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镇某农户饲养的10头自繁仔猪,圈养在水泥地栏舍,8日龄发病,现将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仔猪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心跳增快。仔猪活力和吮乳能力下降。机体衰弱,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皮肤有皱褶,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差,极度消瘦。有时出现下痢,腹部蜷缩,猪体型呈两头尖的橄榄状。2血液检查血液稀薄呈红墨水样,不易凝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减少。3诊断根据仔猪生长环境、发病日龄、临床表现以及血液学变化等特征,可初步诊断为仔猪营养性贫血。4治疗4.10.5%硫酸亚铁溶液及等量的0.1%硫酸铜溶液,内…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发的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及急性溶血性的贫血、黄疸等。本文总结了1例保育猪群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发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并提出了严防蚊蝇传播疾病、加强日常管理、发病后及时诊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血浆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生物体,呈环形、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等形态。附红细胞体不受红细胞溶解的影响,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0.05%石碳酸中37℃3个h可以被杀死;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存活31d;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79℃时,能保持感染力80d。1临床症状哺乳仔猪最早3日龄发病。病猪发热、扎堆、步态不稳、四肢抽搐、发抖、不食、个别弱小猪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为附红细胞体,该种病原主要危害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猪出现贫血、黄疸、发热等症状。目前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世界范围的猪养殖区域内广泛流行,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介绍了1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剖检症状、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猪红细胞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对象以保育仔猪为主,亦可见母猪流产和产死胎。本病常常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的交叉症状.是严重影响畜牧业的传染病之一。本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结合国际国内研究进展情况,现将该病的一些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1 常见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 1.1 与猪附红细胞体混感 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发热(40.5~41.6℃,甚至高达42℃),高热稽留,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眼结膜潮红、微黄染,后期苍白,并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有的病猪腹泻似黄痢,粪便带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高达100%。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桨及骨髓中 ,引起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急性发病时 ,病猪出现黄疸、贫血、发热、腹部皮下和四肢末梢发紫。 2 0 0 1年 8月 ,泰安市部分县市的养猪场出现猪的无名高热 ,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并出现部分死亡。后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 ,使用贝尼尔治疗 ,疗效较好。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不同年龄 ,不同品种的猪都易感染 ,尤以仔猪最易感染 ,发病率、死亡率都较成年猪高。本病的高发季节是在 7~ 9月份 ,一般在饲养密度较高 ,封闭饲养的圈舍内多…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形体科、附红细胞属,是猪、牛、羊及猫共患的传染病。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主要临床症状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其特征是病猪高热、贫血、黄染,全身皮肤发红。  相似文献   

10.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动物共患疾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口渴,呼吸急促,有的咳嗽,呈犬坐姿势,四肢抽搐;消瘦、贫血,有的全身出现黄疸症状,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前肢水肿;怀孕母猪流产;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所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本人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方面诊断与治疗。在铁岭县某养殖场的猪发生了一起附红细胞体病,下面对这起病例的诊疗方法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1临床症状发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40℃以上持续不退,皮肤和粘膜苍白,黄疸,有的全身皮肤发红下腹部出现紫斑或耳朵发绀,发病后1天至数天死亡。自然康复的猪表现贫血,生长受阻,形成僵猪。2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可见肌肉色泽变淡,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肝脏肿大呈黄棕色,胆囊内充满浓稠的胆汁,脾肿大变软。有时会出现淋巴结水肿、心包腔及胸腹腔内有大量液体等现象。3镜检在急性发热期间采取病猪血液送检,血涂片后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上的虫体像一轮淡紫色的圆宝石上面镶着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又称"猪红皮病"。该病大多由吸血昆虫传播,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黄疸、贫血和母猪流产,能够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而与其他病混合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弓形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将试验猪分为4组,分别皮下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附红细胞体、弓形虫 附红细胞体及生理盐水.观察其临床症状.结果表明,分别接种弓形虫和附红细胞体的试验猪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皮肤发红、便秘等临床症状;混合感染弓形虫和附红细胞体的试验猪上述症状加重.该试验为弓形虫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猪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病畜黄疸,贫血等症状,需要和多种猪的传染病进行鉴别,各龄猪均可感染且在各种病猪身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本文综述了该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发热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主要特征是贫血.也能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为不同的交叉感染症状,本文综述了猪附红细胞体痛的痛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首要症状.  相似文献   

18.
方博  张桂红 《广东饲料》2016,(11):49-5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引起病猪的急性贫血型黄疸和发热。急性病例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慢性病例则影响肉的品质。因此对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寄生于人和动物细胞表面、血浆骨髓内、引起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几年由附红细胞引起的动物病例呈爆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去年7月份以来,我区部分乡镇猪场相继发生了以发热、贫血、腹泻便血、红皮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脑脊液、组织液及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多呈隐性经过,急性发病时的主要特征为发热、贫血和黄疸。近些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与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基于此,笔者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特点,阐述了猪的患病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同时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