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蓝氏布伦螨Brennadania lambi(Krczal)是蘑菇最严重的害螨,一旦发生会造成蘑菇大幅度减产,甚至只菇无收。经大量调查研究,菇床上发生该螨的主要来源是蘑菇的栽培菌种。蘑菇菌种培养料在接种前均要进行高压灭菌,害螨是怎样侵染菌种的?至今还不十分清楚。笔者根据蘑菇培育的周年循环和害螨习性及其发生规律,初步提出了害螨侵染途径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俞木青 《食用菌》1996,18(2):33-34
随着蘑菇生产的发展,其病虫害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螨害,轻则使菇床退菌,推迟出菇,重则大幅度减产,甚至造成只菇无收,严重影响到菇农的经济和生产积极性。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害螨的方法,我们从1990年起对蘑菇菇房、培养料和菌种进行了取样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蘑菇房螨害发生规律探讨俞木青(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311400蘑菇螨害是目前蘑菇生产中,对蘑菇产量威胁最大的一种病虫害。但由于害螨体小、量多及行动隐蔽等特点,它既象病又象虫,因此对它在蘑菇房中的发生及为害规律就较难研究,也很少有所报道。为了更好地掌握害...  相似文献   

4.
胡约民 《食用菌》1994,16(6):35-35
在蘑菇栽培中,螨害是造成绝产性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上海农学院马思沛等的研究结果,认为兰氏布伦螨是蘑菇生产的主要害螨,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而当菌种带有螨时,危害发生早,面积大,损失严重。他们还查明,兰氏布伦螨的传播与培养料无关,菇床上的害螨侵染途径以蘑菇菌种带螨为主要来源。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邹萍等报道,若蘑菇菌种带螨或栽培早期被害螨侵染,会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因此,防止菌种带螨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 为保障蘑菇栽培的成功与高产,预防螨害发生是绝对必要的。害螨的防治策略,途径有两条:第一是灭螨菌种的生产,即菌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杜绝害  相似文献   

5.
吴菊芳 《食用菌》1992,14(4):36-36
蘑菇害螨是影响蘑菇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侵染菇床的害螨,主要来源是被其污染了的栽培种、栽培料和不清洁的环境中带有害螨。要使蘑菇安全生产,必须注意环境卫生,生产无螨菌种,蘑菇培养料须经二次发酵,以及探索低温冷冻菌种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是一种专治蘑菇菌虱和红蛆、白蛆等主要害虫的新药。经昆山县陆家乡部分菇农临床试用,反映效果良好。菌虱汉名称菇螨。它常在蘑菇播种后,集中在菌种块周围吃食菌丝,致使被害菌丝死亡而影响蘑菇产量,螨害严重时可使菇房菌丝全部覆灭,菇农称之为“不治之症”。现在,上海农药厂生产的“菊乐合酯”新药,给广大菇农防治菌虱带来了福音。据介  相似文献   

7.
富阳食用菌产业以蘑菇为主,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等有少量栽培,但起步晚,规模小。 1食用菌发展历程与现状 1.1蘑菇富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分布在东洲街道、新登镇两大片。1989年生产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栽培面积116.7万m^2,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蘑菇生产县。但是由于当年菌种及菇房大规模爆发的螨害,又有金黄色葡萄球状菌事件,致使富阳蘑菇出口受阻,面积骤降,  相似文献   

8.
螨、线虫及菌蚊等害虫,对蘑菇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近几年,随着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品种的更替,这些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损失令人瞩目。据国内外报道及我们近三年来对40多个菇房的调查结果表明,培养料两次发酵温度不够、菌种和菇料的早期污染及覆盖土未经消毒自然带虫,是上述虫害的主要侵染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经几年的摸索初步找出:用复配农药保菇粉处理菇料和用萎线清处理覆盖土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防  相似文献   

9.
蘑菇螨识别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建文  林美麟 《食用菌》2003,25(3):39-40
近年来,我县有些蘑菇种植区遭受嗜菌螨的为害,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发现该螨后,我们作为认真的调查、分析原因,并找出防治有害螨的具体措施。现将害螨的识别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螨为害的症状 螨给菇场造成的危害在于食覆土后料及覆土中的菌丝,逐渐消退,少出菇或停止出菇。有的在一潮菇后发生。如果收菇后期发生猖獗,蘑菇的数量就很少。有时被害的蘑菇菇柄基部已被螨食掉显得尖削,象梭子一样立于床面摇摇欲坠,被害部位的组织现出褐色。当满再向上侵染  相似文献   

10.
蘑菇毁灭性害螨—兰氏布伦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萍  高建荣 《食用菌》1994,16(2):37-38
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al)是蘑菇业的重要害螨,在我国大发生年可造成10%~20%的产量损失,有的菇农甚至只菇无收。十年来,我们对该螨的分布、发生情况及食性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作了一些研究。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分布情况 德国学者Krezal(1994),将采自新西兰蘑菇上的一种蒲螨定名为兰氏矮螨pygmephorus lambi,后来根据新的分类系统,将它归入布伦螨属Brennandania,但至今它的分类地位尚未真正确定。Clift(1981、1987)报道,兰氏布伦螨为害澳大利亚蘑菇,与澳大利亚30%的产量损失有关,并对该螨的生活史、寄主选择和传播习性等作了研究。高建荣等  相似文献   

11.
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al)是江、浙、沪、川等省市蘑菇上毁灭性的害螨。由于该螨体形微小,菌种带螨不易发现,一旦带螨菌种播入菇床将会绝收,为了减少损失,我们做了菇床上兰氏布伦螨的防治适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害螨:经过人工纯化后,在蘑菇栽培种上饲养的兰氏布伦螨(各螨态均有)。②药剂:保菇粉,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二)试验方法 以箱式栽培模拟床式栽培,面积为0.144m~2的长方形有孔塑料箱,9月11日每箱装培养料3kg。分播种期、覆土期用药两种处理。①播种期用药:装料当天(9月11日)每箱撒药粉5g(折35g/m~2),并抖入料中5cm,然后每箱播蘑菇1906号棉子壳栽培种150g(无螨菌种),再接螨17663头/箱(折122660头/m~2),其中95.77%为螨卵。②覆土期用药: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益螨的初步观察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用菌益螨的初步观察试验郭丽琼1林俊扬2周子华1(1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食用菌教研组福州350002;2福建省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黄石,35114)食用菌生产经常受到菇蚊、菇蝇及害螨的严重为害。据报道,蘑菇、草菇由于菇蚊、菇蝇的为害造成大幅...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食用菌害螨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昌地处亚热带中部,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595mm,无霜期227天,它是江西食用菌主要产销地之一。但近年来菇农普遍面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是螨害,它一方面直接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另一方面又携带并传播病源杂菌,加上它的防治难度又较高,每年给南昌市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万元。笔者在南昌大学学习期间,在该校生物科学与工程系老师的指导下,对南昌市食用菌害螨的种类及害螨优势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取样、制片、镜检,经鉴定,这些螨类分属10科24种。其中害嗜鳞螨、家食甜螨、粗脚粉螨、腐食酪螨及矩形拟矮螨为南昌市食用菌害螨优势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7,(5)
<正>高温季节种植蘑菇要想获得高产,防治螨害极为重要。如果忽视了对螨害的防治,往往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1为害症状发生螨害的菌种,瓶口处的菌丝不够浓密,且萎缩退化,甚至培养基中看不到菌丝。菇体发菌期受到螨害时,白色的菌块会变黑,并散发出难闻的霉臭味。幼菇或成熟的子实体受害时菌盖或菌柄上出现褐色、黄色斑点,形状不一。初期斑点中间凹陷或有孔洞,其边缘深褐色,中间稍浅或空洞,但子实体不腐烂。  相似文献   

15.
王菊明  张洁中 《食用菌》1994,16(4):32-33
菌瘿蚊Mycophila sp. 是蘑菇的主要害虫之一,我们经过多年调查,弄清了该虫从培养料后发酵大通风时就迁入菇房繁殖,幼虫取食菌丝体,并聚集在菇体上为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虫除两性生殖外,在栽培季节主要营幼体生殖,短期内能大量繁殖,因此在上海地区对秋菇的为害比春蘑菇要重,而且10月份的虫量占整个栽培期总虫量的85%~95%,尤其是头几潮菇为害特重,且秋菇又占总产量的70%。所以要确保蘑菇的高产优质,选择好防治适期很是重要。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药剂 ①25%菊乐合酯:上海农药厂生产,经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测定,1:1000倍用药24小时的蘑菇子实体,残留量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残留限量。②螨虫灵:高效杀螨、杀虫剂临时复配粉剂,残留量有待测定。 (二)供试害虫 ①室内试验虫源:蘑菇上采集的瘿蚊饲养在平菇菌种瓶中产生的幼虫。②蘑菇床虫源:  相似文献   

16.
经两年跟踪调查,发现害长头螨(Dolichocybe perniciosa)严重为害袋栽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生产。针对害长头螨为害金针菇的主要侵入时期、为害症状和暴发特征进行了观察及试验,总结分析了害长头螨的侵染贯穿于金针菇母种、原种和出菇菌棒整个栽培周期的重要为害特点,并提出科学设计菇场、选择抗性强的菌株、提前做好检测、搞好环境卫生共4项防控措施,旨为金针菇栽培中预防和控制害长头螨的发生为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临沂市、淄博市以及泰安市6个地级市的10个苹果重点市(县)果园中授粉壁蜂巢管育房内害螨的危害情况进行采样鉴定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该螨为疥螨目毛爪螨科毛爪螨属害螨,是分布于日本的种类Chaetodactylus hirashimai Kurosa,中文名为平岛氏毛爪螨,属盗寄生性携播型螨类,为我国的新记录种。抽样调查发现,壁蜂巢管育房内害螨的危害现象较为普遍,并且危害程度较为严重,其危害程度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3个地级市果园中害螨为害巢管数占总调查管数的比率,以及害螨为害育房数占总调查育房数的比率最高,分别为55.75%、29.02%,51.55%、26.61%,48.67%、20.33%;而临沂市、淄博市和泰安市这3个地级市果园中害螨为害巢管数占总调查管数的比率,以及害螨为害育房数占总调查育房数的比率较低,均在4%以下。调查还发现,害螨的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大;壁蜂携带是害螨传播为害的主要途径,害螨通过壁蜂携带进入芦苇巢管的育房,并以花粉为食物,大量繁殖,因此造成壁蜂巢管中各虫态存活率下降,严重影响了翌春壁蜂成虫的出茧率,从而降低了果园中壁蜂的数量和授粉效率。  相似文献   

18.
莆田县蘑菇栽培面积达111万米~2,菇房栽培一季蘑菇后几乎没有利用。为了提高菇房利用率,1986年春在九华农场,用蘑菇房挂袋栽培黑木耳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制栽培袋:供试黑木耳菌种为D-5  相似文献   

19.
1两种菇螨对食用菌菌丝的为害程度分别以金针菇和蘑菇菌丝体中分离到的腐食酪螨和食菌嗜木螨将其分别接入20种食用菌的母种内,置20℃恒温中培养15天后,观察对菌丝的为害程度,分4级做记载。如试管内菌丝未被取食,螨量未有增加,即定为无害级;只有试管壁上的菌丝被食,定为轻害级;当试管内菌丝被螨取食1/3至1/2时,定为中害级;试管内菌丝全部被食,螨数量迅速增加,定为重害级。通过试验,在20个参试品种中,有5个品种菌丝未被这两种螨虫取食,剩余的15个品种均遭不同程度的螨害(表1)。如平菇、香菇、灵芝、姬松茸、鸡腿蘑的试管菌丝未遭螨  相似文献   

20.
与食用菌栽培有关的螨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食性各异。每年由于螨类为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相当可观。据笔者所知,1983、1984年仅嘉定、宝山、川沙、南汇等地,由于螨类为害蘑菇菌种,致使菌种厂蒙受损失达20多万元。1983年四川省绵阳市蓬莱区有10万尺~2蘑菇毁于螨类为害,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