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家禽热应激的概念,家禽热应激的来源,热应激对家禽造成的影响,以及缓解家禽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奶牛热应激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成都市和洪雅县两地的奶牛热应激程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奶牛热应激大多属于温和应激,中等程度的热应激仅在6、7、8三个月出现(THI最高值为86.5),没有严重和致死程度的热应激。热应激从4月份开始出现,至少到9月底才结束,不同月份出现的热应激有程度、连续与否等差异,总体来看4、5、9三个月份的热应激不具有连续性,而6、7、8三个月热应激有连续性。两地相比,成都市出现热应激的时间比较早,结束的时间比较迟,应激程度也相对较大,共同点是两地热应激程度均以7月和8月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评定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呼吸评分和流涎指数,将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划分为热应激耐受组(2 271头)和热应激易感组(2 024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考虑场、胎次和泌乳阶段等因素,比较热应激期奶牛直肠温度差异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应激耐受组奶牛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热应激易感组(P<0.05);在非热应激期(5月),热应激耐受奶牛与热应激易感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接近,热应激耐受奶牛的较低(低0.68 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7~8月),两组奶牛产奶量均有下降,热应激耐受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下降幅度(与5月相比)低于热应激易感组,尤其是在热应激最严重的8月(下降幅度分别为18.06%与23.01%)。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环境下通过呼吸评分与流涎指数可有效判断奶牛的耐热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评价及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量化奶牛热应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的损失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是动物饲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给畜牧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由于心脏对热的敏感性较高,当动物机体遭受热应激损害时,首当其冲的器官往往是心脏。所以,如何提高心脏抵抗热应激的损伤,成为养殖业日益关注的焦点。论文从热应激对心脏的影响、心肌细胞在热应激作用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热应激损伤心肌细胞的机制、热应激作用下心肌细胞的自我保护及如何提高心肌细胞对热应激的抵抗能力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奶牛生产的普遍性问题,本文阐述了奶牛的散热方式,热应激的概念和危害,发生热应激的条件,温湿指数,热应激程度划分,防控热应激的措施等,其中将通风和喷淋相结合防控奶牛热应激效果显著,是有效防控奶牛热应激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不仅影响奶牛健康,而且易导致奶牛"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的发生,从而影响牛奶品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热应激影响牛奶中乳蛋白含量及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热应激诱导的"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发生机理,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和提高牛奶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热应激是世界性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地的畜牧业生产。为此,文章阐述了影响奶牛热应激的因素及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并通过评估热应激的严重程度,提出了缓解热应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奶牛热应激直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很早就开始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及对母牛的影响、热应激对公牛生殖能力的影响、奶牛热应激的测定方法和奶牛热应激的综合调控措施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选取泌乳中期奶牛63只作为观察对象,分为A、B、C三组(各21只),A组进行轻度热应激,B组进行中度热应激,C组未进行热应激,观察三组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变化。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轻度热应激影响不大;中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脂率明显降低;轻度热应激差异不大。此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会使得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0.
热应激是限制奶牛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奶牛的生产力、健康、繁殖和整体福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并且随着热应激程度的加深对奶牛造成致命性影响。全球变暖加剧了热应激的负面影响。动物会通过改变其表型和生理特征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动物的生存能力通常取决于其应对或适应现有条件的能力。奶牛是恒温动物,通过减少代谢热量产生与体温调节等来应对并适应热应激,但这会以牺牲掉部分生产性能为代价。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下泌乳性能降低的原因、奶牛对热应激的适应机制以及牧场应对热应激的策略,为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及生产中改善奶牛热应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的山羊养殖数量逐年增加,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极易引起山羊的热应激反应,进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阻碍了南方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热应激调控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缓解热应激营养型添加剂的研发,热应激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影响及瘤胃结构破坏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未来有必要对衡量山羊是否处于热应激状态与热应激程度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开展山羊热应激条件下分子应答机制、细胞因子和热应激蛋白(HSPs)的研究。作者重点从热应激对山羊行为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山羊热应激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热应激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华南地区开展山羊的规模化养殖及进行夏季热应激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86-1688
选取36头临床健康、头胎、泌乳中期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温湿度指数,结合奶牛呼吸、心率、肛温等生理指标,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并测定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16.33%,轻度热应激对此影响不明显。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较轻度热应激显著降低,但与无热应激组相比差别不显著。轻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随热应激程度加深,乳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肠道——畜禽热应激研究中被忽视的核心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热应激机理的研究着重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研究和现象却提示人们,被忽视的肠道极有可能是引起热应激的核心环节。本文综述了热应激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即热应激导致肠道损伤接着内毒素侵入是引起畜禽一系列热应激症状的最主要原因,这为畜禽的热应激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耐热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评定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呼吸评分和流涎指数,将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划分为热应激耐受组(2 271头)和热应激易感组(2 024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考虑场、胎次和泌乳阶段等因素,比较热应激期奶牛直肠温度差异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应激耐受组奶牛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热应激易感组(P0.05);在非热应激期(5月),热应激耐受奶牛与热应激易感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接近,热应激耐受奶牛的较低(低0.68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7~8月),两组奶牛产奶量均有下降,热应激耐受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下降幅度(与5月相比)低于热应激易感组,尤其是在热应激最严重的8月(下降幅度分别为18.06%与23.01%)。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环境下通过呼吸评分与流涎指数可有效判断奶牛的耐热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评价及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量化奶牛热应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的损失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及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06年,大家已感受到热应激的危害。因此,了解热应激的发生原理、热应激对鸡的危害及缓解热应激的措施,对指导生产实践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博 《中国乳业》2021,(1):13-14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牛调节体温的中枢无法做到有效调节体温,会导致牛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导致奶牛采食量降低,呼吸频率加快,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等,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目前缓解热应激的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及使用缓解热应激的添加剂.主要从热应激的危害和缓解方法两方面来阐述热应激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减少夏季奶牛热应激提供参...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会引起猪采食量降低,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生产实践中对猪的营养调控措施尚不能有效缓解热应激效应。综合目前国内外对猪热应激的相关研究发现,现有的热应激模型条件还缺乏统一标准,且多局限在热应激效应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检测与分析。热应激降低猪采食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应激对外周采食因子的影响,通过细胞能量感受通路mTOR和AMPK通路作用于采食中枢进而影响采食。热信号在热应激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下丘脑中热信号和采食信号的互作、传递可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猪的热应激模型评价、热应激影响采食的分子机制研究,为猪生产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缓解热应激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缓解动物热应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应激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维生素C对缓解动物热应激有一定作用。作者就动物热应激的机理、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维生素C缓解热应激的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20.
家禽热应激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忠刚 《中国家禽》1998,20(8):35-36
夏季高温会导致鸡热应激综合征的发生,热应激是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以保持抗体在极端条件下代谢平衡。本文主要讨论热应激对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一些常规抗热应激措施。1禽在热应激时的反应1.1呼吸性碱中毒禽发生热应激时,血浆皮质酮和甲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