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苦竹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立竹度、施肥种类及抚育覆盖等措施的正交组合试验,筛选出苦竹早产丰产栽培的最优生产条件为:立竹度12 000株/hm2、施农家粪肥15 000 kg/hm2、全面抚育加糠壳和塑料薄膜覆盖措施。生笋时间比常规管理可提前33 d,生笋盛期提前到来,且生笋量占总生笋量的59.45%,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可提高287%,经济效益显著,纯收入可增加49 410元/hm2。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苦竹早产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野生小竹在丽水市广阔的山野中有大量的分布。野生小竹林省力化改造,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经每年劈山改造,不进行深翻,5年投资2250元/hm2,可产笋6450kg/hm2,可获收入6450元,产出是投入的2.53倍;经劈山深翻,1~5年投入5100元/hm2,产笋16575kg,收入16575元/hm2,产出是投入的3.25倍。利用山区的生态和资源优势,生态省力化改造野生小竹,可成为山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通过立竹密度、平均胸径、年龄结构等指标研究毛环竹笋用林的高产地上结构 ,结果以立竹密度 10 0 0 0株·hm-2 ,平均胸径 3~ 3 5cm ,年龄结构为 1~ 3年生各 30 %、4年生 10 %的毛环竹林分产量最高 ,1hm2 可产笋4 0 0 0 0个、10 0 0 0kg。  相似文献   

4.
2005~2008年在国有陇川林场南田营林区进行了麻竹不同留养母竹与竹枝修除方式对产笋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管理方法相同的情况下,麻竹种植后,每年留养2株母竹并进行合理修枝管理,可减少竹丛对养分的过多需求,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使麻竹的产笋量达到最高.2005年用此方法管理的麻竹至2008年鲜笋产量达11 475 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冬季厚覆盖试验,使高节竹夏笋冬出,可产鲜笋17553.75kg/hm^2,产值214470.00元/hm^2,平均冬季笋产量17466.4kg/hm^2;并利用旧材料进行夏秋季薄覆盖试验0.2hm^2,产鞭笋5097.00kg/hm^2,产值47140.50元/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类经营,毛竹材用林、两用林和笋用林的竹材和竹笋产量都得到较大提高,从示范基地看,到2012年,材用林竹材和竹笋产量分别达到28 755kg/hm2和3 750kg/hm2,比2008年增长71.2%和13.6%;两用林竹材和竹笋产量分别达到17 265kg/hm2和5 775kg/hm2,比2008年增长65.6%和45.8%,而2010年增长更多;笋用林的竹笋产量,2010年和2012年分别为30 570kg/hm2和23 190kg/hm2,比2008年增长62.9%和23.6%。通过分类经营,可充分发挥不同立地条件的增产潜力,增加竹材和竹笋产量,提高经济收益。因此,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毛竹林,可通过笋用林经营技术,以提高竹林的经济收益。在立地条件中等的毛竹林,可适当发展两用林,特别在毛竹竹材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竹笋产量,特别是冬笋的产量,可极大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2-3年生勃氏甜龙竹的壮年竹作母竹,将其伐倒后,把芽饱满的茎秆锯成2~3个节1段的竹秆,培育出1年生的埋节苗,于2002年3月育苗,2003年5月造林。2004年11月和2005年11月,采用羊粪+地膜(处理Ⅰ),沼液+绿肥+地膜(处理Ⅱ),鸡粪+地膜(处理III),鸡粪+绿肥(竹叶)(处理Ⅳ)4种措施,开展勃氏甜龙竹反季节栽培试验,测定其产笋量。结果表明,采用反季节栽培可使勃氏甜龙竹的发笋时间提前至每年1-2月份,与常规方法 (5月发笋)相比,出笋时间提早了2-3个月。处理Ⅲ(鸡粪+地膜)对勃氏甜龙竹竹笋增产效果明显,每公顷产量为5 386.8 kg,比对照(2 887 kg/hm2)增产2 499.8 kg/hm2,增幅达46.41%。  相似文献   

8.
对浦城县3个乡村的雷竹林进行了施肥、除草松土、覆盖稻壳、密度调整、整枝勾梢、浇灌排水等措施处理,结果表明,实施丰产栽培措施后雷竹林分生长、林分密度、产笋量、林龄结构有显著改善,竹笋和竹材产值达28.725万元/hm2,比粗放经营增加1.54倍,增产增收效果极其显著。6种栽培措施对雷竹产笋量和粗笋率的影响顺序是:施肥覆盖稻壳除草松土灌溉排水密度调整整枝勾梢。  相似文献   

9.
优良笋用新竹种——奉化水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化水竹是新发掘的乡土竹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初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30718.4kg/hm2,最高为60875kg/hm2。留养新竹8285株/hm2,平均笋产值65424.87元/hm2,竹材产值8285元/hm2,最高产值达140533.75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3年成林,4年丰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卷荚相思试验林凋落物产量的收集与分析,试验林每年生长量的测定与计算,综合分析表明:①2~5a卷荚相思试验林在2003~2005年3a中,回归林地的凋落物产量为12208 kg/hm2,平均每月回归1017kg/hm2。②以整年计,3~5a生卷荚相思林分全年凋落物(枯叶)产量最高月份都出现在10月份,最低月份都出现在3月份。2003年最高月份凋落物产量为1411 kg/hm2,最低凋落物产量为16kg/hm2,全年平均每月凋落物产量为374kg/hm2。2004年最高月份凋落物产量为1216kg/hm2,最低凋落物产量为8kg/hm2,全年平均每月凋落物产量为320.7kg/hm2。2005年最高月份凋落物产量为647.8 kg/hm2,最低凋落物产量为56 kg/hm2,全年平均每月凋落物产量为322.6kg/hm2。而且,随着林龄的增加,凋落物最多的月份的凋落物产量也越来越少。③凋落物年度总产量与林分树高生长量以及胸径生长量相关性:随着林龄的增长,树高、胸径生长由快变慢,而每年每增加1m树高以及1cm胸径所需要的凋落物却是越来越多。④凋落物年度总产量与林分材积生长量相关性:随着林龄的增长,材积生长由快变慢,而每年每增加1m3所需要凋落物产量的是越来越少。从中可以知道凋落物产量的升降虽然对材积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的笋材产量与不施肥区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4种肥料3a累计平均净增产鲜竹材6603.3kg/hm^2、鲜竹笋544kg/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年均净增产竹材7.7kg、鲜笋0.64kg。最佳施肥配方为A2B1C2D3,即每公顷施菜子饼1125kg,N肥150kg,P肥56.3kg,K肥75kg。其影响次序为A>C>D>B。使用这个配方竹林生产力量高,其中年均产竹材21.96t/hm^2、竹笋1.65t/hm^2,收入1.0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覆盖雷竹林高产稳产,于2011~2015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密度、不同竹龄留养母竹的竹笋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竹林立竹密度应控制在12 000~15 000株/hm~2,竹笋平均产量达22 381 kg/hm~2;1~3年生竹各占25%,4年生竹占20%,5年生竹占5%的竹龄结构最好,竹林平均单笋质量达172.6 g,平均母竹发笋数达10.2支/株,产笋量达23 85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衡量和反映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的现存立竹生物量和立木蓄积量进行调查,并测算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经济效益均大于纯竹林,其产值比纯竹林增多18.6%~51.3%。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的立竹生物量最多,为99 388.4 kg/hm~2,比纯竹林增多24.1%;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最多,达169.051 m~3/hm~2,为纯竹林的52.29倍;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为39 219.2元/hm~2,比纯竹林增多51.3%。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施用双氰胺渣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氰胺渣是化工厂生产双氰胺过程的剩余物。本试验利用双氰胺废渣对衰败低产毛竹林进行施肥,采用3种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渣肥1125kg加复合肥225kg,年增鲜笋57.6%,新竹增产101.4%;单施渣肥2250kg/hm~2,年增鲜笋49.3%,新竹增产102.8%。单施渣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年增收入381元/hm~2,说明利用双氰胺废渣改造毛竹低产林,既增产增收又避免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在笋用竹主产区的余杭、德清两县区竹园内竹瘿小蜂、贺氏线盾蚧 (简称线盾蚧 )、竹秆锈病、竹丛枝病 4种优势病虫害防治示范林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通过综合治理 ,示范林中优势病虫害种类减少 ,为害株率 ,为害指数大幅度下降 ,示范林每公顷产量平均达到 932 4 .4 kg,增产 0 .86倍。  相似文献   

17.
以淳安县北部山区为重点,在适宜于丰产培育的小笋竹林地,选择早竹、石竹、水竹等3个优质品种作为人工定向培育对象,采取林地清理、深挖垦抚、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合理留竹、适时适法采收等技术措施,示范林平均每公顷产笋干可从原来75kg提高到661.5 kg,最高每公顷可达804 kg.随着人工定向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笋干竹培育面积已达409.72hm2,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02 kg,平均每公顷产值达9648元,年总产值达395万元,成为山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从资源概况、竹林培育发展、竹产业化建设3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淳安县竹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竹子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资源培育仍显粗放、笋竹加工业落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淳安竹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布局:确保总量扩张、加强资源培育提高林分质量、扶持竹业加工提高加工能力、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竹林面积达到20000 hm2,竹产业总产值4亿元,把竹子产业建成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在新平县古城低产林改造复壮示范林及县城南面山钟楼背后示范林内设置样地观测系列复状技术产生的效果,分析相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对云南甜龙竹低产竹林采取疏伐老秆、伐桩清理、施肥抚育措施,发笋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采取扒晒、除蔸、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17 928元/hm2;采取灌水、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52 860元/hm2,竹林效益得到极大提高;未进行抚育的竹林发笋量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