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新基质育苗,解决了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的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亩纯增收32元。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基质育苗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基质育苗,解决了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的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亩纯增收32元。  相似文献   

3.
新基质育苗,解决了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的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的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的破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亩纯增收32元。  相似文献   

4.
江苏常州市科力农业资源有限公司在引进吸收日本生物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机插水稻育苗基质肥获得成功。据介绍,区别于传统农业利用土壤育苗,利用机插水稻育苗基质肥实行无土育苗,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解决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等生态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被破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5.
江苏常州市科力农业资源有限公司在引进吸收日本生物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机插水稻育苗基质肥获得成功。据介绍,区别于传统农业利用土壤育苗,利用机插水稻育苗基质肥实行无土育苗,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解决挖掘耕层土壤、破坏植被等生态问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耕层、植被被破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6.
谈应用稻壳作新基质旱育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桦川县水稻育苗需要大量旱田土,破坏了土壤耕层和山地植被,采用粉碎陈稻壳旱育苗可解决此问题。阐述了粉碎稻壳育苗的好处、技术标准及稻壳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以来,一直采用传统土育苗,不但用土量很大,而且逐渐掠夺旱田耕层土壤,土壤植被破坏十分严重.为探索新型环保绿色的育苗途径,2011年在分公司试验站进行了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试验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耕地进行了高强度的利用和开发,对耕地与土壤造成了许多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导致农业耕层土壤出现了植被退化、土质污染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再不进行治理与保护,以上环境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探寻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改良的措施,加强对农业生态的管理,同时完善农业耕层保护机制,采取措施改善当地农业耕层土壤情况,增强土壤肥力,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改良与保护,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改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基质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基质环保型水稻旱育秧技术用废弃的稻壳经过加工处理取代水稻客土旱育秧,避免了挖掘旱田土、园田土和山地腐殖土,省去大量的运土、筛土工作量,不破坏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同时避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稻壳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人们对耕地高强度的开发利用,还有乡村工业占据农业用地后对其的污染,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颁布的一些对自然环境不甚友好的措施,使得某些地区的农业耕层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损害甚至不可逆转。农业耕层土壤损害主要表现形式为植被退化、土壤沙化、土质污染、水质污染等。为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寻找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及改良措施,全面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比如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部署下,改进并尽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管理控制力度,更加细化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制定完善的农药质量标准,并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此外,还可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增强耕层土壤肥力,以达到保护及改良农业耕层土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宁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市水稻面积达30万亩,由于全面采用水稻旱育苗技术,春季育苗用土量大,造成了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另外,旱田除草剂的残留随土运到水田,使水稻秧苗受到药害。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基质旱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栽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在水稻生产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采用旱育苗技术,春季育苗用土量大,造成了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破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所取的旱田土常常由于除草剂的残留造成了水稻秧苗药害严重。春季化冻慢,不能适时育苗,多种因素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新基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棚室内的土壤所处环境条件密闭,且不受降雨条件的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被雨水冲刷流失和淋溶渗透而残留在耕层土壤内,使土壤盐碱化。又因棚室蔬菜需水量大,浇水次数多,使土壤的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聚。另外,棚室地下水位高,通透性能差,使土壤耕层内积蓄的大量盐分没有下渗,也会造成耕层土壤板结盐化。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硝酸铵和含氯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人粪尿施用后迅速挥发分解,使硫化物、硝酸盐等盐类残存于耕层土壤内,均可造成棚室内土壤盐渍化。二…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550万亩以上。多年来本市一直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育苗过程中大量采用优质旱田土和山地腐殖土做育苗土,导致土壤耕层和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损。为探索新型水稻育苗基质替代传统土壤的水稻育苗方式,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特进行了3种不同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水稻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经过土壤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及数字整理,总结出武威市山地旱作土壤土层深厚,潜在肥力较高,土体结构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烧草皮,踏灰,陡坡处开荒破坏了植被,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供肥性能差,速效氮偏低,速效磷缺乏。根据以上特征,制定旱作土壤(耕层)三级肥力指标,为旱作土壤改土和培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白浆土机械物理性质,以黑龙江东部岗地白浆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现场试验法和钢材脆性仪测定了白浆土原状土壤的抗剪强度和脆性。结果表明:白浆土内聚力白浆层最大,依次为淀积层、耕层;土壤粘着力淀积层最大,依次为白浆层、耕层;土壤外摩擦角由耕层向淀积层呈逐渐增加趋势。土壤水分升高,内聚力和内外摩擦角均有降低趋势;而土壤粘着力则相反。白浆土耕层土最易被破碎,白浆层居中,淀积层难以破碎。耕层和淀积层土壤在含水量低于塑性界限值阶段,破碎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在土壤塑限值附近形成峰值,之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碎白浆层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坏土壤时形成大小不一的土块,大土块比率随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耕层土壤易破碎成较小的土块和土屑;白浆层土壤居中,淀积层不易破碎。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育苗时,因春季育苗用土量比较大,全面采用旱育苗技术。严重破坏了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进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所取的旱田土常常由于除草剂的残留使水稻秧苗受到严重药害。并且春季化冻慢,很难适时育苗,多种因素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为了使这些些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应该采用新基质育苗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基质旱育秧苗的优势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不同水位、污染度的地下水在不同质地土壤耕层中的迁移,进行了地下水中盐分和重金属对土壤耕层污染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位、不同质地土壤中,污染地下水在土壤中EC值的垂直分布规律相似,土壤底层和表层EC值较高。轻质土耕层内EC值变幅较大;水位越高,耕层中EC值总体越小。地下水中Na和SO4^2-在土壤耕层中的分布以表层浓度较高,其他层上浓度较低。Cr^6 在土壤表层分布浓度较高,Hg^2 在近地表层浓度较高,而Pb^2 在土层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对单一离子来说,随着地下水污染度的增加,在某一土层上该离子的浓度也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宁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市水稻面积达30万亩,由于全面采用水稻旱育苗技术,春季育苗用土量大,造成了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另外,旱田除草剂的残留随土运到水田,使水稻秧苗受到药害.水稻苗床使用化学药剂封闭除草也易受到药害.同时,大量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也不利于绿色食品开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倡应用粉碎稻壳育水稻秧苗.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演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农田开垦后土壤退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利用定位试验、空间替代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分析冲积扇下部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由耐盐性多年生植被演替为1年生植被,演替序列主要集中在6~8年,而后进入平稳阶段。土壤耕层总盐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养分表现为相反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农田开垦后土壤质量总体表现为良性发展而后开始退化,在开垦10年土壤整体质量状况趋向最大,而后综合评价值转为负值。【结论】可将10~15年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质量总体退化的预警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