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结构特征与作物产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防林的结构特征与作物产量关系密切。南北走向的农防林增产效益高于东西走向的农防林,作物的增产效益、防护面积随单位农防林地面积冠幅、冠体、密度、林木平均高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农防林占地比率呈凹曲线变化。作物增产率最高、农防林占地比率最小、防护面积最大时,相应的最适农防林单位面积林地冠幅为2~4m~2/m~2,冠体4~6m~2/m~2,林木密度0.1~0.2株/m~2,林木高度8~20m。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引种沙棘加速海防林建设(摘要)天津市大港区农林畜牧局1987年和1992年两次从辽宁省建平县引种沙棘苗10.8万株,在土壤含盐量高达8.2%的上古林东大荒等地,作为护堤林、农防林栽植。当年成活率75%,由于管理不善,保存率仅为50%。保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经过20 a的工作实践,初步掌握了本地区农防林胁地特性,科学地总结了本地区农防林胁地发生的规律,分门别类地提出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6个方面防治对策,从而解决了林业生态建设中农防林胁地这一老大难问题,达到了积极遏制林带胁地和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收、农民增效之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精河县平原人工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林业,建设在我县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i特别是通过“三北”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全县形成了以带、片、网结合,林、路、渠配套的农防林体系,截止到目前全县农田防护林面积达1783.1公顷,四旁植树面积达73.33公顷,  相似文献   

5.
1农防林更新改造的由来长春市现有农防林6.5万hm2,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部分在三北一期工程或之前营造的农防林已进入成熟和效益衰退阶段,还有部分残次、病虫害严重的林带需要更新改造。针对该问题,长春市政府指示长春市林业局要把农防林更新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松原市扶余区“三北”防护林林木生长状况调查分析郑显吉,孟祥和,尹德亚,王景奎(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区)之一。自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广泛开展了以“三林”(农防林、护屯林、护路林)、“四地”(沙地、坎坡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辽市不断对成、过熟林及残次农防林有,计划地更新改造,并通过活化机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防林的新老更替,不仅提高了林地防护功能,而且也充分发挥出了农防林作为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80%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农防林面积达100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正镶白旗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南治沟坡,北治沙漠”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攻坚战,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人工种草、小流域治理、封沙育林育草、飞播治沙种树种草工作,共营造农防林7.9万亩、牧防林1.2万亩、水土保持经济林6万亩,建设以林为主的林草机  相似文献   

9.
论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林地的发展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林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林地,在保护国土、改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衔、拓宽人类活动空间、优化生存环境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的荒漠化发生地区,以某种特殊目的营建的农防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既是农牧业的人工防护屏障,又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骨架。本文就由于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破坏植被后导致的沙化,使林地成为沙源地的演化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是全国、全区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开展以后,1988年通辽市被列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市和全区农防林建设重点示范市。近年来,通辽市的农防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988年营造农防林1.5万亩,保存率达90%以上,1989年营造农防林1.58万亩,保存率达95%以上,今春又营造农防林1.6万亩,总计全市  相似文献   

11.
以单位网格为对象,对黑龙江省拜泉县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投入和产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算。投入主要指农防林建设的直接成本,效益分析包括粮食增产效益和林木价值两方面,并对农防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分析了农防林对防止风灾保证粮食稳产的重大贡献。对农防林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农防林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吉林省西部沙区防护林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性发展提出三点意见:1.巩固农防林成果,培育速生丰产型农防林,发挥生态经济双重效益;2.积极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增强林业发展实力;3.推广“林、草、田”,“林、果、药”综合治理沙地经济生态系列模式,把西部沙地建成多效益复合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中、西部“三北”防护林地区十七个县(市、郊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已有十个县份(郊区)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但目前在营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防林建设标准不高,质量低,从而影响了两率(成活率、保存率)的提高和两个效益(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营造农防林不讲科学,不讲质量,不讲规格,不讲标准。把营造工作看得很简单,认为没有什么技术,挖坑栽上就可以。为提高今后农防林建设标准,提高营造技术水平,根据本  相似文献   

14.
李宪 《内蒙古林业》2008,(11):48-48
兴安盟“北疆生态绿色长廊”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统筹规划,统一治理,构筑四条生态绿色通道。工程以林业建设为主,但又不是单一的绿化,规划包括了四条国省干线两侧视野范围内的荒山造林、坡耕地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农防林、牧防林建设,乃至村屯绿化与环境整治。在国省干线两侧分别营造四行以上护路林,以乔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利用萌生法改造农防林,具有成林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抗旱能力强等特点,是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农业生产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是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沙漠化发生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必要生物工程措施,是构成该地区良好的大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评价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时,只有将农防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与当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农防林的实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谈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规划中的技术问题孙振清,王万春,滕建国(长春市林业工作总站)1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规划包括的主要内容规划是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主要应包括计划期限内要实现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因此农防林的更新改造规划应该...  相似文献   

18.
董元珍 《防护林科技》2007,(3):F0004-F0004
克山农场始建于1955年,当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全场只有榛柴灌木和草本植被。农场农防林营造工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结束,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1048条纵横交错的林带将2.5万hm^2农田合理区划成742个网格,农田庇护率达100%。80年代农场逐步对全场农防林实施优化改造,最终形成目前的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的林网布局。  相似文献   

19.
化德县从1988年秋季以来,为落实规划设计的农防林主副林带6894条,占地7.5万亩的任务,针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现状,县委和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并签发了《关于深化改革、进行土地调整意见》文件,经过近两年的大量工作,现已将农防林带用地全部落实,为今后营造农防林打下较好基础。具体作法:一是乡、村两级均成立调地领导小  相似文献   

20.
我省农防林建设历史较长、发展很快。据“三北”总体规划统计,截止到1985年,我省“三北”地区春防林已达22.1万公顷,占造林保存面积的36.5%,占总耕地面积的5.7%,庇护农田面积220.4万公顷,农田防护林蓄积由1977年的376万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810万立方米,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同步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农防林经营粗放,地力和经济效益潜力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还有3.2万公顷农防林需要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