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影响凤翔县粮食总产的14个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粮食单产,关联度值高达0.8781;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关联度值为0.8006,排序第二;农业人口排序第三,物质投入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5—2010年主要年份广西主要粮食(稻谷、玉米、大豆、薯类)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动态分析,提出广西主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5—2010年其中6个主要年份与粮食生产有关的7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相关生产因素的关联度为播种面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化肥施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农田总用电量。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11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晓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87-288,293
在粮食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根据1971—2008年云南省的相关统计资料,将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划分为3个阶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不同阶段云南省粮食产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其关联系数波动原因。10个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农林牧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排灌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研究结果可为解决云南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95-16296,16299
为了解山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大小,利用1949~2009年粮食产量序列资料,采用波动指数分析了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性与波动幅度,并分析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从作物学原理研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单产是影响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1949~2009年,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达79.68%,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为18.07%。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分析我国1985~2007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将此23年划分为3个阶段;选取粮食种植面积等8个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各个阶段中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素的关联程度;依据关联度顺序的变化,总结了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能力及变化趋势,并提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环境为背景,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风险因素.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进口具有显著影响,国际粮食供应量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不是很显著,国内粮食供应量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显著因素,但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粮食进口关系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粮食进口风险规避措施,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1949~2003年吉林省各市(县)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借助滑动平均算法和GIS软件,以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粮食生产过程,揭示了近5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人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格局变动明显,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而且区域差异显著,粮食产量两极比接近200∶1;②中偏西部年均粮食产量最高、中部次高、东部和西部最低,并体现出高产区年均增长率低、中低产区增长速度和潜力较大的态势;③影响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化的10个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度为0.66~0.99之间,其中,粮食单产是首要影响因子.最后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优化其空间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慧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081-1084
根据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基础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受粮食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影响。粮食政策、粮食收购价格、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自然灾害、贸易等粮食供给方面的因素通过影响粮食供给而最终影响粮食价格;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工业用量增长、投机及心理预期、粮食贸易等粮食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样通过影响粮食需求而最终影响粮食价格;另外投机及心理预期不仅影响粮食需求,而且可直接增加粮食价格波动的幅度与强度。粮食的供需决定粮食价格波动的周期,而投机与心理预期则会加重每一次波动的激烈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影响内蒙古粮食产量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经对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实证考察 ,在影响该地区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中 ,选出了几个主要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 ,并运用关联度分析 ,测定了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1.
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粮食波动系数,分析了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粮食生产与水灾害的定量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水灾害因子是有效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其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平均分别为0.91和0.85,在选取因子中居前两位,说明水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1978-2004年间安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揭示了粮食生产的波动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投入、科技进步、粮食流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同时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了解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对国际4大粮食品种(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长期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4大国际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存在差异;各品种的滞后一阶价格分别对其自身的价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肥价格的波动仅影响玉米和小麦的价格;石油价格波动和贸易自由对4大粮食品种价格都没有影响;美国货币供应量的波动仅影响大米的价格;美元汇率波动仅影响玉米的价格。政策启示:按照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价格趋势测算和贸易决策;因各粮食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应对粮食价格涨落。  相似文献   

14.
利用GM(1,1)模型对2009—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拟合消除其波动性,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对粮食主产区13个省的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黑吉辽三省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单产;黄淮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单产和农业农村劳动力;四川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粮食作物单产、农业农村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农业生产总值。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地区的差异性带来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和相近地理区域的相似性,可为各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灰色关联分析在吉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2000-2007年影响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因素,通过计算各因素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耕地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合Eview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吉林省未来3年粮食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稳定甘肃省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1979~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和增长率等资料,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甘肃省粮食生产始终呈现曲折徘徊、波动式增长的趋势;根据2000~2008年甘肃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受灾面积、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等;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加强先进技术应用与推广,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陆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46-2450
根据我国的粮食政策、粮食市场供求变化及粮食价格变化规律,可以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第1阶段是计划经济阶段,第2阶段是粮食改革市场化阶段,第3阶段是市场化深入及对外开放阶段。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影响粮食供给的各种因素、影响粮食需求的各种因素及投机与心理预期因素。我国粮食价格在不同阶段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不同阶段各影响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我国粮食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大,存在联动效应。国际市场粮食产量、需求量对我国粮食价格将产生较大影响。国内外游资对粮食市场的投机行为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39-1640,1642
根据山西省60多年来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对山西省粮食单产及主要粮食品种单产的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粮食单产波动与气象灾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西省粮食单产波动频繁;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大豆单产波动最大,玉米单产波动最小。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是山西省粮食单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主要粮食品种中旱灾对玉米单产波动的影响最大;旱灾对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有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疆1978—2014年洪涝、旱灾、风雹灾及冷冻4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粮食作物单产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新疆地区37年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单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灾情总体呈受灾面积大、成灾率高、波动幅度大的特点,干旱灾和风雹灾危害较大,冷冻灾和洪涝灾其次;所有作物与干旱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大,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与冷冻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小,而棉花和甜菜与洪涝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小;干旱和风雹是影响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粮食安全系数,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趋于减弱,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城市化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正不断增强;自然灾害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都会加重粮食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