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古田竹荪生产一般是采用室外畦床栽培,菌株是高温型棘托竹荪,接种后在畦床生长1~2年,而每年出菇只有6~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阶段的空场地,近几年来我所进行了在竹荪畦套种猴头菇立体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收成,每亩地可种植竹荪400m~2,收干荪80~90kg,套种猴头菇8000多袋,产干菇350kg,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套种在竹荪畦上的猴头菇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以前,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接种好的  相似文献   

2.
香菇、灵芝组合周年性栽培技术吴庆其,姚林宇(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323800)香菇、灵芝代料栽培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不同的特性。灵芝子实体发生在夏秋两季,而香菇子实体则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香菇菇木在荫棚畦床上进行出菇管理,而灵芝袋栽既可在室内层架...  相似文献   

3.
现有竹荪生产多采用野外畦床式栽培,品种常用高温型棘托、长裙竹荪。接种后菌种在畦床内潜伏生长2—3年,而每年出菇只有一季(6~10月份),其余7个月则为空闲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期这阶段的空闲场地?近年来我所作了试验与研究,在竹荪畦床面上排放木屑袋栽香菇菌筒,形成立体化栽培,获得一地多用,省工、省地、管理方便,一举两得的效益。一亩地种植竹荪400平方米,可收竹荪干品80公斤,价值5万元,套种香菇8000筒,可产鲜品6000公斤,产值2万元,两项合计产值7万元以上,成为我国当前食用菌生产中高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1)
组合香菇、金针菇、茶树菇菌渣栽培平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菌渣组合栽培平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渣组合均能够栽培平菇,试验最佳菌渣组合为香菇菌渣100 kg,金针菇50 kg和茶树菇0 kg。菌渣栽培平菇可以节约棉子壳用量,提高种植者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菇房,解决菇粮矛盾,做到菇粮双丰收,我于1990年以来,进行了竹荪畦床套种香菇试验,试验面积400m~2,收香菇422.15公斤,竹荪41.6公斤,总收入达73731.3元,纯利润为53037元,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 1.品种选择:竹荪采用长裙棘托品系中的高温型品种;香菇选用中温偏低型品种。 2.季节安排:竹荪在秋季(10—11月间),即在香菇脱袋下田前15天进行堆料播种,使菌丝萌发定植。香菇排场后,10天左右开始喷水转色,这时,竹荪菌丝已布满基  相似文献   

6.
香菇木屑栽培,多数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只有春秋两季。1981年,我们根据香菇L_B菌株的生育条件,利用人防地道进行多季栽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获得了“周年生产”,“四季出菇”的良好效果。截至82年2月底,先后压制香菇菌块近四千块(约合2400平方尺),已收鲜香菇2568斤。一、环境与设备 1.场地处理:地道高约3米,宽2.8米,长250米,两个洞口。投产后地道内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7.
代料香菇夏季栽培,把出菇时间安排在6~10月,是根据市场需要,错开生产季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新的香菇生产方式。香菇系高温养菌低温变温结实的大型真菌,其生理特性决定了夏季栽培与常规栽培有一些不同点,根据我市几年来栽培试验及1990年大面积推广的经验教训,香菇夏季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首创竹荪生料栽培新生产线,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比老法栽培提前半年以上采收,每10平方米当年可收竹荪干品2~3公斤,单产提高2倍,一次接种连收2~3年。卓洋乡余养彬种植70平方米,当年收干品14.2公斤,收入10730元;凤都乡朱能武种植600平方米,其中160平方米开采,收入2万元,全县1990年800户菇农栽培1万平方米,均获可观的经济效益。古田县生料栽培竹荪速生高产新技术详细介绍于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竹荪属于中温型菌类,栽培季节的安排,一般分春播秋收和冬播春收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安排生产时必须根据竹荪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9.
香菇床式脱袋栽培技术陈德明(上海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香菇脱袋栽培是上海市效与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性生产相配套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这项技术日趋完善。为了加快这一新技术推广,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品种脱袋栽培以香菇中高温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将乐县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开展了瓜蒌-竹荪生态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340kg/m~2,而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285kg/m~2。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竹荪鲜菇产量比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高0.055kg/m~2。667m~2按种植竹荪400m~2计算,可增收竹荪鲜菇44kg,增值880元,说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红托竹荪高产栽培因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县商业局在梅源栽培533m~(2),当年收干荪2.5kg。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谈谈竹荪高产栽培的几个主要因子。 1 场地选择 选场包括场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栽培场地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整个场地的失败。梅源张乃培1997年种植5000多瓶竹荪种。栽培初期翻耕松土,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适度,这样土壤通气条件良好,菌丝发育好。然而由于选用稻田,梅雨季节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土质属细沙土,松耕后时间长土层发生板结,通气不良,即使初期生长健壮的菌丝碰上积水、缺氧长势减弱,甚至腐烂死亡,播种1亩仅见零星几朵  相似文献   

12.
醋糟在竹荪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业寿  沈中兴 《食用菌》1992,14(3):29-30
目前国内对竹荪的研究多限于品种的驯化,栽培料的筛选及管理措施的改进等.醋糟作为酿造厂的一种废弃物,国内有人报道用它来栽培平菇获得成功,这无疑是变废为宝开发利用醋糟的一条途径.但醋糟能否用于较高经济效益菌类的制种与栽培,尚未有报道.为此,我们将醋糟用于竹荪的制种,探讨菌株的适应性,为今后用作栽培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用菌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要求周年供应.香菇传统的栽培方式一年只一季,不仅设施利用率低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栖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了山东省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利用常规设施大棚,采用高温香菇和低温香菇的搭配模式周年栽培,在同一个大棚内,通过选用高产配方、科学发菌、出菇管理、综合防控病虫害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一年栽培两个品种,达到常规栽培设施周年利用,显著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的"春栽香菇+反季节香菇"生产模式,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段木香菇不时栽培,除了利用春季和秋季的自然发生期生产鲜香菇上市外,还可进行冬季栽培、抑制栽培和夏季栽培,周年生产鲜香菇。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在市场价格高时出售鲜香菇,得到好价钱。一、冬季栽培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香菇生长发育停止了,这期间可在人工控调温度和湿度的  相似文献   

15.
棘托竹荪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棘托竹荪(Dictyophotaechino-volvata Zang,Zhenget Hu.)是新近发现的竹荪新种原产湖南会同。我所于88年引种,89年在毛竹(Phyllo-stac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林中进行不同栽培料、不同播种方法和栽培料不同消毒方法的试验。现将棘托竹荪的出菇特性和不同栽培措施与发菌快慢、污染程度及菇蕾产量的关系总结成文,以供参阅。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棘托竹荪的试管母种于88年从湖南会同引进。按竹荪菌种的一般配方逐级扩大制种。于1989年4月17日播种栽培。 (二)栽培场地:栽培场地在浙江富阳县新民乡一户农民的宅前毛竹园里。地理位置处于东  相似文献   

16.
陈世喜  张才贤 《食用菌》1993,15(4):37-37
(一)栽培季节根据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以当地气温持续在8~28℃为栽培适时。一般可春、秋季栽培,春季2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9~10月播种。(二)选良种和优质菌种目前生产栽培较多的是长、短裙竹荪,如D892、D886、D-古优1号、875等。优质菌必须具备:初期菌丝体浓白、粗壮、呈束状,有气生菌丝;成熟的长裙竹荪菌丝体多为粉红色,间有紫褐色,短裙竹荪菌丝体紫色较多,间有少量粉红色。老化菌种气生菌丝消失,有黄色水珠附于瓶壁,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元炎  谢仙环 《食用菌》1992,14(2):25-26
蔗头是甘蔗成熟砍收后留在土中的蔗茎和蔗根的总称,在甘蔗生产上,通常利用新植蔗砍收后蔗头上的芽和根,作为第二年进行宿根栽培,一般宿根一、二年后因产量下降,就得把蔗头连根挖掉,进行轮作.甘蔗在生育过程中,叶片不断更新,上部不断长出新叶,下部老叶有层次地枯黄脱落,在田间管理上要及时剥除枯叶清理田园,以增强通风透光,减轻病虫为害.据测算,每亩有干蔗头约300~350kg和干蔗叶200kg左右,未被充分开发利用.鉴于竹类资源有限,而甘蔗与竹同科,而甘蔗除生产蔗糖的下脚料蔗渣、滤泥外,还有大量的蔗头、蔗叶可以利用.为此,笔者从1989年起在仙游县溪尾村等进行了多点蔗头蔗叶栽培竹荪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均单产干品达200g/m~2以上,且可缩短栽培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长期以来都是原木或段木栽培,利用木屑等代用料栽培香菇是从70年代开始。1986年我区采用福建古田的“人造菇木”栽培模式。一亩良田搭棚排放10000根菌棒,搭棚需用毛竹4000kg,茅草2500kg,人工60多个,花资1500元。我区每年生产代料香菇1.3亿棒以上,粮田占用10000多亩,菇粮争田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菇粮争田的矛盾,我们自1990年开始合作进行了无棚架半地下式栽培香菇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1991年列题在云和镇新岭村22户农家进行100000棒扩大生产,用田10亩,平均每亩香菇净利12000元以上,种粮500kg以上。如陈满林农户,1993年8月28日开始生产4700苗棒,到1994年3月8日的188天中,已收鲜菇4465kg,经济收入13500元,除去成本3525  相似文献   

19.
李昕霖 《中国食用菌》2022,(2):10-14,18
针对工厂化周年栽培香菇的迫切需求,选育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新品种.以香菇101、L18、L19和SK11为亲本,采用多孢杂交技术选育新品种,并运用拮抗、I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子进行鉴定.通过4种组合多孢杂交或自交共获得223个杂交子,经出菇试验,有97个杂交子能正常出菇,其中编号为Le0152杂交子的第一潮菇...  相似文献   

20.
竹荪栽培的高产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小风 《食用菌》2004,26(2):35-35
竹荪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得到推广,竹荪产量迅猛增加。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对竹荪认识的不断深化,竹荪在国内外市场的销量也不断扩大,产品价格趋于平稳,这又刺激了竹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就闽北竹荪生产现状看,尽管栽培面积很大,却是广种薄收的粗放栽培方式,高产不多,大部分产量在40~60kg/667.7m^2。针对我市竹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