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纪增 《齐鲁渔业》2006,23(11):38-39
1病毒性疾病(白口病)该病是病毒感染症,流行于高温期,病鱼以1龄以下的鱼为主,可造成鱼群大量死亡,是红鳍东方鲀养殖中最主要的疾病。症状:病鱼首先口部发黑,然后变成溃疡状白化,继而上下颚的齿槽露出,呈“烂嘴”状。内部表现为肝脏  相似文献   

2.
这种病是由细菌寄生鱼体所引起的。它的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自吻端至眼球间肤色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不便活动,呼吸困难;口圈周围腐烂,有时有少量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观察,可见病鱼有“白头白嘴”症状,出水后则不明显。个别病鱼的颅顶和眼眶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红头白嘴”状,还有个别病鱼体表有灰白色毛耸物,尾鳍的边缘有白  相似文献   

3.
黑鳃病在对虾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一、对虾黑鳃病的病原、症状及解剖变化1.病原:取病虾鳃丝磨片直接镜检及实验室检验,确定黑鳃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但池塘底质与水质不良会促使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虾在水面慢游,尤其在傍晚及早晨日出之前多见;病虾不摄食,肠道空虚,外观其鳃部发黑;增氧机周围的池底有死虾。3.解剖变化:解剖病虾,可见鳃部发黑,胃、肠空虚;镜检鳃片,可见鳃丝发黑、肿胀及溃烂。病虾往往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二、对虾黑鳃病的病因经过大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肠袋虫     
病原 寄生我国淡水鱼的有两个种,即寄生于草鱼后肠的鲩肠袋虫和多泡肠袋虫。临床症状 被感染的小草鱼体表发黑,体型消瘦,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其他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09,(10):42-42
病名:罗非鱼链球菌病 病原:海豚链球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游动比较缓慢、离群,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充血,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解剖病鱼时,腹内有腹水,肛门周围发红等,严重则造成病鱼心外膜炎、腹膜炎等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6.
在养鱼生产中,一些鱼病外观症状相似,而内在患病机理却不尽相同,如诊断错误便不能对症下药,往往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现将临床上一些较易混淆的鱼病辨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与菌性肠炎病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腹,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  相似文献   

7.
《海洋与渔业》2009,(8):34-34
病名:罗非鱼爱德华氏菌病 病因: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病症: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积聚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相似文献   

8.
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对外界的剌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区别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鳋病与细菌性烂鳃病共同症状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区别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鳋病;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可通过镜检,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断为中华鳋病,反之则为细菌性…  相似文献   

9.
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体色发黑 ,游动缓慢 ,对外界的剌激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 ,以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 ,可见肠壁充血发炎 ,肠腔内无食物。区别 :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 ,肠腔内粘液较少 ,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 ,肠腔内粘液较多 ,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鱼蚤病与细菌性烂鳃病共同症状 :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 ,鳃丝肿胀 ,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区别 :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鱼蚤病 ;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 ,可通过镜检 ,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白化症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10月以来,通过逐户访问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01~2002年东太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区"白膏症"发病症状、扣蟹的来源、投饵模式、水草覆盖率、螺蛳投入量、底泥状况、回捕率、产量等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同时对病蟹进行寄生虫检查、病原微生物分离、回接攻毒及病变组织的电镜观察等病原学研究,结果未发现致病性生物。调查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白膏症"的发病率雄蟹显著高于雌蟹,其症状为甲壳发黄,头胸甲腹面下肝区发白色或青黑色,肝胰腺由正常的橘黄色变成淡黄或白色;症状严重的病蟹胸腔积水,肌肉松驰萎缩,肝胰腺呈糜烂状,鳃丝发黑。调查结果显示,"白膏症"的发生与饵料的投喂量、动植物饵料之比及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该病的主要症状及发病原因,认为该病应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白化症。  相似文献   

11.
一起卵形鲳鳞幼鱼死亡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生于阳江市某网箱养殖场的卵形鲳鲹幼鱼大规模死亡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病鱼症状为体色发黑、螺旋状或旋转游动、反应迟钝、厌食、无寄生虫及细菌感染,通过电镜负染发现有大小为30nm的病毒粒子,初步断定为神经坏死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
对发生于阳江市某网箱养殖场的卵形鲳鲹幼鱼大规模死亡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病鱼症状为体色发黑、螺旋状或旋转游动、反应迟钝、厌食、无寄生虫及细菌感染,通过电镜负染发现有大小为30 nm的病毒粒子,初步断定为神经坏死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病因由于阿维菌素使用不当引起的水生动物的中毒症。阿维菌素为乳油状的广谱杀虫药,虽然毒性较低,但若使用时未将药品打匀或者在鱼饥饿时泼洒,可能导致鱼类将药物摄入体内,引起中毒。临床症状阿维菌素中毒后视中毒程度可能会出现狂游或静卧池边(见图2)的现象,中毒的鱼类体色发黑(见图3,5),各鳍条末端发黑(见图1,4),抢救不及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症状:该疾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征。病虾的步足、游泳足、尾扇、触角的颜色变成微红色或鲜红色,尤其是以游泳足内外缘的颜色变化最为明显。头胸甲的心区附近由透明的青色变成白色或浅橘红色,形似三角形。防治方法:采用内服杀菌药物和外泼消毒药物相结合的方法。(1)内服药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3,(9):70-70
一、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又叫此病为“乌头瘟”,游动缓慢,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将病鱼捕起来看,可见鳃盖内表面皮肤往往发炎充血,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的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鲤鱼销售价格不高,许多养殖场为了避开成鱼销售的高峰,将很大一部份的成鱼养殖到翌年才出售。到了春季,渔民稍不注意就会发生鱼病,尤其是鲤春病,可导致鲤鱼的死亡率达50%以上,造成不小的损失。鲤鱼鲤春病的症状是:在春季水温为13℃~22℃时,病鱼出现体色发黑,呼吸缓慢,侧游,腹部膨胀,腹腔内有渗出液,眼突出等症状;解剖病鱼后,可见其皮肤、鳃及内脏器官有点状出血,肌肉呈暗红色,肝、肾、脾等器官有水肿症状,肛门红肿突出,肠内无食物,肠壁呈糜烂状。严重症状者可转为细菌性败血症,并诱发全池鱼体感染。发生鱼病的池塘或多或少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过程中,一些鱼病外观症状相似,内在得病机理却不尽相同,难以做到对症下药,从而致使许多地区的鱼病防治工作举步维艰。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现将临床上一些较易混淆的鱼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一、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 1.症状和诊断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邓志斌 《科学养鱼》1997,(12):21-21
我县元坑镇一养鱼户2.3苗池塘放养的草鱼在今年5月中旬发生了严重病害,3天内共死亡草鱼110多层,重30多公斤。经请笔者诊治,用药7天后基本控制住病情,现把其诊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病症1.目测症状病鱼消康,头部、背部发黑,胸、腹鳍,尾鳍等基部充血,并有蛀鳍症状。手摸鱼体两侧鳞片极易脱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手挤压腹部.肛门有浓黄色液体流出。翻开鳃盖可见鳃丝浮肿,末端腐烂并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有的被腐蚀成“开天窗”,也有的鳃盖略微张开。鱼体腹腔内积水,肠道内无食物,肠壁充血成紫红色,并伴有黄色粘…  相似文献   

19.
<正>五、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位常糜烂成一透明小窗;鳃丝肿胀,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附着许多黏液、污泥、藻类等。防治方案:第一天上午使用"三效底改"调节水质,如有寄生虫可两小时后泼洒立克净或伊微乳;第二天全池泼洒"渔丰碘""复合碘溶液"消  相似文献   

20.
1常见疾病及其防治1.1烂鳃病1.1.1病原柱状曲桡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柔软、可曲桡,无鞭毛,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1.1.2症状表现花鲈感染后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肉眼可见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鳃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