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聚集程度,首次将连续型Weibul分布用于格氏栲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理论结果,极大丰富了格氏栲空间格局分布型的分布理论;拟合结果表明:无论何发育阶段,格氏栲种群总体上说是符合威布尔分布的;同时,Weibul分布的形状参数c随空间格局聚集程度增大而减小趋势,即可用形状参数c值表征种群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5种典型聚集度指标考察测定3块不同生境的格氏栲各空间格局类型以及分析其格局形成原因;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格局动态规律及趋势,结果表明:格氏栲+木荷+蚊母树样地、格氏栲+木荷+马尾松样地成树阶段的格局呈随机,格氏栲+马尾松+米槠样地则呈聚集;3块样地幼苗阶段均呈聚集型分布,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散,不同生境扩散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5种典型聚集度指标考察测定3块不同生境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类型以及分析其格局形成原因;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格局动态规律及趋势.结果表明:格氏栲+木荷+蚊母树样地、格氏栲+木荷+马尾松样地成树阶段的格局呈随机,格氏栲+马尾松+米槠样地则呈聚集;3块样地幼苗阶段均呈聚集型分布,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散,不同生境扩散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格氏栲空间格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利用4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应用数学生态学一维格局的数学模式,对格氏栲天然林林分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分布的拟合结果表明,负二项分布可以做为格局的理论分布;格氏栲的空间格局是聚集度较高的群团型格局。并讨论了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研究结果对指导格氏栲天然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和分形分析方法对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格氏栲群落的林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个群落来看,优势立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呈聚集分布。同时,格氏栲种群优势地位明显,说明格氏栲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前人都是采用样方方法对格氏栲种群数量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而格局分布有可能受样方大小的影响,且分析过程中没有涉及聚块间密度差的问题,因而无法掌握种群的聚块大小差别及聚块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本研究采用无样方距离法,测定不同生境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格氏栲种群格局的 度和纹理。强度以聚块和间隙的密度差来定义,纹理则是体现聚块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与诸聚块间的分离程度。测定结果表明,格氏栲种群格局强度从高  相似文献   

7.
格氏栲种群及其主要伴生树种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应用频次比较、Taylor指数和Iwao方法全面分析了三明小湖格氏栲种群及其13个主要伴生树种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规律,揭示了组成天然次生林群落的各优势种群空间格局的成因及种群密度变化对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格氏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 5种概率分布律对格氏栲林 8个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结构进行拟合 ,比较不同类型的拟合效果 ,探索各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β分布函数较好表达格氏栲林主要树木种群的直径分布结构 ,拟合效果最好 ,正态分布函数次之 ;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均符合β分布 ,偏度大部分呈正偏 ,峰度均为负 ,表明优势种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 .同时格氏栲种群直径 β分布参数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关系 .其研究对格氏栲林的合理经营及森林调查 ,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格氏栲解析木资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年龄神经网络模型精度达90.61% ,并利用该模型对格氏栲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从而为格氏栲种群的动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三明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7.3%.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垂直空间上常可分为三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11.
沈彩霞 《农学学报》2014,4(11):69-72
明确林分直径结构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5 种概率分布对格氏栲人工林5 种不同群落类型的格氏栲直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人工林中b 分布和Weibull 分布均能较好地反映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结构特征,与林分平均胸径等特征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格氏栲种群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中径材占多数。对比分析格氏栲人工林与天然林直径结构分布,b 分布在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拟合效果均较好,而格氏栲人工林基本为同龄林,人为干扰较大导致Weibull 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分析格氏栲人工林直径分布结构特征,对森林培育与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格氏栲群落生态学研究: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13.
格氏栲群落生态学研究Ⅱ.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 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强度测定的方法,对宝天曼锐齿栎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样尺度下,种群反映出不同的聚集程度,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基本上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样方大小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发育阶段的锐齿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幼树和中径树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同,幼树的聚集程度比中径树的高,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类型;不同海拔梯度的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聚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Lotka-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格氏栲林的共优种群(格氏栲、木荷)的竞争.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以优势种群在正常纯林中的优势度为其容纳量,结果表明:平衡时,格氏栲、木荷相对优势度分别为94.36%、5.64%,即格氏栲林仍将由格氏栲、木荷两种种群共优组成,格氏栲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多种分市型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各主要树木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各树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多为Neyman型分布及Poission型分布。除了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的数学拟合而外,还对各种群的分布型指数(聚集指标)如K,C、C、I、m*/m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的聚集指标从幼树阶段到大树阶段有从聚集向松散过渡的趋势。不同的群落类型中,各种群的聚集指标亦呈不同。文章分析了各树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的成因,并运用Alees原则及耗散结构理论及自组织理论对其进行了阐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上游灰叶胡杨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25hm2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研究灰叶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种群幼苗缺乏,大、老龄个体相对较多,其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种群更新困难,生存发展前景堪忧.灰叶胡杨种群空间格局符合聚集分布,随发育进程其空间格局由均匀型向聚集型转变,聚集强度逐渐增强.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设置21个20 m×20 m样地,调查了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分布特点,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和聚集强度测定方法,对柽柳种群在不同生境内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柽柳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属于聚集分布,在32 m2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由沿海滩涂湿地向内陆过渡,柽柳种群的聚集强度逐渐降低;在沿海滩涂地、滨海地和盐碱地内,柽柳种群聚集较强的尺度分别为64、24、64 m2.柽柳种群分布格局主要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对环境长期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格氏栲林林窗更新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格氏栲林林窗调查分析,格氏栲种群在林窗群落内与非林窗内同样占有最大的重要值,表明格氏栲对林窗更新反应不显著,均能在林窗内外更新.研究显示,格氏栲个体在林窗内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直径分布呈贝塔分布,林窗边缘集中了较多的格氏栲植株;在年龄分布结构上,格氏栲在林窗和非林窗内株数比重高峰均出现于10年以下和70年以上,低峰出现于10~70年间,表明格氏栲林存在严重断代现象.因此在经营管理中,有必要人促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