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棉小灰(虫甲)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大豆、玉米等作物。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改革,大豆、棉花面积扩大,其危害也逐年加重。成虫咬食棉花叶柄、嫩尖、幼蕾,引起枯死、脱落。1985—1987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棉田象(虫甲)的优势虫种棉田象(虫甲)有数种。据1986年对虞城县10  相似文献   

2.
1、栎球坚介壳虫分必一种甘露,可以诱致柞蚕天敌——拖脚蜂、蚂蚁、螵虫、椿象、金龟子等吸食,不再危害柞蚕。2、修剪柞树,以二芽柞可减低栎球坚介壳虫对柞树的危害;对芽柞危害极低,不降低担蚕量,并可调济各龄适用的饲料; 3、长角象鼻虫是寄生栎球坚介壳虫效力(78%)很大的天敌,它对柞蚕不危害,对柞树无受害表现  相似文献   

3.
张永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75-175,148
松茸毒蛾是东至县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树第二大食叶害虫。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5—6月危害,第2代幼虫7—8|月危害,第3代幼虫9月下旬至10月危害,11月上旬结茧化蛹越冬。根据发生规律,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innaeus)又名细毛蝽、黄(犭吕)蝽,群众俗称臭娘娘、放屁虫,属半翅目,蝽科。该虫为一杂食性害虫,近几年来,由于立体农业的发展,气候条件改变等原因,该虫在我省豫东棉区危害日趋严重。据1990—1994年郸城县植保站调查,一般棉田百株棉有虫40~60头,高者达408头,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1.危害寄主 该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烟草、麦类、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甜菜、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淮北地区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以前二条叶(虫甲)Monolepta nigrobilineata Motshulsky虽一直在大豆上发生,但因天敌的控制而未见造成危害。作为次生性害虫,该虫一直被人们忽视。近年来,由于豆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的显著增加,杀伤了大量天敌,引起该虫再增猖獗,危害大豆。1989年国营龙亢农场大豆地该虫严重发生达500亩,平均每平方米见虫100多头,最高至350头。由于未及时防治,二条叶(虫甲)多方面危害大豆,特别是吃掉雌蕊,使大豆开二道花、发倒青,不仅造成豆荚严重减少,还推迟成熟期27天以上。这年因二条叶(虫甲)危害减产6—7成,损失大豆  相似文献   

6.
豆秆黑潜蝇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苏省一年发生5—6代,在夏大豆生长中后期的蛀茎率每年均达100%。经调查,江苏省目前尚不存在完全无蝇害的品种及完全无蝇害的地区。1981年作者承担了江苏省豆秆蝇协作组的豆秆黑潜蝇呋喃丹防治试验与危害损失率测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全期防治蝇害的比不用药防治蝇害的豆株含虫量减少26.4—35.3%;大豆产量随豆株含虫量上升而减少,呈负相关,r=-0.882,达显著水平;因蝇害而引起的产量损失达20—30%。  相似文献   

7.
啤酒花青虫又叫棉铃虫、玉米穗虫、番茄青虫等,除危害啤酒花外,还危害多种作物。阜康222团啤酒花基地2008年6月中旬,遭受第1代啤酒花青虫大面积危害,导致高架杆啤酒花还未爬上架顶的啤酒花头大部分被蛀断、萎蔫;有些年份啤酒花受到啤酒花青虫2代危害,花蕾被大量啃食;一般年份啤酒花青虫第3代危害较重,大发生的年份对地块产量影响可达20%~30%,架杆铁丝上、摘花机房成虫  相似文献   

8.
1、分类地位黄麻夜蛾又称黄麻桥夜蛾,或黄麻造桥虫,麻农则俗称之为拱拱虫、量地虫、寸尺虫等,为世界黄麻产区的主要害虫。该虫分类上属鳞翅目、夜蛾科。2、寄主及危害特点黄麻夜蛾危害寄主作物不算广,其幼虫主要危害黄麻,长果种黄麻比圆果种黄麻受害重,在自然条件下,未见幼虫危害其他作物。但也有人认为该幼虫可危害蓖麻;  相似文献   

9.
木虱目前是灵川县柑橘产业的主要害虫之一,并在灵川县逐年扩展加重危害,已严重危害灵川县柑橘产业,对灵川县发展柑橘产业造成极大威胁。为了探索出一种防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柑橘木虱防治杀虫剂,2018年4—5月,在广西灵川县大境瑶族乡铁坑村柑橘园,进行30%螺虫乙酯·噻虫嗪SC、22. 4%螺虫乙酯SC、21%噻虫嗪SC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噻虫嗪SC对柑橘木虱的防治作用优于22. 4%螺虫乙酯SC与21%噻虫嗪SC。并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冀中南小麦—玉米连作田黑麦秆蝇的简便高效防控技术,设置了冬小麦分期播种、夏玉米种子处理及苗期喷雾等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晚播控害效果明显,可在显著降低黑麦秆蝇麦田危害的同时压低虫源基数;后期若进行夏玉米连作,可选用高剂量噻虫嗪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2叶期或4叶期结合苗期除草使用噻虫嗪喷雾等措施可进一步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40%氯虫酰胺&#183;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早、中、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不同发生时期的稻纵卷叶螟防效高、保叶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可有效控制高龄幼虫的危害且增产效果好;在第1代蛾峰期及第3代低龄幼虫盛期各施用1次40%氯虫酰胺&#183;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0—50.0g/hm^2,控“2代”压“4代”作用明显,有利于全年有效防控该虫害。  相似文献   

12.
<正>田间发生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初即柑橘春芽萌发前,柑橘木虱及介壳虫还处在越冬中。一旦春芽萌动,特别是春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柑橘木虱便苏醒,其成虫会在嫩枝嫩芽上活动。5月初,柑橘进入夏梢抽生期柑橘木虱及介壳虫开始在嫩枝、嫩叶上为害直至6月。通常来说5—6月是木虱及介壳虫上半年危害的第1个高峰期,8—9月是柑橘木虱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云南省巧家县红山乡为研究区域,采取访谈和实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白蜡虫种虫寄主植物、放养技术和天敌昆虫以及管理现状。结果表明:用于生产种虫的寄主植物单一、零散、树势老化,虫瘿危害严重,缺乏修剪、更新和管理;采用原株留种、玉米叶包虫挂放或不放虫等方式进行放养,种虫天敌寄生严重,导致虫卵少或空壳,放种量少、位置不合理;天敌昆虫寄生蜂和白蜡虫长角蜡蚧象危害严重,成熟期种虫(雌成虫)寄生蜂寄生率达100%,白蜡虫长角蜡蚧象寄生率达60%,由于寄生蜂和白蜡虫长角蜡蚧象属于内寄生、隐蔽式危害的害虫,养虫户普遍对天敌缺乏认识、无任何防控措施。为此,建议重视寄主植物更新、引种和天敌控制3个关键技术,实现种虫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棉铃虫于1990、1992、1993年连续严重发生,对棉花生产危害较大。因此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必须从生态入手,进行生态调控,使棉田形成一种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棉铃虫繁殖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生态调控的方法是: 一、耕翻灭茬,消灭虫蛹 棉铃虫在河北省一年发生四代,以蛹在土中3—5厘米处越冬。虫蛹有两怕:一怕蛹室被破坏,蛹体暴露而死亡;二怕土壤水分饱和,湿度大不能  相似文献   

15.
<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水稻在分蘖期受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会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会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等作物。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水稻二化螟幼虫后  相似文献   

16.
剪枝板栗象鼻虫又名锯枝虫,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予南各县栗园中均有发生。此虫主要以成虫危害壳斗科板栗、茅栗、栓皮栎和麻栎的嫩果枝等。据几年来调查,一般危害轻的减产30%,重的减产50—90%。  相似文献   

17.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Choreutis emplecta (Turner))。调查其寄主植物、发生及为害情况,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黄金榕,在小叶榕、垂叶榕和金钱榕上有零星发生;4—11月均可见该虫幼虫,9月幼虫虫口密度稍高,4—5月、8—9月和11月可见该虫成虫。  相似文献   

18.
小麦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1.蛴螬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暗黑金龟子是花生产区的主要害虫,春花生—冬小麦、夏甘薯两年三熟制,长期旱作,利于发生危害;林木果  相似文献   

19.
曹立耘 《农业知识》2020,(17):20-22
<正>介壳虫是多种果树和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种类繁多,据统计,我国已知约有80多种介壳虫。主要危害柑橘、梨、茶、油茶、刺槐、法桐、海桐、夹竹桃、女真、黄杨、樟、松、杉,还危害农作物的豆类、茄果和瓜类等。随着温室大棚的出现,以及南苗北调的频繁进行,介壳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已引起了农业和园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危害特性危害果树及园林植物的介壳虫,主要是雌虫和若虫,它们吸食植物汁液,使受害部位褪色、变黄、造成植物营养不良,叶片萎蔫或卷缩畸形,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霞浦县于1995年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目前全县有12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占蔬菜种植面积的51.2%,寄主要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等11科51种植物,现已成为我县危害蔬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我县终年发生,年发生13—15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5—6月份、9—10月份为两个危害高峰期,以豆类危害重于瓜类、瓜类危害重午叶菜类,发生特点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及寄主选择性。根据其特点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能较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