期,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等9个性状的相对优势;估算参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杂交中粳稻F1的优势普遍存在,单株粒重优质较强(2)多数性状的优势形成与其双亲平均值或个别亲本之一相关密切。(3)利用配合力相对效应选拔亲本和预测组合优劣,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
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健  赵小三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04-506,508
对有关从数量性状、同工酶、分子标记3个水平上探索作物杂交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般认为作物获得杂种优势的杂交双亲要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从而提高杂种一代基因型的杂合性.本文对有关从数量性状、同工酶、分子标记3个水平上探索作物杂交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T型杂种小麦亲本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44个杂种小麦亲本(22个恢复系,22个保持系),两个品种,25个杂交组合(F_1)为供试材料,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亲本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呈曲线关系:Y=-13.120+3.955x-0.134x_2在一定范围内(D~2≤14.7135),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大而增大,直线相关系数 r=0.729超过这个范围,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的增大反而降低,直线相关系数 r=-0.748,仅有少数几个例外。认为可用遗传距离作为杂种优势预测的一个指标.聚类分析将46个材料聚入13个类群。同类材料间杂种优势相对低于类间材料组合的优势。认为应在不同类群间选择亲本。上位性效应,减值显性基因的存在可能是曲线形成的原因,亦可能与材料适应性有关。研究时对供试材料要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北方杂交粳稻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粳型不育系和4个优良恢复系为亲本,采用NCⅡ设计,配置16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品质指标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品质性状指标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杂交粳稻品质多数指标总体上与常规水稻接近,但品质性状可以通过组合选配得到改善.恢复系C852、C224,不育系60A、14A是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大的亲本,因此这些亲本在育种实践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均受亲本的影响,从影响程度看,多数品质指标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粳稻资源分类方法,测定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对30份粳稻资源材料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使用作图法研究了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指数之间的关系。30份粳稻资源的12个数量性状可归纳为5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6.84%。在评价粳稻种质资源时,首先应考虑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等穗粒因子,其次为群体具备一定的高峰苗数,最后应该协调植株的生育期、秧苗素质及株型等因子。30份粳稻资源被归为5组,地理远近和亲缘关系与遗传距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较为复杂,并非遗传距离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在进行粳稻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或亲缘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在亲本选配时,应选择遗传距离中等偏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苏南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30个粳型父本配组,对8个农艺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杂种优势及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单株谷重的优势最强,超亲优势变幅为-20.00%~110.06%,平均76.45%;竞争优势-36.32%~101.74%,平均为14.77%;播始历期、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结实率的优势大部分呈负向;株高的优势大部分呈正向.亲本4002、99-25、5193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好,组合N422S/4002、HP41S/5193、HP41S/香糯99033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较高.并对一些亲本和强优组合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西瓜亲本主要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本试验选用9个西瓜亲本及其配置的1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形态调查法测量其子叶叶形指数、子叶面积、开花期、叶面积、雌花节位、坐果率、果实发育期、坐果距离、单株产量、中心糖度10个性状,并分析了西瓜亲本10个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单株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亲本间10个性状的遗传差异显著,亲本的3个主成分的欧氏距离为0.577~3.874。在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三次曲线回归方程Y=-6.82x3+44.59x2-81.27x-41.03在0.25水平上显著;和亲本的遗传距离与中心糖度杂种优势的反函数回归方程Y=7.69-6.97/x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西瓜亲本10个性状的遗传距离与其单株产量、中心糖度杂种优势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粳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宁夏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试验材料30份,其中引进及自己选育的恢复系10份,已经转育成不育系的保持系及近年来育成的新品系20份。在对其8个数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遗传距离进行了测定,通过与目前宁夏水稻生产中已经应用的杂交粳稻组合的遗传距离相比较,可以看出利用现有的亲本资源通过合理的组配,育成更强优势的组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杂交晚粳稻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15个杂交晚粳稻组合和8个亲本的杂咱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表明,F1的谷重优势和草重优势明显,其优势主要来自父母互作。在经济性状中,优势最强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实业数,并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株高主要不育系影响。谷重的一般配合力,在不育系中以88122A表现最好,8204A则表现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而在恢复系中以R161和R254较高。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株谷重遗传相产显著的性状有草重  相似文献   

19.
杂交粳稻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辽宁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有代表性的杂交水稻及亲本,采用多种统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北方杂交粳稻亲本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在F1代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结实率主要受母本控制,呈正相关关系,接近显水平,与父本关系不大,且呈负相关关系。杂交水稻的千粒重主要受父本影响。(2)杂交水稻剑叶的叶周长和叶长主要与恢复系相关,叶宽和长宽比主要与不育系相关。倒二叶的叶周长、叶长、叶面积主要与恢复系相关.长宽比与父母本相关均显。倒三叶叶面积、叶长、叶周长与恢复系楣关显,叶宽与不育系相关显。在杂交水稻组合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对不育系的穗长和经济系数进行选择.而对恢复系更应注意株高和穗长两性状。(3)对恢复系应重点选择籽粒外部形状、糊化温度和垩白米率,对不育系应重点选择粗蛋白含量和垩白米率,其他性状父母本应平衡协调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