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于2004年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蓝鳍金枪鱼全人工养殖(将由人工孵化出生的亲鱼所产的卵再度人工孵化而养殖)的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表明,于日前的6月28日已确认了,从人工孵化出的第2代蓝鳍金枪鱼已产卵,并成功地通过人工孵化产出第3代稚鱼。其后,产卵的第2代亲鱼从6月~7月间共进行了6次的产卵,将其中的86万粒受精卵转移到陆上的水槽中饲养,成功地孵化出约5万尾的第3代稚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近畿大学、美洲国家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合作展开的联合研究项目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最新进展。在IATTC位于巴拿马的Achotines实验室,最近成功地将黄鳍金枪鱼稚鱼从实验室养殖池转到海上网箱养殖。这是黄鳍金枪鱼稚鱼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转海养殖。转至海水网箱中养殖的稚鱼是人  相似文献   

3.
有关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资料不多,1980年以前,日本开展过几次小规模的金枪鱼人工繁育和仔稚鱼培育试验,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几个诱导金枪鱼产卵和养殖计划。日本对在海上网箱蓄养的黄鳍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亲鱼进行催熟并产卵。2004年底,在巴厘岛的陆基水槽中,成功使养殖金枪鱼产卵,并发表了描述该鱼仔稚鱼发育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报刊要闻     
<正>水库网箱养殖彭泽鲫经过16个月(含自然越冬期)的网箱养殖,成功地把4.5万尾体长2.5cm、尾重0.7g的彭泽鲫乌仔,养成平均尾重346  相似文献   

5.
倪勇 《海洋渔业》1985,7(6):286-287
日本宫崎县水产试验场延冈分场,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该场在今年3月下旬采卵,孵化出稚鱼约8万尾,至6月17日(孵化后80天),已长达4~6厘米。  相似文献   

6.
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仔、稚鱼和鱼苗中间培育试验。共进行5批育苗试验,其中每批购受精卵量均为1 kg,平均孵化率为91.5%,5批共孵出仔鱼593.5万尾。共培育出体长2~3 cm的鱼苗82.3万尾,仔鱼平均育苗成活率为13.9%。5批鱼苗进行池塘网箱培育试验,共培育出体长8~10 cm的大规格鱼种70.9万尾,中间培育平均成活率为85.4%。  相似文献   

7.
总论     
950753 日本养殖兰鳍金枪鱼=Japangrows bluefin tuna[刊,英]//FNI..—1994.33(2).—36日本近畿大学水产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当地渔民合作社在东京及大坂的市场上出售新鲜的兰鳍金枪鱼.以维持其金枪鱼的人工孵化及仔鱼养殖研究。网箱养殖的金枪鱼因  相似文献   

8.
日本斑石鲷人工育苗成功最近,日本爱媛县水产试验场斑石朗人工育苗首次获得成功。斑石绸味道鲜美、价格昂贵,且生长较快,养殖鱼与天然鱼的肉质差别小,是很有希望的海水养殖新品种。10年前该试验场捕捞天然稚鱼100尾,经7年培育成可产卵的成鱼。3年前开始进行种...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1982,(A02):7-7
日本香川县高松市屋岛东镇和日本栽培渔业协会屋岛事业场,对日本马鲛(Seomberomorus niphonius)人工孵化,饲育初次获得成功。1981年秋,将体长约30厘米的日本马鲛2000尾,于濑户内海进行放流。  相似文献   

10.
殷禄阁 《海洋渔业》1985,7(1):40-40
日本东海大学大学院(东海大)教授井上元男水产博士的研究小组利用黄鳍金枪鱼和舵鲣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成功。这次试验成功是由(1)利用远洋洄游的黄鳍金枪鱼和近海洄游的小型舵鲣进行人工交配。(2)精液冷冻保存达355天,创最长记录。(3)孵化的稚鱼有1百多条活到3天以上,  相似文献   

11.
日本栽培渔业协会的八重山事业场正在开展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的养殖研究。目前,该事业场养殖有1龄金枪鱼(4~5kg)58尾、3龄鱼(25~40kg)36尾、4龄鱼(80~130kg)12尾。1龄鱼和3龄鱼用20×40m的网箱养殖,4龄鱼用35×35m的网箱养殖。养殖的黄鳍金鱼有1龄鱼(3kg)3尾、2龄鱼(15~20kg)18尾、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初,长崎县综合水产试验场通过与日本水产厅水产综合研究中心下属的奄美栽培渔业中心(位于鹿儿岛县以南外海的奄美大岛)合作,由奄美栽培渔业中心提供约62万粒蓝鳍金枪鱼的受精卵,成功地培育出约950尾全长为7mm稚鱼的苗种生产,这是在日本全国43个县中为首例。接着,为了试验生产出稚鱼的运输(运往养殖基地)和养殖,  相似文献   

13.
星鲽种苗生产获得成功可供制作生鱼片的高级鱼———星鲽的种苗生产由爱媛县中予水产试验场在西日本初获成功,现已有8000尾体长3~4cm的鱼苗,如果饲育顺利,数年后即可摆上餐桌。星鲽以背鳍和臀鳍上的星形为特征,成鱼体长约40cm,东京市场价格7000~2...  相似文献   

14.
试验池塘内放置固定式网箱70只,规格为6m×3m×2.4m,人工投喂动植物性饵料及配合饲料。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5~12g/尾、体长6~8cm的鳅种2.24kg,平均280尾,饲养约7个月,产成鳅8.272kg/m~2,盈利78.09元/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日本水产厅及日本栽培渔业协会于1992年6月1日宣布,由国营栽培渔业中心八重山事业场用网箱饲育的2龄黄鳍金枪鱼亲鱼(15尾)从4月19日开始产卵,在5天内约采卵600粒,移至陆上水池内进行孵化孵出60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养殖技术,引进斑石鲷(体长6 cm、体质量约6 g)进行室内水泥池的幼鱼培育和海区网箱养殖,经过六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25 d的室内水泥池幼鱼培育,斑石鲷幼鱼平均体质量达120.3 g/尾,日增重0.91 g;移至海区网箱养殖61 d后平均规格达243...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技术,将捕获的野生河川沙塘鳢鱼种套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内养成,从中挑选亲本246组,以自然产卵、人工孵化的方式进行繁育.共收集完整卵块198块,用其中的157块进行人工孵化,最大卵块中有卵3557粒,最小卵块有2172粒,平均2980粒,总计46.8万粒,共孵出鱼苗37.5万尾,平均受精率91.7%,孵化率87.4%.分别采用网箱和水泥池进行苗种分级培育,全程投喂人工培育的浮游动物,经50 d的培育,鱼种的体长分别达到4.1±0.2 cm、4.3±0.1 cm,成活率为77.8%、87.5%.以人工饲料在水泥池进行驯食培育,75 d后,鱼种体长达到3.5±0.3 cm,成活率达47.2%.  相似文献   

18.
在天津地区开展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的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2015年10月从福建引进黄姑鱼亲鱼,经过车间越冬培育及强化培养,2016年4月开展人工育苗。经40d培育,获得体长约3~3.5cm的苗种36万尾,幼苗成活率为30.4%。  相似文献   

19.
日本长崎县水产试验场增养殖研究所开展七带石斑鱼的人工孵化,最近已获初步成功,这在全国尚属首创。该鱼分布于关东议南的整个日本沿岸,系餐桌上受人欢迎的美味佳肴,市场供应每公斤达54日元。七带石斑鱼是一种定居性鱼类,适合于不需用网箱饲育的栽培渔业。这项人工孵化工作,早从1982年起即开始进行。但由于喂给仔稚鱼的饵料没找到.致使孵化后不多日就产生死亡,最后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5月开始对黄鳍鲷亲鱼进行了生物学调查,同年11月下旬在广东盐田该所海水养殖试验站进行了人工孵化育苗试验,共孵出仔鱼20万尾左右,至今年2月21日,育成体长14~31毫米的黄鳍鲷稚鱼164尾,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