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浙江省出口秋冬甘蓝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种植面积约3.2万hm^2,速冻加工近3 a(年)递增38 %,保鲜出口2 a(年)递增45 %,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和欧洲.2005年浙江省出口型秋冬甘蓝栽培面积1.67万hm^2,加工出口量1.5万t,甘蓝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农药残留符合进口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1 湖北甘蓝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湖北省地处华中,蔬菜面积113.3万hm2,年产值32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的33%,是蔬菜生产大省.甘蓝是湖北省蔬菜主产区的骨干品种,现已形成以高山夏季反季节甘蓝和平原大宗露地越冬甘蓝2大类为主、少量秋甘蓝和春甘蓝为辅的特色区域化种植格局.  相似文献   

3.
甘蓝是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近几年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栽培的主要品种。为提高甘蓝品质,顺应市场标准化对质量的严格要求,防止因施肥措施不当造成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超标,我们根据区内甘蓝生产情况,以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为依据,实行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甘蓝优质高产。现将甘蓝需肥特性及配方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球越冬甘蓝在长江流域栽培面积比较大,在湖北、湖南、河南、上海等地形成相当生产规模,是当地冬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结球越冬甘蓝无公害栽培667 m2产量可达到3 500~4 500 kg,由于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销售价格基本上能够稳定在0.7元/kg左右,除去农资成本500元1667 m2,667 m2经济效益达3 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现将结球越冬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结球甘蓝(包菜)、花椰菜(白花菜)、青花菜(西兰花)3种,因适应性强、种植方式相近,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多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江苏省甘蓝类蔬菜年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万hm2,在江苏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结球甘蓝是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蓝类蔬菜类型。长期以来,甘蓝类蔬菜的生产主要依赖人工作业,由于各地种植模式和生产农艺的差异导致机械化生产推广困难,因此研究适合规范甘蓝类蔬菜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对于加快推进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代表性、普适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结球越冬甘蓝在长江流域栽培面积比较大,在湖北、湖南、河南、上海等地形成相当生产规模,是当地冬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结球越冬甘蓝无公害栽培667m^2产量可达到3500-4500kg,由于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销售价格基本上能够稳定在0.7元/kg左右,除去农资成本500元/667m^2,667m^2经济效益达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现将结球越冬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杜春凤  贾宝玲  冯宝芹 《蔬菜》2011,(10):21-23
河北省滦南县姚王庄镇是我国传统蔬菜生产基地,素有“蔬菜之乡”的美誉,全镇8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自蔬菜产业,主要生产设施为简易日光温室和加苫冷暖棚。该镇原有的种植模式以上茬甘蓝、下茬尖椒为主,生产的甘蓝和尖椒远销京、津、唐、秦、东北等地,部分甘蓝还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  相似文献   

8.
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基数,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介绍了甘蓝类蔬菜(甘蓝、西兰花、白花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在句容市的主要生产技术,并分析了该生产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寒地区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倍受重视,棚菜面积逐年扩大.针对棚菜生产效益较低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大棚油豆角间种早甘蓝这一成功栽培模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早甘蓝平均667 m2(平方米)产量5000~6000kg(公斤),油豆角平均667m2(平方米)产3 500~4000 kg(公斤),667 m2(平方米)收入80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羽衣甘蓝、芥蓝等。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简称甘蓝,又叫卷心菜、包白菜等,是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重要蔬菜之一,按叶球形状可分尖头、圆头、平头3种类型,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四季均可露地栽培,周年供应。近年来,重庆三峡库区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蔬菜生产,结球甘蓝即为主要发展蔬菜之一。根据重庆市生态涵养发展规划及市场消费需求,延长甘蓝贮藏保鲜期是发展甘蓝产业的重要环节。结合国内外甘蓝贮藏技术经验和甘蓝贮藏保鲜课题的试验研究结果,确定甘蓝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甘蓝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生产基地及茬口都发生很大变化。甘蓝育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甘蓝育种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为我国甘蓝生产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是宁波市主要的加工出口创汇蔬菜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从事脱水甘蓝加工企业有30余家,每年用于脱水加工的甘蓝种植面积达2 000 hm2左右,然而,干烧心现象的大面积发生却给甘蓝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浙江慈溪等甘蓝种植基地,严重年份的干烧心发生率高达60%~80%,造成原料无法加工利用.结合宁波地区甘蓝种植基地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干烧心防治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干烧心发生原因并总结了一套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世界各国都有栽培,在我国蔬菜生产和供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简单的酚类物质,具有生理调节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抗逆境胁迫的重要物质.种子的萌发活力和幼苗的建成是作物生产的关键期[1].因此为了提高甘蓝种子对于高温或低温胁迫的耐性,从而提高甘蓝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我们研究了甘蓝种子经过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后,对高温或低温胁迫的耐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曹力强  张旦  谢淑琴 《北方园艺》2021,(21):173-175
甘蓝是甘肃省高原夏菜主要外销品种,近年来,甘蓝种植逐步向山区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该研究对甘肃中部的甘蓝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阐述,为寒旱区甘蓝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移栽模式对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移栽模式下甘蓝的生长发育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甘蓝生长过程中,相比CK和T2,T1在不影响甘蓝植株生长的情况下,既满足了甘蓝生产的667 m2种植株数,又提高了甘蓝的单株质量及产量,因此,认为该轻简化移栽模式可以在生产中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甘蓝是福建省重要南菜北运蔬菜品种之一。据统计,2007年福建省甘蓝播种面积6万hm2,仅次于大白菜。近年随着出口蔬菜基地及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生产与消费市场迫切需求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新品种,为此,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良种课题组联合出口企业生产基地,利用闽台合作优势引进了20多个台湾甘蓝新品种,在漳浦、龙岩、福州、霞浦等地试种,  相似文献   

17.
出口蔬菜是浙江省慈溪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我市长河、桥头、庵东等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多为1年2茬,种植模式有早熟毛豆-秋冬甘蓝或西兰花、四季豆-秋冬甘蓝或西兰花、春甘蓝一秋冬菠菜等,每667m^2产值约3500元。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甘蓝原产欧洲,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甘蓝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低,抗病、抗逆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耐运等优良特性,目前我国每年种植面积已达88万hm2,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甘蓝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随着生产上种植甘蓝茬口的增加和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甘蓝栽培呈现出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夏秋季高温多雨,无法生产喜冷凉的蔬菜,如大白菜、青花菜等,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但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海拔较高(1200m)、气温较低,可以种植结球甘蓝等蔬菜供应本地和景洪市场,缓解夏秋淡季吃菜难的问题。甘蓝是勐海县夏秋季节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目前种植的甘蓝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影响了农户收入。为此,我们引进10个夏秋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夏秋季节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导读:近年来,我国甘蓝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年减少,促使甘蓝生产向机械化发展。甘蓝机械化生产具有节省资源、安全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对甘蓝品种以及栽培模式要求极其严格。因此研发适合我国各地甘蓝生产的机械以及开展甘蓝机械化栽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