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种子萌发法通过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进行胁迫处理,以探讨Na2CO3胁迫对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5 mmol/L的Na2CO3溶液对蒲公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和极显著抑制作用。5~150 mmol/L的Na2CO3溶液胁迫下蒲公英种子仍能萌发,说明蒲公英种子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复水试验也表明蒲公英种子对Na2CO3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该特性为充分利用新疆地区盐碱地进行蒲公英的种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处理土壤,研究碱性盐对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性盐浓度的升高,碱蓬种子的成苗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在Na+浓度相同的情况下,Na2CO3对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NaHCO3;碱性盐对碱蓬幼苗地下部分胁迫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胁迫作用;可以将碱蓬引种到Na2CO3浓度小于50mmol/L和NaHCO3浓度小于100mmol/L的盐碱地。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和Na2SO4盐溶液处理绿豆的种子,对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绿豆在种子萌发出芽阶段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在100~200 mmol/L的NaCl和Na2SO4胁迫下对绿豆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抑制幼苗生长.在低浓度Na2CO3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说明绿豆不耐碱性盐Na2CO3.  相似文献   

4.
以波斯菊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CO3胁迫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波斯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高峰期均随之延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低浓度(≤5mmol/L)Na2CO3盐溶液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5 mmol/L)盐溶液则对波斯菊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白三叶新品系‘Z00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80、120、160、200mmol/L)碱性盐溶液(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20mmol/L)提高白三叶种子的萌发能力、促进幼苗生长,而高浓度(40mmol/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溶液浓度大于80mmol/L,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和根长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白三叶种子萌发适宜的碱性盐溶液浓度应小于94.50mmol/L。碱性盐溶液对白三叶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牛通 《北方园艺》2012,(15):86-88
采用浓度为0%、0.2%、0.4%、0.6%、0.8%、1.0%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凤仙花种子,通过对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研究不同盐分对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滞、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Na2CO3胁迫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抑制,NaCl胁迫时,发芽和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NaHCO3胁迫时受到的抑制介于中间。综合分析,3种盐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甘肃2种种源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 foliaL.)种子为试材,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3种组合A(NaCl∶ Na2SO4=1∶1)、B(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C(NaHCO3∶Na2CO3=1∶1),设置5个浓度梯度(0%、0.3%、0.6%、0.9%、1.2%),比较了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沙枣种子的萌发情况,以期为沙枣种子萌发期的耐盐碱特性和沙枣的引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低浓度混合盐碱胁迫下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较对照组升高,随着混合盐碱浓度逐渐增加,其各指标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盐碱对沙枣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不同,碱性盐胁迫>中性盐胁迫>混合盐碱胁迫.甘肃种源较宁夏种源表现出更好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黍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取浓度为0.4%、0.8%、1.2%、1.6%、2.0%、2.4%的NaCl、MgCl2和Na2SO4对黍子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黍子种子在不同种类的盐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值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NaCl、Na2SO4及MgCl2胁迫下,黍子种子萌发可忍耐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2%、0%~1.6%、0%~2.0%。3种单盐胁迫条件下对黍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依次为NaClNa2SO4MgCl2。  相似文献   

9.
以离子浓度为0.06、0.12、0.18 mol/L的等渗NaCl、NaHCO3和Na2 SO4 3种钠盐溶液分别对“乌金六号”茄子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等渗钠盐胁迫对于茄子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渗NaC1、NaHCO和Na2 SO4盐溶液处理均可对茄子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NaHCO3处理对茄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NaCl次之,Na2 SO4最弱;供试种子可以忍耐0.06 mol/L NaCl胁迫、0.03 mol/L NaHCO3胁迫和0.06 mol/L Na2SO4胁迫.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紫花地丁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及二者质量比1∶1配成的混合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胁迫,调查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使紫花地丁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降低,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种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NaCl>混合盐>Na2SO4;紫花地丁种子萌发时3种盐的耐盐适宜范围为Na2SO41.2%、混合盐0.54%、NaCl 0.54%,耐盐半致死浓度为Na2SO41.98%、混合盐0.83%、NaCl 0.80%,耐盐极限浓度为Na2SO43.24%、混合盐1.30%、NaCl 1.22%。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通过不同配比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对紫苏种子进行盐碱胁迫模拟,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和甘露醇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结果表明: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3种盐...  相似文献   

12.
多种盐胁迫对中华补血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2CO3及混合溶液对补血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单盐胁迫有利于补血草种子的萌发,但在较高盐浓度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发芽率、幼苗叶长、根长均呈下降趋势,盐胁迫对根长比对叶长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浓度(0.5,1.0,5.0,10,50,100,150,200mg/L,以Se2+计)的Na2SeO3溶液处理种子,然后对种子的发芽情况及发芽后的生长状况、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0.5,1.0,5.0 mg/L)硒对甜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中Na2SeO3浓度为1.0mg/L时种子萌发和生长最好;而较高浓度(10,50,100,150,200 mg/L)硒对甜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4.
NaCl和NaHCO_3胁迫对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前种子为试材,采用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HCO3溶液胁迫处理对车前种子萌发及解除胁迫后萌发的影响,探讨车前种子耐盐碱的能力。结果表明:浓度为4‰的NaCl和NaHCO3的溶液均对车前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影响车前种子相对发芽率的NaCl浓度的适宜值和临界值分别是4.69‰和7.42‰;影响车前种子相对发芽率的NaHCO3浓度的适宜值和临界值分别是12.44‰和18.35‰;解除胁迫后,NaCl胁迫的种子复萌率在13.10%~56.33%,NaHCO3胁迫的种子复萌率在12.31%~36.52%。综上所述,车前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5.
氯化钠模拟盐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冬青种子为试材,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20、30、40、50、60、70、80、90、100mmol/L)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了萌发恢复率。结果表明:在NaCl模拟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NaCl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602),NaCl浓度低于30mmol/L时,对沙冬青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其中10mmol/L NaCl能提高沙冬青种子萌发率,而高于80mmol/L浓度的NaCl对种子萌发、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沙冬青幼苗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以及根冠比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保护性酶(POD、SOD)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种子浸提液丙二醛(MDA)含量和CAT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幼苗根系活力(TTC)与NaCl溶液浓度呈单峰曲线,在30mmol/L出现峰值。解除胁迫条件,不同NaCl处理沙冬青种子复水萌发率平均达15.8%,复200mg/L赤霉素萌发率平均达23.1%。综合来看,沙冬青种子恢复萌发率与NaCl浓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一定浓度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和抗盐特性,但过高浓度的NaCl导致沙冬青种子失活。  相似文献   

16.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 Cl和Na2SO4对籽粒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两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0 mmol/L Na Cl和Na2SO4胁迫处理促进籽粒苋种子萌发,而过高浓度的盐胁迫则抑制籽粒苋种子萌发。籽粒苋种子萌发期对Na Cl和Na2SO4盐胁迫的适宜浓度为74.06 mmol/L和66.54 mmol/L、半致死浓度为121.59 mmol/L和102.05 mmol/L、极限浓度为197.63 mmol/L和158.87 mmol/L,且籽粒苋种子萌发期对Na Cl胁迫的耐受性强于Na2SO4胁迫。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解江苏沿海地区羊角椒对盐碱环境的耐胁迫能力,以2种羊角椒品种(盐东羊5号、盐东 羊13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0、5、10、20、30、40 mmol/L)对羊角椒种子进行盐 碱胁迫,分析其萌发性状,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羊角椒品种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在不同浓度Na2CO3的胁迫下,发芽指标(除盐东羊13号的发芽指数外)和生长指标均随浓度的增加呈现 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Na2CO3浓度为5 mmol/L时,2个品种的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均较对照 增加,胚根长、胚芽长和鲜质量等生长指标也较对照有所提高;而Na2CO3浓度≥20 mmol/L时,2个品 种的各项发芽指标较对照均出现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则大幅度提升,生长指标等性状也有所降低,与 Na2CO3浓度呈负相关变化,根长抑制率、芽长抑制率和鲜质量抑制率较对照均极显著升高。采用隶属函 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得,低盐碱条件下盐东羊5号品种的耐盐碱性较好,适宜范围内的高盐 碱条件下则是盐东羊13号品种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紫薇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对紫薇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低浓度NaCl(≤0.8%)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NaCl(≥0.8%)抑制种子萌发;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紫薇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极限值分别为1.50%、2.26%、3.02%。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浓度的NaCl和NaHCO3溶液分别对番茄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处理均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NaHO3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处理;供试种子可以忍耐0.06mol/L的NaCl胁迫和0.03mol/L的NaHCO3胁迫。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和大叶白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和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种子为试材,研究了0(CK)、50、100、200、400、600mmol/L NaCl 6个盐浓度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同时,为揭示罗布麻幼苗耐盐特性,采用砂培法培养植株,分析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罗布麻幼苗不同部位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可抑制2种罗布麻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2种罗布麻种子萌发的耐盐临界值为400mmol/L左右,胚根生长的耐盐临界值为100mmol/L NaCl;600mmol/L NaCl可完全抑制罗布麻和大叶白麻种子的萌发,但解除盐胁迫复水后,2种罗布麻种子发芽率及胚根、胚芽生长恢复至对照水平;盐胁迫对种子发芽率、胚根、胚芽生长及幼苗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影响表明,大叶白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较罗布麻耐胁迫,通过对2种罗布麻生境分析,认为这是与它们的生境相适应的。罗布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耐盐性研究对盐碱地上罗布麻的人工栽培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