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自61个国家300多位关注水坝的专家学者、NGO代表及农民聚在了泰国东部乌布省帕孟河畔茅草搭起的临时会场里,探讨着当今世界水坝对各国人民的影响。为了世代依存的生活来源及维系民族繁衍的传统文化这次大会由世界水坝委员会召集。世界水坝委员会是回应不断高涨的反对水坝的呼  相似文献   

2.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请教都江堰》是0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简称“0小组报告”。0问题研究小组为若干参究国学关注国情人士的集合。本刊将独家次第首刊0小组的“绿色中国之路系列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路透社伦敦5月10日讯:热带森林信托基金(TFT)受英国环境部委托提出的一份报告说:仅仅用1O年时间,中国就从一个木材产品的净进口国变成了世界家具、胶合板和木地板主要出口国,并且从一些环境敏感的地区进口大量木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  相似文献   

5.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请教都江堰》是0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简称“0小组报告”。0问题研究小组为若干参究国学关注国情人士的集合。本刊将独家次第首刊0小组的“绿色中国之路系列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请教都江堰》是0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简称“0小组报告”。0问题研究小组为若干参究国学关注国情人士的集合。本刊将独家次第首刊0小组的“绿色中国之路系列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7.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言,发人思考。《请教都江堰》是0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简称“0小组报告”。0问题研究小组为若干参究国学关注国情人士的集合。本刊将独家次第首刊0小组的“绿色中国之路系列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森林与人类》2004,24(3):14-17
2003年,是三江并流地区获得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一年。怒江,对于这条古老的河流,人们寄托了太多,太迫切的期望:旅行社希望世界自然遗产的称号足以吸引八方游客;面临改革压力的水电企业希望筑无数的大坝。让滚滚江水变成印钞机;财政困窘的地方政府更指望它带来快速的收益;而科研和环保人士则希望在我们的国土上保存一条原始面貌的河流。这些相互矛盾的愿望。令这条河流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9.
《请教都江堰》由近来比较热门的修建水坝的争论而破题。视域又远远超出了水坝以及环境保护。文章多层面揭示都江堰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智慧,比照流行的现代化理念和时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多有人所未畜,发人思考。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格德曼环境奖评奖委员会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获该奖项的6位生态保护人士颁奖。在保护云南生态环境和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钢先生成为本年度该奖在亚洲的唯一得主。于晓刚早年在云南从事社区林业科研工作。他花费多年建立了开创性的流域管理计划,同时研究并记录了水坝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他的报告被视为中央政府增加因对现有水坝搬迁的村民进行赔偿,并开始对重大水坝开发进行社会影响评估的主要原因。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多夫·弗…  相似文献   

11.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怒江水电开发、三门峡水库和都江堰建坝工程等三个大坝案例.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坝建设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文章认为,大坝争论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其实质是利益之争、解决大坝矛盾需要创新机制。文章最后认为,继续进行水电建设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但应该妥善处理好大坝建设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7,(17):F0002-F000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05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hm^2,而中国仅为0.1hm^2,森林面积少是中国的国情。《人民日报》2007年4月9日“论坛”:“牢记资源短缺国情”指出: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相似文献   

14.
据世界卫生组织于5月3日在日内瓦发表的1997的“世界健康状况”报告说:1996年,全世界人均寿命已达65岁。在许多国家人均寿命今天已超过70岁,一些国家的人均寿命已接近80岁。报告估计,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超过65岁。从现在至2020年将有6.9亿人超过65岁。报告认为,人类要延长寿命,必须从现在起立即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注意饮食规律,加强体育锻炼,戒烟和减肥。全球人均寿命已达六十五岁  相似文献   

15.
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埃及,96%的国上面积是荒漠化土地,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农业用地仅占3.7%,而人口却达6000万以上。为了在荒漠化土地上获取食物,埃及人从古至今一直与大自然拼搏。建立绿洲、修筑水坝、垦荒造田、开凿运河、引水灌溉、品种改良、引进技术等等措施都紧紧围绕生态工程建设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一些教训值得吸取。取长补短,吸收新知识,促进治沙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发表了题为“世界资源与环境2005:贫困群体的财产——生态系统管理有助于消除贫困"的最新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了为达到全球性的开发目标,健全的森林、海洋环境、淡水资源以及其他主要生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林业科技》2005,(3):10-10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2周年报告会上做”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报告时指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一些重大突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四大学科的融合,被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升为一个方向性的支持重点。生物技术在解决食品、疾病和健康等问题上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生物技术异军突起,而且是环境领域将发生重大变革。不能够忽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为未来人类解决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8.
1大会概况1998年11月16~20日在葡萄牙的卢祖举行了第三届世界林火研究大会。这次大会的开幕式由大会主席杜明格斯教授主持,大会的主题报告是“全球变化和火灾危险:政策制定者要了解什么”。大会设有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并现场播放各个会场报告的进展情...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寻找平板内气泡的数学方法,该方法在测量山体、水坝、隧道等内部结构的气泡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修木 《国际木业》2009,39(2):31-31
加纳:缺乏可砍伐的森林资源的加纳准备将沉在沃尔特湖底的木材作为新的木材来源。沃尔特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之一。这个湖是1964年为修建阿科桑布水电站大坝而形成的。加纳希望通过这次非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下木材采伐使加纳获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木材。由于过度采伐和盗伐,加纳的森林面积已经缩小到1960年时的1/4。采伐水下木材也许是拯救这个西非国家森林的新方式。此举可以保留更多的森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