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双氢克尿噻(HCT)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2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HCT 25m g,每天1次,连用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钠、尿酸等。结果:22例治疗后的白天、夜间、诊室及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钠等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尿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小剂量HCT有明显的降压疗效,不引起糖与脂肪代谢紊乱,对血钾、血钠无明显影响,可作为一线或者首选降压药。  相似文献   

2.
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又是高血压累及的重要器官之一。微白蛋白可作为判定高血压病人肾损害进展的可靠指标[1,2],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微白蛋白尿的程度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3,4],因此,常规的降压治疗能否有效、稳定以及减轻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值得探讨。笔者观察了氯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住院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5.3)岁。根据1999年WHO-ISH公布标准:收缩压在140~179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在90~109mmHg之间,经病史询问、…  相似文献   

3.
头孢唑肟与头孢噻肟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孢唑肟与头孢噻肟对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重症呼吸道感染92例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唑肟组45例(简称唑肟组)及头孢噻肟组47例(简称噻肟组),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痰培养等检查。结果:唑肟组与噻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7.8%、53.2%(唑肟组vs噻肟组,P<0.05)与91.1%、72.3%(唑肟组vs噻肟组,P<0.05)。结论:头孢唑肟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噻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联合化疗,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m g/m2d1,静脉滴注顺铂20m g/m2d1~5,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00m g/m2d1~5,每3周为一周期,观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4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41.2%。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理想,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儿童支原体肺炎110例,分为阿奇霉素组及红霉素组.阿奇霉素组6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剂量8 mg/(kg·d),1次/d,疗程5 d,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剂量为10 mg/(kg·d),1次/d,连服3 d.红霉素组50例,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kg·d),1次/d,静滴,1周后改为罗红霉素口服,10 mg/(kg·d),分2次服用,连用7 d.结果阿奇霉素组症状和体征(发热、咳嗽带痰和湿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7 d胸片吸收好转率明显短于红霉素组(P<0.01或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3.3%、10.0%和72.0%、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脑灵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 2例,对照组4 0例。治疗组以活脑灵0 .2 g加入5 %葡萄糖2 5 0 m L 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14 d;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 0 0 m L 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治疗组有效率为85 .7% ,对照组有效率为5 5 .0 % ,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10 .35 0 2 ,P<0 .0 5 )。结论:活脑灵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前后血浆 P物质 (SP)和神经肽 Y(NPY)水平的变化和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0例高血压病患者福辛普利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及 2 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 SP和 NPY水平。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基础血浆 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6 4.5 7± 2 2 .5 2 )比 (94.2 8± 2 3.6 4) ng/ L ,P<0 .0 0 1], 期患者低于 期患者 [5 4.0 7± 2 2 .5 6 )比 (73.75± 18.6 1) ng/ L,P<0 .0 5 ,伴左室肥厚 (L VH)者低于无 L VH者 [5 4.33±2 3.98)比 (71.39± 19.2 2 ) ng/ L ,P<0 .0 5 ].而高血压病患者的基础血浆 NPY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130 .33± 45 .43)比 (91.96± 2 9.45 ) ng/ L,P<0 .0 0 1], 期患者高于 期患者 [(15 0 .71± 46 .11)比 (112 .5 0± 37.6 8) ng/ L,P<0 .0 1],伴L VH者也高于无 L VH者 [(16 2 .5 0± 41.81)比 (10 8.89± 34 .2 4) ng/ L ,P<0 .0 0 1]。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SP和 NPY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80 1,P<0 .0 0 1) ,福辛普利治疗 3个月后 ,血浆 SP水平升至 (73.33± 2 1.87) ng/ L(与治疗前或对照组比 P<0 .0 0 1) ,而血浆 NPY水平降至 (10 8.6 7± 33.39) ng/ L(与治疗前比 P<0 .0 0 1) ,与对照组比 P<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SP  相似文献   

8.
西沙必利(Cisapridel)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文献已有报道,但与多潘立酮对照研究的报道不多;为此我们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本组74例均符合WHO标准,均经胃镜或钡餐透视检查排除幽门梗阻,胃输出端梗阻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6例,女28例(Ⅰ型14例,Ⅱ型60例),年龄20~76岁,平均50岁,糖尿病病史2~22a。所有患者常规肝功能和电解质检查无异常发现,BUS除外肝胆疾病。74例随机分为:西沙必利治疗组44例和多潘立酮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胃轻瘫的各项临床症状(表1…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LMWH注射液治疗,每次0.4mL,每日两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0000)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500 mL,静脉滴注,2h内滴完,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滞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既往已确诊为川崎病的住院病例 55例 ,根据当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分 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为阿斯匹林 (ASP)组 1 5例 ,B组为激素治疗组 1 2例 ,C组为 IVIG组 2 8例。比较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 3周后主要指标恢复正常例数及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 (CAD)发生率。结果 :B、C组的发热、粘膜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短于 A组 (P<0 .0 1 ) ;C组的心电图、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例数明显高于 A组(P<0 .0 5) ;B与 C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 (P>0 .0 5)。3组的血小板恢复正常例数及发生 CAD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 :川崎病早期应用 IVIG效果好 ,激素 +ASP联合应用对治疗川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P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2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再以PP≥60 mmHg、脉压<60 mmHg分为2个亚组.结果 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24 h平均脉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PP≥60 mmHg组左室肥厚发生率较PP<60 mmHg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脉压增大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结构改变患者的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检测128例PTFv1负值增大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结构改变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交以61例PTFv1正常者为对照。结果:PTFv1负值增大组:(1)单纯左心房内径增大者房性心律失常(AA)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78.4%vs47.8%P〈0.05);(2)单纯左心室肥厚者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肾一夹(2K1C)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中药SF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结果表明,中药SF(3.2,1.6,0.8 g/kg·d)不同剂量均能显著降低2K1C大鼠血压,并可显著降低HW/BW、LVW/BW;降低左室蛋白质、MDA含量,增强SOD、NO活性,逆转左室肥厚.该作用与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清晨7 时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LVH及HRV.结果 治疗后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与治疗前相比,相邻正常RR 间期标准差 (SDNN)、相邻正常RR 间期差值的方差(RMSSD)、相邻正常RR 间期差值大于50 ms 的窦性心律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功率(HF)明显增加(P<0.01),而低频功率(LF)及LF/HF则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HRV有显著的扭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对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严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无创通气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无创通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1h和2h后两组动脉血中pH、PaO2、PaCO2的变化以及治疗2h后两组肺功能中PEF、FEV1.0/FVC的改变。结果无创通气组在治疗后较对照组PaO2、PaO2/FiO2升高、PaCO2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无创通气组的PEF、FEV1.0/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患者肺泡的氧合功能以及肺的顺应性,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angiotensin II was used in rat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giotensin i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blood pressure in one-kidney Goldblatt hypertension, in which plasma renin levels are not usually increased. The inhibitor produced marked falls in blood pressure, often down to normal levels in the hypertensive animals only when they were depleted in sodium and not after sodium repletion. Much lesser but still significant falls in blood pressure were also produced in normotensive sodium-depleted rats but not in repleted rats. We conclude that the importance of angiotensin for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its relation to available sodium or fluid volume, since the renin component in maintenance of either the hypertensive or the normotensive state could be exposed only by sodium deprivation. Therefore, volume expansion per se or other pressor factors may be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of these sodium-replete normotensive or hypertensive animals.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甘蔗和土壤氯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蔗上连续四年施用含氯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含氯化肥的施用对甘蔗的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蔗叶和蔗汁的氯含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氯量对蔗叶和蔗汁中氮、磷、钾含量无不良影响;在第四年,施氯量最大的处理,其0~20cm土层土壤的氯含量较基础土壤仅增加15~17mg/kg;施含氯化肥可使土壤pH值降低。因此,含氯化肥可以在甘蔗上使用,但在酸性土壤施用,应适当配合碱性肥料,防止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钾对紫色土稻麦产量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中,长期施用钾肥对紫色土钾素含量变化及钾肥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钾明显提高稻麦产量,维持紫色土有效钾的平衡;长期秸秆还田并配施化学钾肥是维持紫色土钾库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N-硝基-L-精氨酸(L-NNA)制备高血压模型,设置对照组、高血压模型组、牛磺酸组、共轭亚油酸组和二者合用组,测量各组尾动脉收缩压(SBP)、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牛磺酸(taurine,TAU)和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 icacid,CLA)合用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压组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组、共轭亚油酸组和二者合用组;L-NNA可使血清TG、TC水平显著升高,NO、NOS、HDL-C含量显著减少;牛磺酸和共轭亚油酸合用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的变化,使血压下降。得出结论,牛磺酸和共轭亚油酸能有效预防大鼠高血压的发生并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黄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钾肥,薯块膨大期迟后、日增重减少,导致鲜薯产量下降;与施钾处理相比,不施钾可提高薯块干物质含量,而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明显下降;长期不施钾肥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产量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以此筛选出高耐低钾力品种徐薯18、钾高效型品种徐薯25-2和钾敏感型品种苏薯7,可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