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真空糖制菠萝渗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真空度、不同温度和不同抽真空时间对糖制菠萝渗糖规律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渗糖速率差异较大,最大效应值为6.7;而不同真空度和不同抽真空时间对渗糖速率影响较小,最大效应值分别为2.3和1.2。在破真空后的最初2小时,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而静置浸渍6小时后,各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已缩小。  相似文献   

2.
白桦粒度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为生物质原料,将原料分为:0.2-0.5mm;0.5-0.8mm;0.8-1.2mm三个粒度等级,采用热重法(TG)和微商热重法(DTG),分别在升温速率为10、20、40、60℃/min四种条件下进行热解实验和热解特性研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升温速率条件下,白桦颗粒尺寸增大,平均热解速率趋于减小,其减小的程度与升温速率有关;高升温速率时,白桦颗粒尺寸增大,平均热解速率下的程度,大小低升温速率时的平均热解速率,颗粒尺寸增长,最大失重速度点温度Tp趋于增大,高升温速率热解时,应尽量减小白桦颗粒尺寸。  相似文献   

3.
流化床快速热解笋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笋壳为原料,石英砂为流化介质,在自行研制的流化床快速热解装置上进行热解试验,研究了热解温度、物料尺寸、进料速率、滞留时间和添加剂对笋壳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KNO3热解效果较好,较佳工艺条件是热解温度500℃、物料尺寸1.0 mm、进料速度50 g.min-1、滞留时间0.8 s、KNO3浓度0.4%,液体产率可达62.7%。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镁合金热拉深工艺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包括拉深温度、压边间隙、润滑条件、拉深速度等对镁合金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275℃间,板厚为1mm的AZ31镁合金薄板具有较佳的热拉深成形性能,可得到最大极限拉深比为2.14杯形拉深件,极限拉深比的大小随上述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低温真空油炸甘薯脆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真空度条件下,对优质甘薯品种进行低温真空油炸,比较不同甘薯品种及其真空油炸后脆片的水分、脂肪和质地等性状.结果表明,闽薯7-3,岩薯5号为较理想的低温真空加工品种.随着油炸温度和真空度的升高,甘薯脆片的干燥速度加快,其脆度逐渐提高.在温度85℃.真空度0.085 MPa下油炸20 min,可获得外形完整的高品质的甘薯脆片.  相似文献   

6.
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了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机理,优化了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茶叶为提取原料,利用真空技术和超声波辅助浸提相结合提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真空度等工艺条件对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15min,提取温度为70℃时茶多酚提取率最高,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真空度对茶多酚的提取率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真空度分别为420W,1∶15,0.7MPa;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13min,提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2.44%。同时在各自最佳提取条件下对比了常规回流法、抽真空-回流法、超声法、真空耦合超声法4种提取方式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抽真空-回流法、超声法、真空耦合超声法3种提取方式的提取率均达到了22%以上,其中真空耦合超声法的提取时间缩短1/2。【结论】真空耦合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茶多酚提取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加准确地控制实际生产中热解物各部分的温度、提高园林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质量、更好地利用园林废弃物热解后得到的产物,对园林废弃物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问题进行研究。从测量园林废弃物热解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变化入手,了解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力学分析建立热解传热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热解传热模型。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到热解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还得知热解温度、物料多少、物料所处位置等因素都对热解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有明显影响;相同条件下,热解温度越高、热解物料越少,则热量传递越强;同一时间内,温度梯度较大的位置热量传递较强;根据热解过程中反应烧瓶瓶壁上的温度载荷、物料表面的对流换热载荷不是恒定的这一现象,建立了侧壁温度关于木粉高度以及木粉上方流体温度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热解技术是稻壳有效利用的重要处理方法,其炭、气和油三态产物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稻壳炭是稻壳热解后产生的固态产物,对环境、农业和新能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稻壳炭的理化特性决定了炭产物的利用方式及效果,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不同,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影响较大。对不同热解温度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稻壳炭的定向制备及高值化利用。为确定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的影响作用,在管式炉固定床上制得不同热解温度的炭产物,对稻壳炭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可溶性物质含量、表面官能团和孔结构等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掌握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特性的影响规律。热解温度为350,450,550,650,750,850℃,气体流量600m L·min-1,热解停留时间为40min。分别采用TGA2000型工业分析仪和EL-3型元素分析仪测定稻壳炭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采用自动量热仪测定其低位发热量。采用pH计、电导率仪和离子色谱仪分别测定炭的pH值、总可溶性物质含量和可溶性氮含量。采用VERTEX 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稻壳炭表面官能团组成,采用物理化学吸附仪测定孔隙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稻壳炭的产率越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挥发分逐渐析出,含氢和氧官能团及含碳物质逐渐分解,而灰分增加,固定碳和低位热值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550℃和450℃具有最高值。热解温度550~650℃制得的稻壳炭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和发达的孔隙结构特性,该结果对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莲花挥发油的热裂解产物分析及卷烟加香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莲花挥发油,对其300,600,900℃的热裂解产物进行了GC - MS分析,并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300,600和900℃的热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17,22和31种成分;热解温度不同,其产物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亦不同;苯乙烯、β-紫罗兰酮等在3个温度下都可检索到,芳樟醇在300,6...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6,(8):61-63
为了探寻提高成品片烟水分均匀性和快速降低片烟箱芯温度的方法,通过使用真空回潮机对复烤后需晾烟的成品片烟进行抽真空,研究片烟在真空度为98%的真空条件下闭空10 min,片烟含水率、箱芯温度和水分均匀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片烟平均含水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片烟箱芯温度略有下降;片烟水分均匀性有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诚  徐振锋  花军  吴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58-12560
充模时间是衡量薄板件真空模压成型效率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充模时间与真空压力及模具温度间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亚麻纤维布为填充体,测量了真空模压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前沿位置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利用Darcy定律的二维形式计算亚麻纤维布的渗透率值,并通过液体模塑成型仿真软件PAM-RTM对亚麻纤维布真空模压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别获得真空压力与温度对充模时间的影响规律.工艺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试验中测得亚麻纤维布真空模压成型薄板件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分别为56.71MPa和117.57 MPa,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件不适于用实验试错法进行充模方案设计的问题,在分析树脂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将大型薄壳件的求解区域分解,仿真分析了不同充模方案下树脂在纤维中的流动行为和模腔内压力变化,提出在制件填充面积等分处设置流道的方法,选择和优化大型薄壳制件的充模方案。结果表明:①对于不便进行实验试错法进行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充模方案设计的大型薄壳制件,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达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为计算依据,求解压力场和速度场,对比不同仿真方案的充模时间等数据合理安排注胶方式方法,指导VARTM工艺制备大型复合材料制件合理安排注胶方式,提高生产率、减少因树脂浸润不均匀产生的缺陷。②对于大型薄壳类制件,忽略厚度方向尺寸,影响充模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流道长度和树脂流动距离。选取尽可能长的注胶流道,合理设置流道位置以减少树脂流动的距离;长流道可以增加树脂瞬时注入量、提高较长时间的压力差;而树脂流程越长,树脂前锋处压力损失越大,流速越慢。③试验提出了制件填充面积等分处设置流道的方法。将大型薄壳工艺制件充模面积等分,注胶流道布置在垂直于制件长度方向的面积等分线上,可缩短充模时间并减少制件两端的树脂富集现象。对于较狭长部分可再次进行面积等分设置流道,以免造成树脂流程过长压力流失过多;而对于较宽阔部分不宜设置过多流道以免树脂前锋稳定前互相接触造成制件充模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真空冷却过程中食品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以各向同性的理想食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食品材料透气性参数,将食品内部点的汽化转化为食品表面的汽化,推导出真空冷却过程中食品各部分温差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相关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的比热容、沸腾系数和密度影响温度下降的速度,但是对达到预定温度时的总温差没有影响;提高食品的透气性参数值和减小食品内部点到表面的最短距离,可以减小温差;可以通过调节真空室的压力变化,提高食品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真空冷冻干燥在花卉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在独特的高真空度、低温环境条件下进行干燥的过程,其产品具有其它干燥方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和预冻、升华干燥、解析干燥三个操作过程及真空冷冻干燥鲜花的特点,并对其在花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研究表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干燥鲜花是可行的,具有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蔬菜真空冷却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蔬菜的真空冷却试验,表明在真空冷却过程中真空度影响着真空冷却的时间和最终的冷却温度.真空冷却过程还受产品种类影响,不同类型产品的最终真空冷却效果也不同.质量损失是真空冷却过程不可避免的现象,损失程度与产品的种类、温差以及比热容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毛叶枣病害的初步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云南省毛叶枣上的炭疽病、白粉病、树干干腐病、灰霉病、僵果病、煤烟病、黑斑病、疫病和根朽病等9种真菌性病害和缺镁、缺硼、缺铁等3种缺素症。  相似文献   

17.
蕨菜人工脱水工艺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蕨菜真空干燥、常压热风及远红外干燥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得出真空干燥蕨菜与热风干燥及远红外干燥过程有相似之处,即可以分成3个阶段:初始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但真空干燥可获得较低含水量的干制品。同时分析表明:真空干燥的蕨菜其营养成分的保存率较高,粗蛋白、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是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的1.6倍、5倍。通过对干燥速率、品质、能耗的综合分析拟定了较佳的干燥工况参数。  相似文献   

18.
Real-time synchrotron diffraction has been used to monitor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s of highly exothermic, fast self-propagating solid combustion reactions on a subsecond time scale down to 100 milliseconds and in some instances to 10 milliseconds. Three systems were investigated: Ti + C --> TiC; Ti + C + xNi --> TiC + Ni-Ti alloy; and Al + Ni --> AlNi. In all three reactions, the first step was the melting of the metal reactants. Formation of TiC in the first two reactions was completed within 400 milliseconds of the melting of the Ti metal,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ation of TiC took place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combustion wave front. In the Al + Ni reaction, however, passage of the wave front was followed by th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in the afterburn region. The final AlNi was formed some 5 seconds later and exhibited a delayed appearance of the (210) reflection, which tends to support a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a disordered AlNi phase at high temperature to an ordered CsCl structure some 20 seconds later. This new experimental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chemical dynamics of high-temperature solid-state phenomena and to provide the needed database to test various models for solid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水产品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气调包装的气体组成及其作用,其中CO2主要起抑菌作用,N2充当填充气体,O2和CO在肉色方面有保护作用.此外,也从原料鱼的处理、包装材料、贮藏温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气调保鲜效果的因素.气调包装结合低温等其他保鲜方式对水产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但高浓度CO2的气调包装会加大水产品汁液流失.气调包装相对于真空包装能更有效地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朱学玲  陈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62-11765,1193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数值预报产品及多普勒雷达产品演变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10年4月26日河南省豫西一次大范围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属于冷锋后的偏北大风,出现在冷锋后高压前沿气压梯度最大的地方,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推进;冷锋呈南北向,具有前期移速慢后期移速快的特点;贝加尔湖地区有较强低涡且有强冷中心配合,在两脊一槽的背景下,高空槽为典型的后倾槽,温度槽明显落后于高度槽,中低层温度线与高度线呈近似90。的夹角,利于冷空气的扩散;高低空风向的一致性、风速的差异以及槽后急流带的生成维持和风速辐合带的形成,有利于冷空气下沉,具有显著的动量下传特点,促使锋后地面风速加大出现大风天气;雷达产品为这次大风天气提供了详细的中小尺度临近演变特征,强度产品上出现与大风有关的弱回波带,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速度模糊及与大风有关的急流,动量下传作用在不同仰角基本速度的演变特征中得到体现,预示了近地面风速的增大;实况大风出现的时间与〉27rn/s的径向速度区出现的时间比较一致;风廓线图上也较好反映出动量下传作用对地面大风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