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51-1654
以2010—2015年6个完整小麦生育期的田间试验数据为材料,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运用CERES-Wheat模型分析了晋中地区冬小麦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小麦蒸散量、土壤蒸发量与产量的关系,比较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和产量的最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冬小麦生长季的大田蒸散量预测较为准确;晋中地区小麦生长期灌溉水和土壤水的需要量为318 mm;在计算山西省中部地区多年平均蒸散量值和降雨量差值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小麦平均需水量分别为250,310,343 mm。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生的垃圾量超过了世界垃圾年总生产量的25%,并且每年约以10%的速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中存在着垃圾清运量大,清运方式和设施落后,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当从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布局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和压缩站,加强政府管理等方面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的困局。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基于2008—2014年广西蔬菜产量数据,建立了广西蔬菜产量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该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以及后验差检验,并以2015—2016年广西蔬菜产量数据作为该模型精确度的实际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用。利用该模型预测广西2017—2019年的蔬菜产量分别为3 062.58万、3 225.196万、3 396.446万t;蔬菜产量与种植面积、消费量、财政支农支出呈极显著正相关,并提出关于蔬菜种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系统模型对南京市2016—2025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行为进行模拟,在不同情景下预估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未来趋势,据此对南京市2020年和2025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目标进行优化设定.结果表明:2005—2015年,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态势良好.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据此设计南京市2020年和2025年具有弹性的综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各要素的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污染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阳  张兆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91-19495
基于系统科学的思想,从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耦合的视角,构建水污染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应用统计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来确定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相关参数,再以vensim软件为仿真平台,对水污染问题进行仿真研究。最后以南京市为例,对1995~2020年南京市水污染问题仿真。结果表明,1995~2015年南京市水污染量持续增加,之后水污染量在稳定中稍有下降趋势。水污染导致的环境成本逐年增加,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在未来显然是不合适的,南京市应尽快完善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6.
郭天  王之昱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6):33-40+47
利用Markov-Flus模型和InVEST模型中的Carbon模块,基于多情景视角模拟并预测南京市2030年碳储量变化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转变为耕地为主要趋势;2015—2018年以生态功能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要趋势。南京市碳储量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南北两侧高、中部低的特点。耕地是区域最主要的碳汇地类。对比多情景模拟结果可知,生态增汇情景下总体碳储量相较自然发展情景增加0.40×106t,城镇周边生态类用地碳储量增长较为明显;耕地增汇情景下总体碳储量比自然发展情景增加0.61×106t,除城镇地区外各地区碳储量均增长。预测未来南京市生态系统碳储量会进一步下降,采取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粮食和耕地变化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枣生长模型模拟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和产量预测不确定性,为红枣生长模拟模型的本地化和区域化参数调整优化提供依据,以提高模型模拟预测精度和效率。【方法】以新疆昆玉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区,应用可扩展傅里叶振幅敏感分析法(EFAST)和蒙特卡罗法分析基于DNDC模型系统新构建的红枣生长模型的输入参数敏感特性和产量预测不确定性。【结果】作物参数中全株生物量中果实比例(Gfra)、最大作物产量(MaxY)、生长积温(TDD)和需水量(WaterR)等指标敏感度最高,土壤参数中田间持水率(FC)和孔隙度(Por)等指标敏感度最高,田间管理参数中灌溉量(IrrAm)、施肥量(FerAm)和有机肥施肥量(ManAm)等指标敏感度最高;随着参数的波动范围由±5%增大到±10%,红枣预测产量正态分布的相关一致性系数增大,模型的平稳性增加。【结论】调整参数优化模型,并对2015~2019年各年份进行产量模拟测试验证,预测产量结果相对误差控制在±8%以内(最小误差为-1.99%),调整红枣产量预测模型参数,提高了模型预测产量的精度,优化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IBM-PC型计算机,采用数理统计上的逐步回归方法,对余杭县长乐林场杉木种子园数年种子产量数据及当地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回归关系,得到该种子园种子产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历史拟合检验,拟合率为78.8%,同时预测该种子园1989年杉木种子产量为丰年。  相似文献   

10.
猪肉产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数据波动性大,并且具有小样本性及贫信息等特点.本文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对我国未来几年内猪肉产量进行了短期预测.首先,介绍了GM(1,1)模型;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弱化波动较大的数据,减少随机性,加强规律性,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其次,结合2008至2014年我国猪肉产量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最后,使用2014年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预测结果显示未来3年中国猪肉产量将持续增加.该模型为其他相关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便于我国对未来猪肉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维持猪肉市场平衡,避免猪肉价格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断升级,其中"垃圾围城"已成为很多城市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掣肘因素之一。在此以南京市为例,在研究城市化程度与固废污染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固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关于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影响稻草秸秆厌氧生产生物沼气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产气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秸杆原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对南京工业大学沼气站生产沼气的接种量、总固体含量、碳氮比进行分析。[结果]沼气站厌氧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34%,总固体含量6%,碳氮比25:1。经验证,最优配比下的总产气量比目前常用的发酵条件(接种量50%,总固体含量5.6%,碳氮比22:1)下的总产气量提高了27.60%。[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秸秆发酵产沼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SAS环境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方法]以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估算2005—2015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以农村就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影响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在SAS环境下,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对2016—2020年的陕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高于GM(1,1)模型的精度,较准确预测了2016—2020年陕西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量。[结论]准确预测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可为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木材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我国木材安全状况,利用PSR概念模型和熵值法,对1997—2015年我国木材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压力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木材国际贸易;2)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状态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国内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状况;3)木材产业技术进步指数与废纸回收率共同改善了我国木材安全状态,使研究期内我国木材安全方面的响应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4)1997—2015年我国木材安全水平综合评估值与状态评估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状态类指标是影响我国木材安全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木材安全的压力在不断增大,而木材安全方面的状态和产业技术响应也在不断提升,并且超过了压力上升的幅度,这导致我国的木材安全水平正在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废弃物沼气生产现状· 模式· 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主要利用模式,分析了我国沼气利用现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的沼气生产主要以农业废弃物沼气为主,主要包括户用沼气和农业工程沼气,工业工程沼气在我国沼气产业中的比重极低。介绍了与沼气生产结合的循环农业利用模式,包括户用模式(包括"三合一"模式、"四位一体"模式和"五配套"模式)和大中型工程模式,其中大中型工程模式着重介绍了"德青源模式"。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废弃物沼气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巨大,但资源浪费严重;沼气池废弃率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多样化,但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政策亟待完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17.
石璐  扈立家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09-4110,4128
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为例,根据2002~2011年鲁甸县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运用Compertz曲线模型,用Eviews软件进行拟合,对鲁甸县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并给出了2012~2015年鲁甸县居民收入差距的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鲁甸县的居民收入差距会继续扩大。提出了缩小鲁甸县居民收入的相关对策,为云南其他国家级贫困县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6-2015年期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苏州地区降水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且对致酸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6-2015年期间苏州地区酸雨污染程度在较高水平,冬春两季较夏季的酸化程度明显上升,频率也相对较高;工业二氧化硫、汽车尾气的排放是致酸的主要原因,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工业废气对酸雨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都安县1988~2007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利用CA模型,并采用标准的3层BP神经网络来获取模型中各空间变量的作用参数,对都安澄江小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从1999~2015年,都安澄江小流域城建用地、耕地、尤其是未利用地呈扩展趋势,草地、林地呈减少趋势,水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