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业高峰期上阵联合收割机10万台,日收获小麦52万hm2,机收率达94%本刊讯截止6月20日,我省小麦收获基本结束,机收率达94%,其中联合收获面积占机收面积的86%。与往年相比,今年全省小麦机收呈现多个新特点。一、跨区机收规模增大,小麦收获进度快。全省小麦联合收割机在去年7.6万台  相似文献   

2.
截至7月2日,全国已收获小麦3亿亩,约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90%,其中机收小麦面积约2.2亿亩,占已收获面积的74%,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小麦主产省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湖北、山西等地麦收工作全线告捷。至此,今年“三夏”跨区机收小麦大会战胜利落下帷幕。 与去年相比,今年跨区机收有几个明显特点: 1.组织协调得力,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部对今年的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非常重视,5月29日,杜青林部长深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平县农村视察小麦跨区机收工作,慰问了为小麦跨区机收付出辛勤劳动的农机、公安和交通系统干部职工。5月22日,部农机化管理司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2002年全国小麦跨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过半,大规模的小麦跨区机收正在黄淮海平原展开,并由南向北加快推进。截至6月15日,全国已收获小麦1.85亿亩,其中机械收获1.47亿亩,麦收进度达到54%,当日投入41.4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抢收,日机收面积2700万亩。各小麦主产区相继进入小麦机收高峰,其中:湖南、湖北麦收已结束,河南省已收获6250万亩,进度79%;安徽省已收获小麦2779万亩,进度78%;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大规模的三夏小麦跨区机收会战于5月26日从河南省驻马店拉开帷幕,由南向北逐步推进。至6月22日,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的机收工作相继告捷,全国已收获小麦3.2亿多亩,超过夏收小麦面积的91%;其中机收面积近  相似文献   

5.
截至6月26日,山东省小麦收获、玉米机播基本结束,机收率超过97%,机播率超过85%。全省小麦机收作业高峰时上阵农业机械210多万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近14万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台,最高峰日收获面积近800万亩。全省完成小麦机收、玉米机播作业收入45亿元,其中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收入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0%。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500多万公顷,其中适宜联合收获机收获的面积达280万公顷。今年计划组织省内割晒机27.9万台,联合收获机11000台,引进外省(区)联合收获机15000台,完成机收小麦367万公顷,其中联合收获机收获87万公顷。为进一步搞好今年跨区机收小麦工作,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在1月份就召开了全省农机管理工作会议,就跨区机收小麦工作作了重点部署,要求各地加强领导,及早动手,完善措施、加大组织力度,扩大规模,满足农民对机收服务的需求。截止3月20日,各市地已落实引进联合收获机4498台,在农业部3月2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要闻动态     
山西省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圆满结束截至2007年6月27日,山西省小麦收获工作已全部结束,其中机械收获面积92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8%。共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8万台,联合收割机数量8921台,其中引进外省机车3735台,割晒机械2436台,组建跨区机收服务队128个,成立跨区机收接待站71个。今年由于旱情严重,小麦收割时间比去年同期提前5 ̄7天。目前,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和农机操作人员积极组织农机具进行复播工作,在夏粮减产的情况下,争取秋粮生产有个好收成。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会战5月31日从安徽省正式启动,由南向北依次推进。截至6月20日,全国收获小麦2120万hm~2(3.18亿亩),超过小麦应收面积的90%;其中机收面积1880万hm~2(2.82亿亩),机收水平近90%。至此,全国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基本结束,历时21天。本刊记者联络各大企业,通过特约记者、通讯员队伍,将服务于"三夏"这场没有硝烟的"大会战",全景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三夏小麦机收会战自6月1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启动以来,由南向北逐步推进,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区的机收工作相继告捷。截至6月24日晚,全国已收获小麦3.14亿亩,超过小麦应收面积的92%;其中机收面积2.7亿亩,机收水平86.01%。至此,全国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基本结束,历时24天。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今年29万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夏收小麦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29万台左右。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夏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0%。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  相似文献   

11.
正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夏收小麦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29万台左右。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夏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0%。为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好今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大会战,农业部统一印制了36万张《2016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并免费发  相似文献   

12.
回眸2001     
①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议1月4—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104个全国第二批“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②③3月20日,2001年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协调会在山东济南市召开,小麦、水稻主产省1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形成空前规模。④3月24—27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举办的全国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首期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标志这一工程正式启动。⑤从5月起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工作在各地全面展开,全国共有15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机收会战,收获小麦2.3亿亩。⑥6月13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到河北省慰问维护跨区机收道路交通秩序的公安…  相似文献   

13.
截至6月19日,全国已收获小麦3.02亿亩,超过夏收小麦面积的88%;其中机收面积近2.5亿亩,机收率82%;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8.1万台,日机收小麦468万亩。山东已收4747万亩,近九成半;河北已收2960万亩,过八成;山西收获836万亩,近八成;天津麦收过半;北京麦收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4.
5月30日,农业部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农业部对三夏跨区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作出了精心安排.预计今年全国将投入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参加抢收抢种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9万台,比去年增加2万台,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到31万台.预计今年夏收小麦机收水平达到88%,玉米机播水平达到77%,分别比去年提高2个和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5月30日,农业部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2011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农业部对三夏跨区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地作出了精心安排。预计今年全国将投入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参加抢收抢种作业,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9万台,比去年增加2万台,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到31万台。预计今年夏收小麦机收水平达到88%,玉米机播水平达到77%,分别比去年提高2个和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主编漫谈     
6月1日,2010年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亲临启动仪式现场.宣布全国农机跨区机收会战全面打响。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将有47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抢收抢种,跨区作业的达30万台,比去年增加约2万台。  相似文献   

17.
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夏收小麦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29万台左右。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夏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0%。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的小麦机收随着7月10日上午乌海市的第一台联合收获机开机作业拉开帷幕,随后全区各地小麦机收工作陆续铺开。小麦主产区河套地区的机收工作从7月14日开始至8月3日结束,历时近20天,顺利完成小麦机收工作。巴彦淖尔市今年机械收获小麦163.5万亩,其中联收机收获148.9万亩。截至8月16日,全区小麦机收工作进展顺利,共完成机收234.7万亩,投入联收机2440多台,引进外省联收机1900多台,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39个。内蒙古自治区小麦机收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9.
正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夏收小麦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总量将达到60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稳定在29万台左右。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水平稳定在96%以上。据中国气象局预报,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超强  相似文献   

20.
柳琪 《当代农机》2009,(9):32-33
2009年夏收工作已经结束.据统计,今年夏收期间,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获机44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有28万台,小麦机收率达到84%,3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据农业部历年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适宜联合收获机收的面积变化不大,而最近4年小麦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33万台、35万台、44万台、47.5万台,在机收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小麦收获机的保有量剧增,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普遍反应今年的小麦联合收获机太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