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场1997—2003年间的育种资料,乐谱经过微卫星标记校正后。用MTDFREML软件估测了初生重(BWT.n=1282)、断奶重(WWT,n=1000)和断奶毛长(WSL,n=909)三个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结果 表明BWT、WWT和WSL的遗传方差、不相关的随机效应方差(永久环境效应方差)所占的比例较小,残差方差所占的比例较高。三个性状的遗例传力分别为0.24、0.06、0.13,相应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53和-0.52。 相似文献
2.
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群206个个体第1、2、3、9号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研究,检测微卫星在凉山半细毛羊中的等位基因数,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i)、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了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实验采用的1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凉山半细毛羊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2778个(3~19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1(0.253~0.833),遗传杂合度均值为0.500(0.026~0.888)。表明该品种绵羊遗传多态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并且所选18个微卫星基因座适用于绵羊的遗传连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凉山半细毛羊核心育种群206个个体第1、2、3、9号染色体上的1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研究,检测微卫星在凉山半细毛羊中的等位基因数,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i)、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了凉山半细毛羊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实验采用的1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凉山半细毛羊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2778个(3~19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1(O.253~0.833),遗传杂合度均值为0.500(0.026~0.888)。表明该品种绵羊遗传多态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并且所选18个微卫星基因座适用于绵羊的遗传连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羊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伴有胸膜炎的传染性肺炎,常发生于绵羊,在中东及非洲和亚洲的多数国家很常见,严重危害当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预防该病主要是做好疫苗保护,对已发病羊可用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控制。就一例凉山半细毛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与大家进行交流,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自然经济状况条件1.1自然状况金阳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金沙江中游北岸,有17万人,位于东经102°56′30″~103°30′20″,北纬27°22′10″~30°57′40″之间。全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大于150d,日照时数1600h,降雨量1000mm,相对温度80%,境内属中亚热带状分布。金阳是彝族聚居县,彝族人民由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生 相似文献
7.
8.
鳜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选育过程中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来自湖南、江苏、广东的翘嘴鳜为基础群体,构建了21个同胞半同胞家系,利用动物模型对不同家系进行了遗传分析:鳜鱼210日龄体重、体长的遗传力为0.40、0.45,属于高遗传力;体高的遗传力为0.29,属于中遗传力。相关分析表明,鳜鱼体重?体长间的遗传相关为0.96;体长?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2,体重?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4,因此进一步选育采用个体选育或者个体选育与家系选择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对某一生长性状进行选育时,其他两个相关性状也会得到间接选育。经过选育鳜鱼F2群体平均体重遗传进展为7.5 g,较第一代增加7.5%,F3群体平均体重的遗传进展为9.75 g,较第二代增加9.0%。F3群体平均体长与F1比较无显著提高。F3群体平均体高的遗传进展为0.22 cm,较第一代增加9.9%。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鳜鱼育种效率提供重要参数,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索研究不同的水深和容器的透光性是否影响望天眼金鱼最终成功翻眼率,并通过杂交试验,探讨金鱼望天眼性状是否稳定遗传。试验首先选取红望天眼金鱼两雌一雄和一雄偏龙睛五花金鱼,进行人工混合繁殖,随机选取后代分四组,分别在透明玻璃缸水深15 cm(A)、透明玻璃缸水深30 cm(B)、不透光塑缸水深15 cm(C)和不透光塑缸水深30 cm(D)环境中养殖290 d,统计最终金鱼成功翻眼率,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进行望天眼金鱼与翻眼不成功的介于望天和龙睛中间体的金鱼进行正反交和各自自交,统计后代最终的眼睛性状。结果显示:水深对望天眼金鱼成功翻眼率影响极显著,容器透光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亲本翻眼程度越大,其后代望天比例越高,表明望天眼性状受遗传影响较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受母体遗传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鲟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家系标准化培育技术构建了30个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父系全同胞家系(包含6个母系半同胞组),培育至150日龄和410日龄时,分别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测量50尾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利用ASReml软件进行方差组分的估计,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进行俄罗斯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15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055、0.18±0.058,41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8±0.070、0.094±0.049,不同日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均为低遗传力,表明俄罗斯鲟更适合大规模家系的育种方法;150日龄和41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2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5,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7,说明对体重或体长进行选育,均能实现改良生长性状的目标;不同日龄俄罗斯鲟家系平均体重的平均变异系数高于平均体长,前者为29.09%、29.46%,后者为10.16%、8.43%,表明俄罗斯鲟体重性状更具选育潜力。本研究估测了俄罗斯鲟不同时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旨在为下一步合理制定该物种育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68个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全同胞家系,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和约束极大似然法对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1)45日龄、75日龄体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545±0.0505、0.1933±0.0475,腹节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672±0.0473、0.1937±0.0468,体重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934±0.0439、0.1992±0.037,均为中等遗传力;2)不同日龄下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均为高度正相关,45日龄体长–腹节长、体长–体重、腹节长–体重的表型相关为0.7121±0.0188、0.5147±0.0277、0.5052±0.0280,遗传相关为0.9896±0.00340、0.9304±0.0321、0.9429±0.0301,75日龄体长–腹节长、体长–体重、腹节长–体重的表型相关为0.6710±0.0236、0.6555±0.0181、0.6534±0.0160,遗传相关为0.7637±0.0161,0.7479±0.0148,0.7177±0.0131。本研究表明对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以体长、腹节长、体重任一性状作为指标进行选育均可达到生长改良的目的,本研究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的早期选择育种和多性状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九孔鲍幼鲍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1个父本配3个母本,建立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12个半同胞家系和36个全同胞家系.在40日龄、120日龄、180日龄、240日龄时分别对所建36家系个体测量壳长,壳宽与体质量.采用单性状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REML)估计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各阶段体质量,壳宽与壳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九孔鲍幼鲍在40、120、180、240日龄时壳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13±0.09)~(0.56±0.15),壳宽遗传力估计值为(0.13±0.06)~(0.62±0.13),体质量遗传力估计值为(0.18±0.15)~(0.26±0.08),均属于中等遗传力.另外,从性状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可以得出,九孔鲍稚鲍在不同日龄壳长、壳宽与体质量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正相关(P≤0.05).表型相关系数为0.66~0.94,遗传相关系数为0.85~0.98,研究结果表明,以3个主要生长性状之一作为选育目标,均能达到遗传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个雄体配3个雌体,构建了1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54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生长到5月龄60个全同胞个体的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9个生长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估算了5月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凡纳滨对虾各生长性状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狭义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460、0.392、0.303、0.234、0.251、0.330、0.282、0.321和0.356,属于中高等遗传力范围,显示出较高的选择育种潜力.基于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及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的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表明,各个性状间均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遗传相关在0.750 ~0.976,体质量—全长的遗传相关为最大(0.976),全长—第三腹节背高的遗传相关为最小(0.750),表型相关为0.507~0.947,体质量—全长为最大(0.947),第一腹节背高—头胸甲高为最小(0.507).经t检验,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以任意一个生长性状为参数进行选育,均可达到改良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草鱼幼鱼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草鱼幼鱼阶段生长性状和肌肉成分的遗传改良潜力。随机采集288尾人工繁育的4月龄草鱼幼鱼,基于12对微卫星标记,鉴定出来自16个家系(8个母本,9个父本)的273尾个体,各家系、母本和父本对应子代贡献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草鱼3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和2个肌肉成分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比较发现,3个生长性状和粗蛋白含量在家系和母系半同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3个生长性状和2个肌肉成分指标在父系半同胞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基于动物模型和限制性最大似然法,草鱼4月龄体质量、体长、肥满度、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遗传力估值分别为0.34、0.33、0.17、0.17和0.20,其中3个生长性状遗传力估值统计检验显著(P<0.05)。遗传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与体长之间呈极显著的高度正相关(0.82, P<0.01),肥满度与体质量和2个肌肉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0.17-0.29, P<0.05)。研究表明,草鱼4月龄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选育潜力,并可通过体长选择实现对体质量的遗传改良;推测在草鱼生长改良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肥满度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这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运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var.singuonensis)、荷包红鲤(C.carpiovar.wuyuanensis)和瓯江彩鲤(C.carpiovar.color)的双列杂交子二代F2的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和尾柄高)的上位性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除体高外,其余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长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达显著水平(P<0.05);这10项性状的上位性方差占总遗传变异量的百分率为:体质量11.4%、全长22.6%、体长14.0%、体宽8.3%,头长24.2%、吻长17.5%、眼径12.9%、眼间距23.1%、尾柄长5.4%和尾柄高20.1%;通过3种红鲤亲本的遗传育种效应预测发现,瓯江彩鲤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能显著增加后代的体质量、全长和体长,而兴国红鲤和荷包红鲤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能显著降低后代的体质量、全长和体长。上位性遗传效应在鱼类数量性状的遗传育种中具有较重要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73-578]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本实验估算了零换水养殖模式下的遗传参数,分析该模式与大换水量养殖模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G×E),为后续留种、配种方案制定等育种规划工作提供依据。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定向交尾建立了51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利用荧光标记识别家系,采用零换水养殖模式混养52 d后,测量并记录2个养殖池中的3822尾存活虾的体质量、体长及性别等信息。采用线性(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REML算法,基于个体动物模型和父母本阈值模型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结果显示,收获体质量和存活率具有较大变异系数。收获体质量和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49±0.08和0.43±0.07,均属于中高遗传力(h2≥0.15);存活的遗传力为0.11±0.03,属于低遗传力(h20.15)。收获体质量与收获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8±0.01;收获体质量和体长与存活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15和0.34±0.15。对于体质量和存活性状,零换水和大换水量养殖模式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11和0.65±0.11,G×E效应显著(K0.5)。综上所述,凡纳滨对虾在零换水养殖模式下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但是与大换水量常规养殖模式相比,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重排序效应,因此针对该养殖模式应单独建立选育系进行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7.
Genetic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nine quantitative traits by a marker‐based method in Large Yellow Croaker,Larimichthys crocea (Richards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Large yellow croaker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biomass production of any maricultured fish in China. However,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etic parameters of its commercially important traits. As an initial step towards developing a selective breeding programme, genetic parameters of nine quantitative traits were estimated using a marker‐based method. Dorsal fi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extract genomic DNA, and GB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libraries for sequencing. Genetic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by REML method through a genomic relationship matrix (G matrix) constructed by abundant genomewide SNPs. The nine traits were body weight (BWT), body length (BL), body height (BH), length/height ratio (LTH), body width (BWH), eviscerated weight (EW), gonad weight (GW), eviscerated weight/body weight ratio (REB) and swim bladder index (SBI). Estimates of heritability were 0.63 ± 0.11, 0.60 ± 0.11, 0.53 ± 0.11, 0.34 ± 0.11, 0.55 ± 0.11, 0.66 ± 0.11, 0.37 ± 0.10, 0.25 ± 0.08 and 0.71 ± 0.10 for the nine traits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igh heritability values may be derived from calculating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y high‐density SNPs. To illustrate that, we had studied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heritability estimate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SNPs evenly sampled from 29748 SN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s of heritability generally decreased when the number of SNPs reduced. There were relatively high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airs of BWT, BL, BH, BWH and EW, which indicated that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these traits could be accomplished merely by selecting one trait.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ater selective breeding programme. 相似文献
18.
三角帆蚌早期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巢式设计构建了三角帆蚌17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包括51个全同胞家系。幼蚌规格达到1 cm时,在每个全同胞家系随机取40个个体,共2 040个个体,测量它们的壳长、壳高、壳厚、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壳长、壳高、壳厚、体质量这4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56±0.047,0.488±0.060,0.453±0.055,0.518±0.050。这4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476~0.709和0.574~0.868。三角帆蚌早期阶段生长性状有足够的遗传方差,可以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预期能够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这4个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较紧密,可以通过对体质量进行选择,同时改良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