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建小型无公害菌种厂的基本要求 1.菌种厂规模。规模大小应以本乡镇食用菌栽培面积而定。一般栽培100万袋菇耳的乡镇,可设立一个年产菌种5万瓶(袋)的菌种厂,就地解决年栽培1万袋规模的菇农 100户的菌种要求。 2.厂址条件。厂址选择坐北朝南,四周空阔,环境清洁,靠近溪河,空气流  相似文献   

2.
一、小型无公害菌种厂基本要求 1.菌种厂规模。规模大小应以本乡镇食用菌栽培面积而定。一般栽培100万袋菇耳的乡镇,可设立一个年产菌种5万瓶(袋)的菌种厂,可解决100户菇农户年栽培1万袋规模的菌种要求。由于各地栽培品种的不断变化。因  相似文献   

3.
丁湖广 《新农业》2005,(5):49-49
随着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随之出现的问题是菌种难以就地解决,菇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加大成本,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菌种质量下降,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成为产菇乡镇可以开发的一个高效益项目。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食用菌生产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菌种难以就地解决。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将是产菇乡镇一个可以开发的高效益项目。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菌种就地难以解决,菇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加大成本,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菌种质量下降,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成为产茹乡镇可以开发的一个高效益项目。这里介绍小型无公害菌种广基本设置及制种工艺:  相似文献   

6.
项目概述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食用菌产品的栽培面积和栽培品种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当前一个非常突出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菌种的就地供给问题。因此,在没有菌种厂的菇区创办一家小型菌种厂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来说,小型菌种厂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菌种难以就地解决,菇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造成杂菌污染,菌种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用菌生产异军突起,生产范围和栽培品种不断扩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菌种就地难以解决,菇农不得不跨乡镇,进城市购买,这不仅花工时,增费用,加大成本,而且常因远程运输受高温影响,菌种质量下降,造成杂菌污染。因此就地兴办菌种厂  相似文献   

9.
林新 《福建农业》2006,(6):33-33
古田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乡”。目前,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46万吨(鲜品),总产值13亿元,比增30%左右,比增14.16%,食用菌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其中栽培银耳1.9亿袋,产量14.3万吨;茶薪菇2.6亿袋,产量7.8万吨:香菇7500万袋,产量4.5万吨。如今,菇农的种菇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古田县已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菌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平菇生产发展极其迅速,许多菇农先后向笔者提出了菌丝生长良好但不出菇、推迟出菇、长高脚菇等疑问。现笔者将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一、用的是不育菌种。食用菌菌种制备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然而有许多单位及菇农看到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有利可图,也办起了菌...  相似文献   

11.
革菇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的食用菌。近年来,草菇作为一种高档蔬菜和保健食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目前,广州地区草菇栽培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年需求菌种达300多万袋。年产鲜菇达15000吨。现将草菇菌种生产中常见的杂菌污染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是国内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之一,本文介绍了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栽培场所,原材料要求、培养料堆制发酵、播种和发菌管理、覆土及其管理、秋菇管理、越冬和春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指菌种生产、栽培场地、栽培原料、覆土材料、水源、使用工具、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整个生产过程都完全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虽然食用菌生产多在无菌状态下进行纯培养;或在生料栽培下与其它杂菌进行竞争生长,基本脱离了土壤栽培,农药使用量少.但生产过程、加工过程必须按无公害要求进行,才能最终实现食用菌产品的无公害.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形态秀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极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销量及栽培量逐年上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庆元东部高山台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十分有利秀珍菇的夏季无公害栽培。为此,我们于2004年开始,在庆元县荷地镇连续三年开展了秀珍菇反季节无公害栽培的示范推广,2006年已发展成20万袋的生产规模,菌包成活率达90%以上,单产可达0.25kg/袋,部分农户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也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寿宁花菇目前常年栽培面积保持在6000—8000万袋。多年来,为缓解菇粮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我县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菇农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食用菌菌种的种类需求量日益增长,而专业菌种生产单位在栽培种生产能力和菌种质量控制方面往往跟不上市场需求,且栽培种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易出现气温失控、瓶(袋)破损和运载工具带菌污染等诸多问题,极易影响菌种质量,严重者可造成栽培失败。因此,有经验的菇农多从专业菌种单位引进母种自行扩繁,但母种的质量优劣也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所以要特别重视食用菌母种的引进及管理。  相似文献   

17.
江山市根据当地资源优势,自8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栽培食用菌8000多万袋,生产各类鲜菇3.5万吨,为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该市采取了以下三条扶持措施: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987年,江山市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产业来抓,市里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并组建了食用菌开发办公室,各乡镇、村明确专人负责,7个重点乡镇还配备专职食用菌辅导员。二、依靠科技,强化管理一是强化菇种管理、开发。市里专门成立菌种管理站,负责对菌种生产单位进行审核、检查。为了加快新品种开发,市里明确由市食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5,(21)
林下植菇对于广大菇农来说是优化配置,以短养长的好项目。我们做了林下栽培食用菌催菇方法的试验,并收到较好效果,为辽宁食用菌生产提出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 1.依菇农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于秋、冬、春三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天覆土生产出菇.2.菌种选用菇体肥大、鳞片少、抗病高产品种,鲜销选用单生,盐渍采用丛生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菇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菇菌栽培菌种(三级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菇农若能掌握菇菌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基配方,实行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既方便了周围菇农,又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层次,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