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学 《烟台果树》2006,(3):50-51
果树树体的贮存营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物质贮存于皮层、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及髓中,以地下根部贮存多。树体的贮存营养对越冬及下一个生长季节的萌芽、开花、抽梢、展叶、生根、坐果、果实形成等过程的顺利完成及其数量、质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致力于提高贮藏营养水平,对果树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军 《山西果树》2007,(5):58-58
果树树体的贮藏营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物质贮存于皮层、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及髓中。树体的贮藏营养对越冬及下一个生长季节的萌芽、开花、抽梢展叶、生根、坐果、果实形成等过程的顺利完成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致力于提高贮藏营养水平,对果树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年中.要提高树体冬季贮藏营养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超干贮存对豇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胶干燥处理豇豆种子,将种子含水量降到4.4%或3.1%(湿基),在20℃温度条件下密封贮存8年后,二者具有对照(含水量7.7%,0℃)种子相似的贮存效应,显示其在常温下良好的耐藏性。但含水量3.1%处理的种子贮存至10年时,种子活力下降显著。豇豆种子富脂肪和蛋白质,种子贮藏过程中易失活力,特别是高温多湿条件下贮藏更是如此。因此,如何保持豇豆种子贮藏期间的活力是豇豆种子贮在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不同含水量、不同贮存时间豇豆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为长期安全贮存豇豆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军 《烟台果树》2007,(2):51-51
果树树体的贮存营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物质贮存于皮层、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及髓中,以地下根部贮存多。树体的贮存营养对越冬及下一个生长季节的萌芽、开花、抽梢展叶、生根、坐果、果实形成等过程的顺利完成,及其数量、质量都有显著影响。因此,致力于提高贮藏营养水平,对果树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年中,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的一段时间内,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被贮存起来。因此,要提高树体冬季贮藏营养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霉烟剂在蒜苔贮存中的应用培进(胜利油田胜大集团维可得食品总厂257102)蒜苔是我国冬季高档蔬菜品种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是贮存保鲜行业主要贮藏蔬菜品种之一。由于蒜苔贮存期长达8~9个月,尽管低温和气调贮藏能够抑制其病害的发展,但蒜苔霉烂仍...  相似文献   

6.
南果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7年秋,在沈阳农业大学以鞍山市郊产的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贮藏期间褐变的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南果梨在贮藏期间先行酚类物质的合成,后发生降解,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认为南果梨褐变是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所致。已查明绿原酸是南果梨所含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褐变底物。  相似文献   

7.
选大小均匀、无伤害、八成熟的大久保桃果,采下后立郎运回实验室,在8℃下预冷5d(天)后装入厚0.03mm的PE保鲜膜袋,每袋20个果,置于0℃条件下贮存。贮期以30d(天)内为宜,否则易发生冻害。采用上述贮藏模式,贮藏期间桃果可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家庭贮藏葡萄简易法王艳(山东省沂水县职业中专276400)家庭贮藏葡萄要选择耐贮品种,如玫瑰香、龙眼、巨峰等,贮藏的葡萄要充分成熟并且新鲜,果粒外有一层白粉,无虫害疤和机械伤等。1报纸包装贮在法用清水淋湿报纸,将要贮存的成串葡萄包好,外面再包一层干报...  相似文献   

9.
1 果树贮藏营养与其营养转换期概念 果树贮藏营养是指一个生长季结束,进入冬季休眠时,贮藏在树体内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和有机氮化物两大类。果树在周期生长中,一般从萌芽前树液流动开始,至新梢开始生长后6周(苹果),这段时期主要是利用贮藏营养。一年中,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的一段时间内,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被贮存起来。  相似文献   

10.
聚乙烯薄膜包装内的气体对贮藏温州蜜树的异味和异臭的影响众所周知,温州蜜柑在贮藏中会产生异味和异臭,而且,这异臭成分是跟温州蜜村加工臭相同的甲硫醚(DM)。在柑桔贮藏中,随着DMS的前驱物质蛋氨酸(MMS)含量增加,DMS的生成也增多.另一方面,在贮藏...  相似文献   

11.
气调贮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颖 《北方果树》1996,(3):46-48
气调贮藏技术王颖(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气调贮藏是调节、控制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用降低空气中氧的农度,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抑制所贮果蔬的呼吸,降低呼吸强度,减少体内物质消耗,延缓果蔬衰老,延长果蔬寿命。气调贮藏包括两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12.
问:每年冬季菜窖贮存大白菜都因管理不当而大批腐烂,是否是CO2在作怪,请问:CO2浓度的单位体积、比重大了好还是小了好?(主要指能否延长贮存期),取出后能存放多长时间?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食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是否在烹饪时加入其它以做杀菌。窖中同时存有:菠菜、蒜苗、芹菜及一些洋葱。答:冬季菜窖贮存大白菜,造成腐烂的因素很多,CO2不是主要原因。造成大批腐烂的主要原因一般是:1.贮藏菜田间带病,在贮藏期间遇高温高湿病情发展快,造成大批腐烂。2.高温,白菜贮藏适宜温度在-0.5~0℃,一般入窖时菜温…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李茜 《蔬菜》1999,(12):21-21
大白菜的贮藏方式较多,但多以窖藏和通风贮藏库贮藏为主。这两种贮藏方法中的管理关键是通风和倒菜,通风是引入外界干燥新鲜的空气,排出库(窖)中的温热气体、维持贮存环境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倒菜是交换菜棵的位置,目的是排出菜堆中的湿浊气体,并摘除腐烂的菜帮菜叶,清洁环境。大白菜的贮后管理一般分为3个阶段:一、前期管理这段时间为立冬到冬至。此期外界气温、库(窖)温、菜体温度较高,白菜本身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受热脱帮腐烂、所以入窖初期要以防止白菜伤势为主。一般每隔3-4天倒1次菜、倒菜时要按层次倒放,同时轻轻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金铃大枣在微孔膜、(0±0.5)℃贮藏条件下几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孔膜贮藏金铃大枣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Vc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方面影响显著,有利于保持枣果的硬度和Vc、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果树树体的贮藏营养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物质贮存于皮层、木质部的薄壁细胞及髓中。树体的贮藏营养对越冬及下一个生长季节的萌芽、开花、抽梢展叶、生根、坐果、果实形成等过程的顺利完成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致力于提高贮藏营养水平,对果树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年中,要提高树体冬季贮藏营养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叶片采果后,马上喷2次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叶片的光合功能,从而达到增加树体营养积累的目的。2根外追肥根外追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小,发挥作用快,且不受养分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莼菜(Brasenia schreberi)种子最佳贮藏年限,以贮藏0、2、3、4年的莼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发芽率、发芽势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0~4年内,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莼菜种子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内丙二醛(MDA)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降低,且各贮藏年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贮藏2年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年限(P<0.05)。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莼菜种子最佳贮藏年限为2年。  相似文献   

17.
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2期《“黄冠”梨采后热处理和钙处理对其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作者王伶俐等)报道,以“黄冠”梨为材料,研究了采后热处理(38℃热空气24小时),钙处理(6%CaCl2浸果15分钟)及热+钙处理(6%CaCl2+38℃)对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钙形态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清水浸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8.
1沙藏法 栗果水选后,把风干、虫蛀和不成熟的栗果去掉,与洁净粗砂混合贮藏(3份湿砂、1份栗果),堆积高度不超过70cm,底层与外围要加厚沙层,以减少失水。每隔5-7d翻动1次,做好保水工作。贮存地要搭凉棚,要求通风、凉爽、防晒、防雨。  相似文献   

19.
以实葶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0、30、60、90d不同贮藏时间与室温贮藏、低温贮藏和硅胶贮藏3种贮藏方式对实葶葱种子内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贮藏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对实葶葱种子各贮藏物质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粗脂肪含量与淀粉含量降低,说明贮藏物质在贮藏处理过程中不断地分解代谢,为种子的萌发做物质和能量准备。表明3种贮藏方式中室温贮藏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实葶葱种子内贮藏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锡佳  李佩艳  宋夏钦  沈玫  郑小林 《园艺学报》2012,39(11):2251-2257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Zill’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在低温(10± 0.5)℃下贮藏27 d,再移至常温25℃贮藏4 d,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L*),可溶性固形物(SSC)、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说明草酸处理可提高质膜稳定性,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以及维持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采后果实的抗冷性,缓解果实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