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番茄制种常因营养状况差,尤其是P、K肥缺乏而使得植株衰弱,从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造成种子产量低、效益差。在此,提醒各地区番茄制种同仁,在番茄制种的整个过程中要实行配方施肥,以确保番茄制种高产。1 定植前施足底肥施优质有机肥5000kg/667m2~8000kg/667m2,磷酸二铵75kg/667m2,钾肥20kg/667m2~25kg/667m2,尿素10kg/667m2~20kg/667m2,或者施腐熟菜(棉)籽饼200kg/667m2~300kg/667m2,鸡粪500kg/667…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在高粱杂交种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高粱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从1997年开始进行抗四高粱地膜覆盖杂交制种高产试验,摸索出一条高粱覆膜高产制种技术。1998年6.7hm2晋杂12号高粱地膜覆盖制种单产525kg/667m2,比露地增产61.5%。由于播种期和成熟期的提早,为提高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黔油10号制种产量与栽培措施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及有关措施的优化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尿素:10.0~25.8kg/667m^2,种植密度:1.4~1.8万株/667m^2。氯化钾;2.5~6.0kg/667m^2,过磷酸钙;36.0~50kg/667m^2,可望获得75~100kg/667m^2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桐梓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单产水平不高,“八五”期末,玉米种植面积达1.5万hm2,单产仅251.4kg/667m2。为提高玉米单产,我们结合本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1996~1997年连续两年在我县实施6667hm2玉米低产变高产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计划玉米单产1996年达278.6kg/667m2;1997年达320.4kg/667m2,比项目实施的前3年平均单产242.2kg/667m2,增长15%和30%。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并安排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  相似文献   

5.
1997 ̄1999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50kg/667m^2,100kg/667m^2,150kg/667m^2,pH4.30黄泥土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7.8% ̄22.9%,pH5.01黄泥土增产8.5% ̄17.1%,pH5.65黄砂泥土增产7.5% ̄11.5%,pH6.07砂石黄泥土增产5.9% ̄8.3%,投产比值在1:2.7以上。土壤pH值随石膏用量增加而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随磷石膏用量增加而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 ̄100kg/667m^2与农家肥、氨、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理剂。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施用锌,钼微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为材料进行了杂交水稻施用微肥钼(Mo)、锌(Zn)两因素各3水平的田间籽粒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是:(1)威优64对钼酸胺不敏感,各处理间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2)施0.75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比空白ck籽粒产量增加8.39%、比施1.50kg/667m^2的A3处理增加5.46%;(3)0.75kg/667m^2,1.50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分别使杂交稻威优64穗粒数  相似文献   

7.
豫西地区属丘陵浅山区,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一年两熟,很适宜夏播玉米制种。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技术开发研究,使制种单产由开发前的平均15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273.8kg/667m2。现介绍如下:1选地隔离。选择土壤肥...  相似文献   

8.
施文娟 《耕作与栽培》1999,(4):22-23,24
我省从1977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近几年虽然制种单产有所提高,但与邻近的湖南、四川等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阻碍了我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发展。单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秧苗素质差,基本苗不足,有效穗数少,花期相遇差,异交结实率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1997~1998年在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玉屏县组织了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攻关,获得了667m2连片单产200kg/667m2的水平,最高产达350kg/667m2。现根据实践,论述提高我省杂交水稻的关键技术如下:1 确定适宜的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花期…  相似文献   

9.
泪科包衣种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抗逆性强,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新的增产措施。为了普及该技术,精量播种,节约种子,探索其适宜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我市旱地分带轮作小麦包衣良种用种量6~7kg/667m^2较适宜,绵阳26号产量可达165.7~181.3kg/667m^2,绵农4号179.1~195.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特优77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高抗、低耗的早、晚兼用籼型杂交稻中熟组合,1998年我公司试制6.7hm2,平均单产达250kg/667m2以上,制种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现将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掌握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等肥力大土泥土上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研究得出,要使玉米产量获得较好收益,其施肥量为尿素28.0kg/667m^2,过磷酸钙30.7kg/667m^2,氯化钾17.8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陈学良  李子先 《种子》1995,(4):41-43
科选1号于1985年从农家稻种“一根插”中系统选育而成,在豫北平原多点品比结果,均产587.7kg/667m^2,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5.3%。从1990-1994年濮阳市累计种值1.3万多公顷,产量水平在550-650kg/667m^2之间。突出特点是抗倒、抗病、丰收性好。出糙率83.8%,精米率74.1%,粗蛋白质8.6%,直链淀粉20%,胶稠度97mm,糊化温度7级。除直链淀粉偏高外,  相似文献   

13.
覆膜马铃薯平衡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家 《耕作与栽培》1999,(6):49-50,52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对米拉马铃薯进行N,K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借助于CASIO fx-3600P型计算器,建立了肥料效应方程。最佳施肥量为N8.22kg/667m^2.K2O12.08kg/667m^2,最佳产量为2002.30kg/667m^2,肥料配比N:K2O为1:1.47,肥料增产量530.10kg/667m^2,纯收益424.08元/667m^2,投产比1:3.98。指出在施有P  相似文献   

14.
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培肥增产添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毕节百万亩粮食高产工程”项目区内黄壤和石灰土上进行了3个点的定位试验。1997年~1998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肥的基础上,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和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合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处理的多点平均粮食复合产量比对照增加28.2~94.8kg/667m2,增产5.66%~19.03%,平均纯收入比对照增加17.1~99.0元/667m2,增产3.8%~26.1%。其培肥增产添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多元磁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元磁肥是一种以粉煤灰为磁性载体,以N、P、K养分为基质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作用下生产制造的一种新型复合肥料。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用多元磁肥较末磁化肥增产11.5 ̄29.20kg/667m^2,增产7.9% ̄19.80%,差异显著,每667m^2净增值23.00 ̄58.40元,效益明显。同时可提高单位养分产量0.58 ̄1.46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分带轮作中影响小麦套作玉米复合产量的带宽、小麦、玉米及窝距4个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型的典型模式为1.50m分带+小麦兴竹-号+玉米黔西4号+玉米窝距20.0cm;(2)粮豆型的典型模式为1.83m分带+毕麦10号+3行黄豆+黔西4号+窝距30.0cm;(3)兼用型为1.67m分带+毕麦10号+2行黄豆(或不种)+黔西4号+窝距23.3cm;(4)试验的最佳模式比其它模式平均每667m2增收粮食87.28kg,变幅为14.31~170.85kg;比其它模式平均增值113.46元/667m2,变幅为7.45~198.25元/667m2,选择最佳模式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决定复合产量的关键因子是玉米产量,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冬绿肥品种及播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苏箭三号、白花早茹,66-25三个绿肥品种及播量分别为4.0,4.5,5.0,5.5,6.0kg/667m^2的试验表明遵义市以苏箭三号鲜草产量最高,其次为白花早苕,66-25最低;在净作条件下三个品种播量以5.5kg/667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最优D饱和设计方法探讨了广东省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实步研究认为,春玉米667m^2产达到500~600kg,种植密度为4400~4600株,纯N,P2O5,K2O分别为20~23,15~21,15~18kg/667m^2,秋玉米亩产达到450~500kg,种植密度为4000株以上,纯N,P2O5K2O为24~25,20~22,20~21kg/667m^2,同时表面秋  相似文献   

19.
优质稻米“安优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优粘”是安顺地区农科所“九五”期间通过审定的高产早熟的优质中籼品种,研究表明该品种“靠栽又靠发”,重在“攻成穗,争实粒”,以每667m^2栽插2.5 ̄3.0万穴,每穴4 ̄6片苗,追施纯氮10 ̄15kg,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式最好,每667m^2产量可超过550kg。  相似文献   

20.
玉米超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成单19为参试品种进行超高产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中单2号进行地膜栽培和露地直播常规栽培为对照,在四川省喜德县海拔1700m的孙水河谷冲积土壤上进行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和效益分析。超高产栽培采用营养土软盘育苗,定向移栽,施足底肥,配方施肥,化肥深施,防治病虫,人工辅助授粉,剔除老叶,授粉结束后,去雄等配套技术。经实际验收,单产达到1015.7kg/667m^2,单产值1219元/667m^2,纯收入885.8元,产投比为3.66,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突破了由宣汉创造的四川省玉米高产纪录(1010.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