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种子水分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四大指标之一。种子质量标准是种子经营者、管理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GB4404.2—1996系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中规定了大豆水分不高于12.0%,由于该标准过高,给大豆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下面笔者就该标准的相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在大豆种子收购入库、销售前、播种前都要做好发芽试验,杜绝或减少因种子质量所造成的缺苗减产的危险,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充分发挥栽培品种的丰产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因此正确做好大豆发芽试验对农业生产和种子生产经营者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种子的繁育质量,不仅仅是指繁育大豆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大豆种子标准,而且,还要在繁育种子的成熟度、整齐度、均匀度、色泽、光泽以及是否带有病虫杂草的侵染源方面也应有一定的要求。对此,大豆种子的繁育质量,在大豆种子生产过程中应有及其严格要求。高质量大豆种子能提高大豆种子田生长的抗逆性、抗病虫草能力,促进大豆高产稳产,生产的大豆种子优质,用途广泛;而劣质大豆种子,在大豆种子田生长过程中,其抗逆性、抗病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劣变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唐善德 《种子》1992,(3):43-45
大豆是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蛋白质和优质食用油的良好来源。大多数的大豆生长在温带,但在亚热带、热带有逐步扩展的趋势。大豆种子形成过程及成熟后,在不良的自然环境(高温、高湿)中,种子生活力不断衰退,造成发芽率降低,称之为劣变。大豆种子劣变,影响种子收获质量、贮存质量、播种质量及商品性,也严重制约着大豆生产和种植区域的扩  相似文献   

5.
王江 《中国种业》2006,(1):55-55
大豆种子成熟收获,经过清选加工后及时安全贮藏是确保大豆种子质量、搞好种子生产和营销的重要措施,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大豆种子的贮藏特性及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在收获期间和成熟期间,经过清选与加工之后,需要及时安全贮藏,才能保证大豆的种子质量。处理好种子生产和营销的主要措施,也是农业生产上增产增收的保证。介绍了大豆种子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子主要检验指标对出苗率的影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种子公司(161005)黑龙江省克山县种子公司(161600)杨素青林喜云暴雅莉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和活力指数等是当前生产上检验种子品质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对出苗率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黄淮南部地区大豆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大豆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该地区大豆种子质量的技术途径,建议从选育推广发芽率高的大豆品种、在气候条件适宜地区建设种子繁育基地、做好田间管理等方面提高大豆种子质量,确保种子生产和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9.
孙吴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属高纬度地区,非常适宜早熟大豆生产,早熟大豆播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是我省早熟大豆种子基地县之一,担负着为黑龙江省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提供救灾大豆种子的繁育任务。从自然条件、生产历史和生产条件看,我县发展早熟大豆种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宋微微 《中国种业》2021,(1):102-104
2019年农业农村部提出要促进我国大豆生产恢复发展,提升国产大豆自给水平,推动我国大豆实现“扩面、增产、提质、绿色”生产。大豆种子是保障大豆高质量生产的源头,大豆种子纯度是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根据GB/T 3543.5—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鉴定》规定,田间小区种植是鉴定种子真实性和测定品种纯度最为可靠、准确的方法,也是商品种子纯度鉴定唯一认可的方法。山东省大豆种子纯度鉴定采用海南田间小区纯度种植鉴定,根据种植试验,浅析大豆种子纯度海南种植鉴定的技术要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质量决定了品种的种用特性、推广范围、播种属性及种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市售种子品类较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国内种子质量指标相较于国际上的指标还有一定的落差,为规范种子生产技术、降低种子加工损伤、标准化种子质量检验规程、提高种子质量,对国内外种子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是加强我国种子质量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种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种子质量更是种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把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列为种子质量评定的四大硬性指标,这四大硬性指标都完全符合部颁标准种子才能上市交易。而种子质量的控制贯穿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全过程,在该过程中牵涉面广,要保证种子质量,难度非常大。如何保证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生产水稻种子的各大公司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抓住杂交水稻制种的各个环节,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强化种子质量控制,是确保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对南方春大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不同播民春大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播收获的大豆了产量虽高,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较低、劣质种子百分率较高;采用秋季种植方式,可获得产量较高且质量较优的种子。衢州及类似地区春大豆秋季适宜播期7月30日前后。  相似文献   

14.
发芽率是种子质量中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种子生产、经营者最关心的一个质量指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子本身质量问题之外的因素(如发芽床、水分、温度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给种子本身以最真实的质量评价,是种子检验人员的工作宗旨。笔者在从事种子检验工作中发现,不同处理对小粒蔬菜种子发芽有较大影响,为探索最适宜的种子发芽方法,做了此试验。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种子质量管理应该贯穿于种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甚至是制种报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4404.1—1996)规定,玉米单交种种子质量指标有四项: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量;两个级别:一级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二级种子纯度不低于96%,其他三项同一级种子标准。长城以北和高寒地区水分允许高于13%,但不能高于16%。上述四项指标中有一项达不到指标即为不合格种子。在玉米种子生产过程中,围绕种子质量的四项指标,抓好每个关键技术环节。对保证种子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大豆253万~300万hm2,占全国大豆总播种面积的1/3,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商品率达60%~70%。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黑龙江省生产中使用的大豆种子,一般年份水分为13%~15%,个别年份达16.0%。依照法律,这些种子水分没达到国家标准12.0%以上的指标,属"劣种子"范畴,不得生产和经营。而实际上,在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7.
哈密瓜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哈密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哈密瓜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利用比较普遍.哈密瓜作为瓜果中的精品对果实性状表现要求比较严格且种子成本较高,杂交种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瓜的商品性和产量.哈密瓜杂交种种子质量指标除了主要包括纯度、净度、含水量和发芽率等指标外,作为商品种子还应注重籽粒整齐度、光泽、色泽、千粒重及种子健康状况等指标.前四项指标是国家种子法规定的硬性指标,其中一项不合格就不能上市交易.目前许多制种单位只注重种子质量的前四项指标而忽视了后者,而且制种生产程序尤其是杂交种亲本种子的生产不规范,杂交种制种技术指导和种子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提高哈密瓜杂交制种的质量,应重点从抓亲本种子质量、严格制种技术、种子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愈创木酚法测定大豆种子纯度,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准确可靠,重演性强。应在大豆种子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豆种子的储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的芽率是种子生产企业的一大关键指标,而豆种的芽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豆种的储存条件.由于豆类作物内含较高的油分和蛋白质,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种子容易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而影响到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率,因此采取何种储存方式,直接影响到大豆种子芽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种子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质量检测机构是专门负责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承担着各类种子质量的检验任务,其最终产品是种子质量检测报告。同时,种子质量检测报告也是种子企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种子质量控制、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手段及种子质量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种子法律法规的实施,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的开放,种子贸易将不断增加,特别是种子的进出口贸易,对种子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种子质量检测机构的种子质量检测工作更加规范化、国际化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