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在农村养蜂几十年,现年事已高,儿子要我到武汉和他们一起生活,这样我非常不舍地将老家的蜂群卖掉,来到了武汉。现在城市大搞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也有很多蜜粉源植物,如油菜(公园种植供游人观赏)、洋槐、女贞子、乌桕等,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花粉丰富。在武汉,最冷的1月份,只要天气晴好,蜜蜂也能采进花粉,这又燃起了我养蜂的念头,回到老家买了4脾蜂,一年下来繁殖到30余脾蜂。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3,(6X):14-14
<正>我从1972年开始养中蜂,在初养阶段是一无所知,后来朋友提醒去邮局订了一份《中国蜂业》(当时名为《中国养蜂》)。那时候,还是一本季刊杂志。通过学习,我对养蜂知识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从此与《中国蜂业》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学习,《中国蜂业》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朋友,养蜂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半月前(6月中旬),养蜂员小谢从老家回场后,说他父亲养的中蜂,其中有2群蜂上了继箱,继箱中6~7张巢脾上全部装满了封盖蜜,且20 d前曾经取过1次封盖蜜,小谢特地用手机录了像给我看。我问他继箱群是双王群还是单王群,他说全部是单王。为了弄清楚单王上继箱的过程,我专程上门到谢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4.
养蜂经验教训四则一则:蜂场勿设在制药厂、糖厂附近我的蜂友老张是我县公认的养蜂老手。60至80年代初,养蜂年年获得高产,经济效益十分好,是受人尊敬的养蜂致富能手。1982年以后,由于年纪大了,不能长途转地放蜂,他就定地在老家养蜂,自那以后至去年病逝,他...  相似文献   

5.
1976年,我14岁,初中毕业就跟随父亲养蜂,至今已有35个年头了.回想这艰难而又甜蜜的养蜂之路,令我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养蜂世家,祖父早年参加北伐战争,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抗战胜利后,祖父不愿打内战而解甲归田,退出军界,回到老家江西吉安县梅塘乡村,养蜂度日.父亲幼时受到家庭的熏陶,对养蜂十分喜爱.20世纪50年代中期,父亲从江西赣南医学院毕业,响应国家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到江西瑞昌湖区血吸虫重灾区从事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养蜂》近几年无论是从刊物质量方面 ,还是信息量方面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刊物。我自从上世纪 80年代初开始订阅《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养蜂科技》、《湖北养蜂》、《国外畜牧》这些养蜂杂志以来 ,目前生存下来的只有前 3种杂志 ,对《中国养蜂》我有以下评论。我认为上世纪 80年代初时《中国养蜂》办得还是比较好 ,可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时《中国养蜂》办得比较保守 ,封闭 ,死板。近些年《中国养蜂》又有了较大进步 ,栏目多了 ,也开放起来 ,尤其是开展专题讨论 ,如开展“一次移虫和多次移虫养王”讨论 ,这对养蜂者启发是…  相似文献   

7.
<正>退休后,从省城返回老家。在一个亲友(养蜂人)的引导下,我养了几箱小蜜蜂。多年来,虽从蜂刊上学了不少的养蜂知识,又不断到亲友家取经,却没有取得太大的经济效益。倒没少被蜂蜇,常常蜇得鼻青脸肿,左邻右舍没少开我的玩笑,笑我是老顽童。  相似文献   

8.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10,61(6):24-24
<正>我开始养蜂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中国蜂业》(原名《中国养蜂》)伴我已有30多个春秋,我无论是在理论基础知识上,还是在管理技术水平上,都不断有所提高,都是《中国蜂业》这位良师益友帮  相似文献   

9.
六十载养蜂,其乐融融记82岁养蜂老人叶振庭曾经养蜂60余年,现已82岁的叶振庭老人面色红润,声音宏亮,身体健康。他常骑自行车回20里外的老家,当天打来回;牙齿大部分完好,还能有滋有味地吃花生米呢:“我的身体好,全得益于养蜂啊!”叶老常这样说。叶振庭老...  相似文献   

10.
我是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一名养蜂户 ,养蜂 30多年了 ,只是出于爱好蜜蜂 ,技术不精湛 ,多年都只有三至四群蜂。自从2 0 0 0年我第一次订阅《中国养蜂》 ,当年就起了变化 ,蜂增加到 6群 ,而且都是强群。 2 0 0 3年已发展到 13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国养蜂》 ,立志通过养蜂造福于社会。我地从未有养蜂场 ,养蜂还是个空白地方。我地蜜源丰富 ,花期长 ,1月份有梅花 ,2月份梅花、药枣花 ,3月份主要油菜与各种果树花 ,后又有刺槐、黄柏大宗蜜源 ,花期长 ,是养蜂的好地方 ,未有人开发 ,我立志要养好蜂 ,为人的健康作点贡献。我通过看杂志学…  相似文献   

11.
蜂友情     
俞婵倩 《蜜蜂杂志》2007,27(6):41-41
自1998年第10期<蜜蜂杂志>刊登了我"养蜂的路为何这样坎坷--一位蜂嫂的泣诉"一文至今已近10年了.这10年的养蜂路,我走得比较辛苦,在生活上虽然还是遭受了一些细小的挫折,但在养蜂事业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这当然归功于<蜜蜂杂志>和许许多多蜂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大的养蜂埸上,我常常看到养蜂员总是来不及收捕自然分蜂群;特别是在分蜂频繁的时期,即使养蜂员在埸还是有许多分蜂群会从蜂埸飞逃出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预先做好收聚分蜂群用的接穗。在一根长约2公尺的棍子的一头钉上一块30×20厘米的小木板。木板向下的一面粘一小块旧巢脾。然后在离钉有小木板那头O.5公尺处绑上二根小棍子,小棍子的长度跟长在养蜂埸上的灌木丛  相似文献   

13.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屈指算来,我已阔别马老20多年。2004年仲夏时节,我由南京来到北京,拜望中国养蜂学会名誉理事长马德风研究员,马老是我从事养蜂事业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访问的这天,我按照马老给我的地址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栋很普通的老式居住楼,未等我敲门,门已启开,见了面大家都很激动,异口同声地说“有20年不见了吧!”马老90周岁,看上去身体仍然硬朗,红光满面,只是视力较差,但听力很好,身体也十分健康。马老的夫人倒了一杯蜂蜜茶给我喝。在马老家的桌上,有很多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我想,马老的健康长寿也得益于这些天然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我一生与蜜蜂有缘、与<蜜蜂杂志>有缘,因此常常有写文章的冲动和激情.本文动笔前,我曾思考过:文章的内容是养蜂人生还是蜜蜂文化?最后舍养蜂人生择蜜蜂文化;文章形式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最后取随笔.  相似文献   

15.
<正>我已养蜂31年,养蜂已融入我的生活,如果让我放弃,我还真的舍不得这一事业。一个优秀的养蜂员,不仅要有天赋,还要有较好的悟性,再加勤奋努力,有胜任工作的信心和养蜂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养蜂凝聚着辛苦劳动和繁杂的工作,养蜂路是坎坷的,但依然焕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在世事下打磨得滑净。  相似文献   

16.
张传盈 《中国蜂业》2013,(3X):13-13
<正>尊敬的社长:我是一名退休已5年整的教师,现年66岁。我从17岁开始养蜂(1964年6月),至今已经有49个春秋了。在这几十年的养蜂岁月中,《中国蜂业》以及改名之前的《中国养蜂》对我的养蜂事业起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保证了我几十年养蜂事业的顺利持续发展。我从1972年开始订阅贵杂志,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间断过。有很多人订阅了杂志报纸,也许会出于工作繁忙或者其它一些原因的耽搁,不一定保证期期都能认真阅读。与这些人不同,我订阅的杂志每一本每一篇都要认真研读,我也因此吸收并记载了许多养蜂专家、师傅们的先进经验,不仅应用于自己的养蜂实践中,我还帮助过一大批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2021,41(11)
正我是"九○后"四川达州达川区人,在浙江嘉兴秀洲区工作,业余时间痴迷养中蜂。以前老家有土法养蜂,2016年我在浙江开始独立尝试学习活框饲养,用的意标箱,但一直养不好,蜜蜂经常生病,蜂蜜产量也不高,发现意标箱不适合养中蜂。2017年,看到蜂友频频发出来的那些一整框的封盖成熟中蜂蜜脾,我好生羡慕。我问是什么箱型,蜂友说是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教授早在1989年就发明了的GN中蜂专用箱,还告诉我龚教授正在举办全国养蜂提高班,好评如潮。我当下就有报名参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正>(续《蜜蜂杂志》 2023年第12期)李龙标老师:您好!我是陕西省清涧县解家沟镇白家川村的一个养蜂新手,名叫白衍诚,今年40多岁了,在老家附近的一家公司打工。大概去年4月份吧,下班的时候已经是5点多了,看到厂区一个角落有几个员工在叽叽喳喳议论着什么。我也走过去看看,原来有人看到在一棵桃树上停歇着一群蜂,说看到停这里已经有20多分钟了,大家好奇地议论着,说得津津有味。从小对这小精灵有好感的我,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养蜂战线上的一个老兵,从事养蜂工作迄今已有50年。在这漫长的50年里,总结起来有3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自1974年开始在虎林县土产公司蜂场做了7年养蜂员;第二阶段是1980年被调到县农业科当了养蜂技术员。当我正在为发展全县养蜂生产出力的时候,我的蜂彩人生道路上又有了创建蜂业企业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订阅《中国养蜂》的时间不长,只有2年;我养蜂的年限也不长,断断续续养蜂6年。过去学养蜂一靠朋友,二是去书店购买养蜂书籍,现有养蜂书籍10余册。2003年订阅报纸时看到有《中国养蜂》杂志,于是就订了2004全年的杂志,拿到后,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如获至宝。杂志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很多内容过去书籍没有提到。有关蜜蜂生物学、蜂群管理、养蜂机具、蜂业天地、编读往来、问题解答、蜂产品医疗等栏目都是最好的栏目。她给我们养蜂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中国养蜂》教会了我在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是她使我养蜂逐步走向成熟。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