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发现的烟粉虱种群的生物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作标记,对采自2006年辽宁省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生物型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该烟粉虱种群所有个体的mtDNA COI基因片段与苏丹、摩洛哥Q型烟粉虱的相应碱基序列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表明该种群均为Q型烟粉虱.2007年,对发现Q型烟粉虱的该地区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烟粉虱种群.但鉴于Q型烟粉虱的危害性及其入侵性,有必要对该地区烟粉虱继续进行系统调查,防止Q型烟粉虱在该地区的定殖、扩散以及危害.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并具有多种生物型。本文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国内外12个地理种群烟粉虱的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北京海淀、河南郑州、山东枣庄、江苏南京、上海闵行、海南海口等地的烟粉虱与来自美国California州、Texas州、Arizona州以及以色列的B型烟粉虱的同源性达到99.8%~100%,由此可见目前在中国广大地区暴发成灾的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而采自云南省昆明地区一品红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与来自摩洛哥和西班牙的Q型烟粉虱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该烟粉虱生物型为Q型,这也是首次报道Q型烟粉虱入侵中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烟粉虱Q型和B型在国内外许多地区混合发生并造成危害,2种生物型的快速鉴定对于烟粉虱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2005—2009年山东各地采集的烟粉虱样品(139头Q型烟粉虱、239头B型烟粉虱)微卫星位点BEbi23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Q型烟粉虱只扩增到约400bp的片段(占98.6%),而多数B型烟粉虱扩增到的片段约200bp(占97.9%)。鉴于绝大多数Q型和B型烟粉虱分别只存在约400bp和约200bp产物片段,该方法可用于B型、Q型烟粉虱大量样品生物型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不同白肋烟品种的选择性差异,筛选出抗Q型烟粉虱的烟草品种或种质,在室内温度为(26±1)℃,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简称RH)为60%~80%,光―暗周期为14 h—10 h的条件下,研究Q型烟粉虱对不同白肋烟品种的选择性以及不同白肋烟品种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与烟草叶背茸毛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白肋烟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的选择性、产卵趋性及发育历期影响明显;烟草叶背茸毛密度与成虫数量显著相关,在生产上可以选育少毛的烟草品种增加对烟粉虱的抗性。Q型烟粉虱对鄂烟209的选择性强,说明鄂烟209抗虫性弱,而Q型烟粉虱对五峰1号的选择性弱,说明五峰1号的抗虫性强。  相似文献   

5.
严丹侃  张海珊  章东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32-16634
利用mtDNA COI基因片段对安徽合肥地区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地区所采集烟粉虱为Q型,且与云南昆明地区的烟粉虱种群同源性达到99.8%~100%,推测安徽合肥地区Q型烟粉虱很可能为外来入侵害虫,其发源地应该与云南昆明地区Q型烟粉虱一致。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是一种由许多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利用mtDNA COI基因作标记对上海地区的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所测上海10个代表性地区中,闵行区只检测到B型烟粉虱,嘉定、青浦和徐汇区只检测到Q型烟粉虱,其余各地区B型和Q型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共存.所测上海地区共45个种群中,有31个种群为Q型,占所测种群的68.9%,14个种群为R型,占31.1%.而且,大棚采集种群多为Q型(Q型占87.0%).结果说明Q型烟粉虱已在上海地区广泛存在、大量发生,并有取代R型烟粉虱成为上海地区烟粉虱主要危害类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B型和Q型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烟粉虱复合种中2种入侵性较强的生物型烟粉虱B型和Q型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入侵机制并对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以温室白粉虱以及浙江非B/Q型为对照种群,对世界各地16个烟粉虱B型种群和4个烟粉虱Q型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Q型种群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及多态性位点百分比等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烟粉虱B型的相应指数。聚类分析结果提示,ISSR标记能够区分烟粉虱不同生物型,但可能不适用于生物型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论】烟粉虱B型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Q型种群。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非露地烟粉虱越冬生物型的鉴定及系统进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tDNA COI基因作为标记,对河南省5个代表性地理区域的烟粉虱越冬生物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郑州地区烟粉虱越冬生物型有2种,寄主马蹄莲上的生物型为B型,番茄上的为Q型;安阳、三门峡、新乡和信阳地理种群上的烟粉虱mtDNA COI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致,生物型均为Q型.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郑州B型烟粉虱序列和其他地区的B型烟粉虱在序列进化上变异不大.安阳、三门峡、新乡、信阳Q型与美国福罗里达Q2型(FJ188524)烟粉虱mtDNA COI序列在系统进化上聚为一支,郑州Q型烟粉虱序列在系统进化上单独为一支,位于美国福罗里达Q1型(FJ188559)和Q3型(FJ188570)之间.以上结果说明,郑州和河南省内其他地理种群的Q型烟粉虱入侵来源地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制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近年来入侵我国的B型和Q型烟粉虱的危害、生物型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B型烟粉虱可为害寄主植物超过500种,包括多种蔬菜、花卉和大田作物,这些作物也是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介。在云南、浙江、北京等地区已有Q型烟粉虱存在的报道,其在浙江省曾大量发生危害。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很难根据形态特征来区分,分子标记能有效地区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叶片背面,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病害发生。烟粉虱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结论]应重视B型和Q型烟粉虱的传播与危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烟粉虱B型和Q型是两种入侵性较强的生物型,在山东省农区混合分布。B型与Q型入侵种群的快速鉴别对于进一步解析烟粉虱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防控有重要意义。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国内外27个Q型种群和1个B型种群微卫星BEM06位点。结果表明:微卫星BEM06位点不能有效鉴别山东省B型与Q型烟粉虱。山东省的Q型烟粉虱入侵来源与西班牙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B型烟粉虱危害青萝卜造成其叶脉、表皮及木质部变白(白心)。随着接虫密度的增大,青萝卜叶脉变白株率、外表皮退绿株率和白心率依次增加,单株有虫40头以下时,青萝卜白心率在10%以下;青萝卜定苗期和膨大期接虫,白心率分别是57.14%和75.00%,定苗期和膨大期是烟粉虱危害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12.
10种杀虫剂对南京地区Q型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南京地区Q型烟粉虱的毒力,为生产上科学选择杀虫剂品种提供依据。根据烟粉虱的虫态和虫龄分别设计毒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0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和印楝素对烟粉虱成虫、若虫毒力较高,测定的杀虫剂品种中仅印楝素和噻虫啉对烟粉虱卵表现出较好的杀伤作用;在南京地区防治烟粉虱时应选用敏感性高的抗生素类杀虫剂,交替使用新烟碱类农药,并配合使用对烟粉虱卵高效的杀虫剂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目前生产上蔬菜病虫害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难防难治的几种主要蔬菜病虫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新技术,主要包括白粉虱、烟粉虱、蓟马等虫害,茎基腐病、黄萎病、蔓枯病、靶斑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14.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iotypes B and Q are two invasive biotypes in the species complex. The comparison of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two biotypes is of significance to show their invasive mechanism and to their control. The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 mark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16 B-biotype populations and 4 Q-biotype populations worldwide with a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popul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and a B. tabaci non-B/Q-biotype popul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as used as control populations.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indexes of biotype Q including Nei's gene diversity index, Shannon informative index,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iotype B. Th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biotype Q might provide the genetic basis for the excellent ecological adaptation. Cluste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ISSR could not be used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ough it could easily distinguish the biotypes of B. tabaci. The difference of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between the biotype B and the biotype Q exists based on the ISSR marker. Meanwhile,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lecular marker has its limitation in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mong the biotypes of B. tabaci.  相似文献   

15.
番茄多茸毛性状的遗传研究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多茸毛基因和黄化基因(TM-2nv)的亲本与无多茸毛性状的亲本配制的六世代遗传群体为材料,研究番茄多茸毛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抗逆性、抗虫性及病毒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番茄植株的多茸毛性状属于质量性状,且受1个显性基因控制,并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反应。多茸毛番茄对蚜虫、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对TMV、CMV和TYLCV表现为高抗、抗和中抗,避虫防病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好的耐涝性和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瓜对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的不同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生物型(中东-小亚细亚1种)和Q生物型(地中海种)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杀虫剂的滥用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危害到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因此,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十分必要。利用植物抗性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论文旨在探讨黄瓜植株被B型、Q型烟粉虱取食后营养和防御相关酶系的反应差异,阐明黄瓜植株应对烟粉虱取食防御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利用植物抗性防控不同烟粉虱生物型提供依据。【方法】以实验室长期培养的B型、Q型烟粉虱和黄瓜博杰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黄瓜植株4片真叶期分别接B型、Q型烟粉虱成虫200头,同时分别以不接虫的黄瓜植株为对照,在烟粉虱持续取食1、3、5、7、9 d后,分别测定黄瓜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酚含量、防御物质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在整个实验期内,B型烟粉虱取食3 d后,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Q型烟粉虱取食1 d后,黄瓜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植株显著下降。黄瓜叶片中多酚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取食后均升高,但对Q型烟粉虱取食更敏感,即活性更高。B型烟粉虱取食后引起黄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均升高、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下降;而Q型烟粉虱取食后则引起SOD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下降。【结论】烟粉虱B型和Q型取食诱导黄瓜的营养物质含量、防御酶或保护酶活性发生不同变化。B型、Q型烟粉虱取食均能诱导黄瓜植株防御物质多酚的合成,导致叶片内多酚含量升高;但二者对黄瓜营养物质及保护酶的活性诱导存在差异,B型烟粉虱诱导黄瓜营养物质增加,Q型取食导致营养物质下降,而黄瓜防御物质在Q型烟粉虱取食后活性更强。两种烟粉虱生物型在寄主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在制定防治策略上,应该因不同烟粉虱生物型或不同寄主植物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烟粉虱B型和Q型竞争能力的室内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型和Q型均为外来入侵种类。近年田间调查表明,Q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取代B型成为优势种,有必要研究烟粉虱生物型之间的取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这两种生物型的取食能力及竞争能力,以期为烟粉虱有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测定烟粉虱B型和Q型雌、雄成虫在黄瓜叶片上的取食行为,并在室内黄瓜上混合饲养两种烟粉虱生物型,多代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雌雄比例,以比较其在室内无农药压力条件下的竞争力。【结果】 EPG结果显示,(i)总体上,烟粉虱B型的总刺探次数(P=0.020)和刺探的总持续时间(P=0.048)显著高于Q型;在第2阶段B型E波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Q型(P=0.001),刺探时间百分比差异不显著;B型Pd波总次数(P=0.012)和Pd波总持续时间(P=0.016)均显著高于Q型;(ii)烟粉虱B型雌性非刺探波Np的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雄性(P=0.035);而第2阶段刺探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大于雄性(P=0.011),与唾液分泌相关的第2阶段E波百分比却显著短于雄性(P<0.001);但B型雌、雄性成虫在第3阶段吸食韧皮部汁液的时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Q型雌性不仅在第2阶段刺探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雄性(P=0.031),而且在整个记录时间内的总持续时间也显著高于雄性(P=0.039),而雌性的非刺探时间Np波却显著短于雄性(P=0.038);(iii)对于雌性,烟粉虱B型被动吸食植物汁液的E2>10 min的个数显著多于Q型(P=0.036);但是,烟粉虱Q型雌性第2阶段E波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雌性(P<0.001)。两种生物型混合饲养结果显示,随烟粉虱世代增加,B型和Q型所占比例逐步出现分化。第1代时,B型种群数量在混合种群中所占比例已接近80%;而第5代和第6代时,B型所占比例已达到98%,Q型近乎完全被B型取代。同种生物型烟粉虱两性间的比例变化趋势一致,且同种生物型烟粉虱雌性所占比例均略高于其雄性。【结论】室内EPG记录和多代混养种群动态结果都表明,在室内没有农药压力的环境下,烟粉虱B型在黄瓜上的取食能力和种群竞争能力均高于Q型,而且两种生物型雌性的取食和竞争能力均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烟粉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A、B两种生物型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鉴定这两种生物型的形态特征。此外,文中还就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的区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烟粉虱的田间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重要的入侵农业害虫,已对众多常规杀虫剂产生了高度抗性。论文针对烟粉虱的高效治理问题,通过室内和田间联合应用昆虫病原真菌与化学农药,评价其是否对烟粉虱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烟粉虱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在前期试验已经筛选到一株对Q型烟粉虱毒力较高的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菌株Mf96基础上,先于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喷雾法,在3个浓度梯度(1.0×108、1.0×107、1.0×106个孢子/mL)的黄绿绿僵菌(Mf96)分生孢子悬乳剂中添加1.8%阿维菌素WP,分别配制成含0、15、30、45和60 µg·mL-1剂量的1.8%阿维菌素WP溶液,并喷到Q型烟粉虱2龄若虫体表,检测其死亡率。在体视显微镜下记录单位面积内的孢子沉积数量。田间试验中,分别将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悬乳剂(1.0×108个孢子/mL)和1.8%阿维菌素WP(60 µg·mL-1)单用和混用后喷施于NC95烟草上,评价其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实验室条件下,Mf96菌株悬乳剂从第4 天到第8 天对“Q型”烟粉虱2龄若虫的LC50从1 376降至183个孢子/mm2。Mf96菌株与阿维菌素(60 µg·mL-1)混合作用7 d后,真菌LC50从378降至46个孢子/mm2。低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的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不同浓度黄绿绿僵菌(低、中、高)孢子悬乳剂分别与不同浓度阿维菌素(0、15、30、45 和 60 µg·mL-1)复配处理后,Q型烟粉虱2龄若虫有不同僵虫率,其中以阿维菌素30 µg·mL-1与黄绿绿僵菌高浓度悬乳剂复配处理Q型烟粉虱2龄若虫产生的僵虫率最高,达86.8%。对照(悬乳剂基础配方)和单独喷施阿维菌素处理中未见到僵虫。田间喷施真菌孢子悬乳剂、药剂和菌药混剂后5 d和10 d,菌药混用的Q型烟粉虱若虫虫口减退率均最高,分别为53.6%和85.7%;5个随机抽查时间得到校正防效变化趋势与虫口减退率趋势一致,25 d菌药混用的校正防效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88.9%;5个随机抽查时间得到的对照组虫口减退率均为负值。【结论】黄绿绿僵菌Mf96菌株与阿维菌素联合在实验室和田间防治Q型烟粉虱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因此,利用黄绿绿僵菌Mf96分生孢子悬乳剂与低剂量1.8%阿维菌素WP联合防治Q型烟粉虱是一项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