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客家擂茶     
  相似文献   

2.
客家者,客居他乡之人也。在广东居住的客家人大抵是东晋以降由于种种原因相继迁入江西、福建,再转入梅县、兴宁、惠阳、河源、揭西、韶关、清远、英德等地,与古越人  相似文献   

3.
“擂茶”是客家人为了求生存,避免南方瘴病侵袭而产生的一种驱瘟疫防病毒的特殊饮茶文化。如今,海内外不少客家人仍保留这一习俗,而福建将乐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爱“食擂茶”,家家户户备有擂茶器具。客家“擂茶”窑址在将乐的发现,以实物证明了客家“擂茶”文化在将乐有着较浓厚的积淀。同时,也为研究“擂茶”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它起源于北方,流传于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区。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本拟从多方面揭开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5.
1 中国客家群体独特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化,吸收了当地土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具有独特个性的汉族新民系——客家民系。  相似文献   

6.
1客家历史溯源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以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在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化,吸收了当地土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方金福  陈栋  郑如钦 《广东茶业》2002,(1):26-29,22
广东茶产业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代前就利用茶叶,西汉末年有少量茶叶外销,南朝梁武帝时东莞僧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唐代诗人曹松寓居南海西樵山,移植顾诸茶其上,教民种茶、制茶。其时广州已是我国最古老的出口茶埠。唐代以前,饮茶者只限贵族、官吏和僧尼,饮茶方法似喝菜汤一样,以为疗疾、驱眠或解渴。唐德宗贞元八年,陆羽饮茶技艺由岭南东道节度使李复等传来广东,品茗风尚随之在广东兴起。饮茶习俗从朱门走进柴户。饮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明代末年广州茶楼、潮州工夫茶和客家擂茶己经出现。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  相似文献   

8.
廊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桥梁呢,廊桥就是在一般的桥顶上,加建雨盖和屋檐,两旁多了雨披,因能避风躲雨遮日,所以福建人俗称风雨桥。有的廊桥上还建有房屋,故又称这种廊桥为厝桥或屋桥。福建廊桥有上百座,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单闽侯县山区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廊桥就有20余座。由于凡建有廊桥的地方,总是每天有较多人来往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的廊桥想得更周到,服务更到位,在廊桥上无偿供应茶水。这可以松溪“烧茶桥”为代表。在闽北松溪有一廊桥,茶水长年不断,供田间劳动生产的农民和过路行人解渴,所以当地农民又把这一厝桥称为…  相似文献   

9.
金山云雾翠芽,产于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金山境内,茶园位于海拔800 m的高山上,长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促成了金山云雾翠芽茶的优良品质.金山云雾翠芽茶,以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的单芽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外形扁平挺直,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高锐,滋味醇厚甘爽的品质特征,并富含多种氨基酸、茶多酚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0.
台湾气候温暖,雨量均匀,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茶叶主产地之一。海峡两岸的茶业,同根同宗,各具特色,各有长短。因此,增强彼此的沟通与联合,对于发展两岸的茶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两岸茶业界已加强彼此交流与协作,在粤、桂、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